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國際合作計劃 >> 參與機構和聯繫人 >> 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

  2010
  ①書刊:
  徐在國:《楚帛書詁林》,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程燕:《詩經异文輯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②論文:
  黃德寬:《漢字與漢字之美》,《美術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黃德寬:《〈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軟法”屬性》,《語言文字應用》2010年第3期。
  李家浩:《談包山楚簡263號所記的席》,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九輯,中華書局,2010年1月。
  李家浩:《關于姑馮句鑃的作者是誰的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編輯委員會編:《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
  李家浩:《楚簡所記楚人祖先“毓酓”與“穴酓”爲一人說——兼說上古音幽部與微、文二部音轉》,《文史》2010年第3期。
  李家浩:《章子國戈小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第一輯,中西書局,2010年8月。
  李家浩:《讀金文札記兩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李家浩:《僕兒鐘銘文新釋》,《中國文字學報》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
  徐在國:《歷博藏戰國陶文補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徐在國:《河南出土成語類陶文考釋三則》,《中國文字博物館》2010年第1期。
  徐在國:《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五輯,巴蜀書社,2010年6月。
  徐在國:《談上博七〈凡物流形〉中的“察”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徐在國:《〈戰國古文字典〉所錄陶文研究》,《中國文字學報》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
  徐在國:《〈讀古陶文記〉箋證》,《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 ——紀念譚朴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徐在國:《談陳介祺的幾方古陶文題跋》,《印學論壇》第二輯,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
  徐在國:《古陶文論著目》,《印學論壇》第二輯,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信芳:《楚簡釋讀與〈方言〉補例試說》,《文獻》2010年第3期。人民大學資料中心《語言文字學》2010年第11期轉載。
  劉信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之”是指代“民”還是指代“王”》,《學術界》2010年第8期。
  劉信芳:《試說竹書〈凡物流形〉“俯而尋之”》,《江漢考古》2010年第3期。
  程燕:《鮑子鼎銘文補釋》,《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2期。
  程燕:《上博七考釋五則》,《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五輯,巴蜀書社,2010年6月。
  程燕:《〈古玉印集存〉釋文校訂》,《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程燕:《敦煌〈詩經〉俗字考釋四則》,《中國文字學報》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