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復: 2

[原创] 清華簡《凡馬之疾》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5-11-23 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簡1:“睫若直𣐑,鼻若圓規。”整理者在“𣐑”旁括注“柴”,似是將“𣐑”作“柴”解。
按,“𣐑”可讀爲“庛”。“𣐑”“庛”均从“此”聲,通假應無問題。“庛”古時指耒下端用以接耜的部分,有直、彎之分,直的叫“直庛”。《集韻》支韻:“庛,耒下歧木也。”《周禮·考工記·車人》:“堅地欲直庛,柔地欲句庛,直庛則利推,句庛則利發。”“睫若直𣐑”是説(馬的)睫毛似直庛。睫毛前端是尖的,庛前端爲了插耜也是削尖的,二者在形態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發表於 2025-11-23 18:32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𩚯濯以黃”之“𩚯”,整理者謂:“𩚯,從食,尼聲,讀爲‘䵒’,黏稠狀。《說文》:‘䵒,黏也。’濯,污濁。”但程浩先生並不同意,指出“𩚯”字又見清華十五《馭術》篇簡1,彼處破讀爲“涕”,此處亦然。“𩚯濯以黃”解釋爲“上呼吸道感染之後的馬所流的鼻涕呈黃色污濁狀”。(参程浩:《清華簡第十五輯整理報告拾遺》,《第六屆簡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重慶,2025年,第105頁。)
   我們認爲即使讀爲“涕”,也不當解釋爲“鼻涕”,而應解釋爲眼淚。我們熟悉的成語“涕泗橫流”即是以“涕”表眼淚。“涕”作“鼻涕”義講時代應較晚,且是與“鼻”連文,首見於漢王褒《僮約》:“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參王力編:《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587頁。)

發表於 2025-11-23 21: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王寧 於 2025-11-23 21:06 編輯

感覺“流肮,膺若浡(沸)湯,𩚯濯以黃”當讀作“流肮膺若沸湯,𩚯濯以黃”,“肮膺”可能是指一種汗、涕、淚之類的體液(疑是汗液的異稱),生病之馬流此體液熱如沸湯;“𩚯濯”應該讀“泥濯”,通“泥淖”或“泥濁”,“泥濯以黃”謂此體液渾濁而黃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11-25 08:17 , Processed in 0.03279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