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09-12-04 00:00:00 瀏覽次數:5910
- 關於新刊水泉子漢墓日書簡的幾點說明
-
(甘肅省簡牘保護研究中心)
(首發)
簡帛網新近發表了莊小霞先生的《新刊水泉子漢墓日書簡校讀劄記》一文,筆者認真拜讀了。我們不祗是欽慕莊先生敏銳的學術洞察力,更是服膺 于莊先生淵博的識見和精闢的論說。現在我將莊文中列舉的幾個問題的緣由略述如次,希望莊先生及關心此事的專家學者一併有所指教。
第一,關於釋文。莊先生所舉諸簡釋文中存在的問題,我看都是可以遵從的。我們當初做釋文時也有過將異寫、異體、通假等現象統一為現行通用字的想法,但後來還是覺得依形釋讀比較客觀,比較地尊重原跡。對於簡帛研究者來說,一般意義上的異體、通假等文字現象,是不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或歧義的。莊文中辨析、補釋的“人”、“歸”等字,都是極精當的高見,我們在以後的釋文中力爭借鑒進改。不過本批木簡中的“人”“入”二字形體區別確實不大,還得依靠上下文義等訓讀方法來確定。
第二,關於注釋。莊文在論述中引用了大量的已有文獻來注解其說,這對我們充分理解文義是有很大幫助的。祗是我們限於期刊的篇幅要求,不能做詳細的注解,而且也祗是選釋了其中很少的幾支簡,所以未能展開論述,敬請識者諒解。
第三,關於簡影。莊文指出我們的釋文有幾處與簡影不符,這是排版的問題。他們將個別簡的有字部分剪切了,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
第四,關於水泉子漢簡的整理工作。這批木簡自2008年10中旬進入省考古所的文物庫房之後,就似乎再也沒人過問了。我們的釋文,是在工地初釋的基礎上,再利用照片進行比勘。我是這批漢簡的主要發掘人,但我現在也輕易接觸不到它。
最後,我再次感謝莊小霞先生及所有關心這批漢簡的同仁們。學術是天下的公器。我非常渴望在大家的關心、呼籲和幫助、支持下,我們能儘快將這批漢簡的內容公之於眾,為簡帛學的發展略盡綿帛之力。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