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7299|回復: 0

<古文字研究>1-24辑总目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11-10 18: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唐  兰:《殷虚文字二记》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胡厚宣:《说 》张  颔:《侯马盟书丛考续》高  明:《侯马载书盟主考》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裘锡圭:《说“弜”》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张政烺:《中山王 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张政烺:《中山国胤嗣  壶释文》赵  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孙稚雏:《中山王 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林  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姚孝遂:《商代的俘虏》李家浩:《释“弁”》[日]岛邦男:《禘祀》[日]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肖  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附:图版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于省吾:《释盾》裘锡圭:《释柲》李学勤:《关于 组卜辞的一些问题》萧  楠:《论武乙、文丁卜辞》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张政烺:《周厉王胡簋释文》林  沄:《琱生簋新释》商承胙:《秦权使用及辨伪》马国权:《战国楚竹简文字略说》李家浩:《战国 布考》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姚孝遂:《〈殷虚卜辞综类〉简评》贾  平:《读〈殷虚文字甲编考释〉》[日]松丸道雄:《散见于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4、《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胡厚宣:《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问题再商榷》于省吾:《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辨》夏  渌:《学习古文字散记》裘锡圭:《甲骨文字考释》陈炜湛:《卜辞文法三题》常玉芝:《说文武帝——兼论商末祭祀制度的变化》刘宗汉:《释七、甲》李学勤、王宇信:《周原卜辞选释》陈永正:《释 》5、《古文字研究》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于省吾:《墙盘铭文十二解》赵  诚:《墙盘铭文补试》张政烺:《哀成叔鼎释文》林  沄:《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张振林:《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张  颔:《韩锺 鐱考释》伍仕谦:《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初探》杨五铭:《两周金文数字合文初探》张亚初:《周厉王所作祭器 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陈世辉:《金文韵读续辑(一)》孙稚雏:《保卣铭文汇释》商承祚:《〈石刻篆文编〉字说》(二十七则)饶宗颐:《中山君 考略》陈邦怀:《战国楚帛书文字考证》罗福颐:《近百年来对古玺文字之认识和发展》于豪亮:《古玺考释》马国权:《缪篆研究》李裕民:《侯马盟书疑难字考》曾宪通:《楚月名初探——兼谈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6、《古文字研究》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胡厚宣:《重论“余一人”问题》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林  沄:《甲骨文中的方国联盟》  常正光:《殷历考辨》肖  楠:《试论卜辞中的师和旅》张政烺:《释 》管燮初:《商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卦爻辨识》胡澱咸:《甲骨文字考释二则》张亚初:《甲骨金文零释》夏  渌:《学习古文字随记二则》邨  笛:《卜辞考释数则》黄锡全:《甲骨文“ ”字试探》沈建华:《甲骨文释文二则》赵  诚:《甲骨文字的二重性及其构形关系》陈炜湛:《甲骨文异字同形例》[日]伊滕道治:《有关语词“ ”的用法问题》裘锡圭:《论“历组卜辞”的时代》谢  济:《武丁时另种类型卜辞分期研究》于秀卿、贾双喜、徐自强:《甲骨的凿钻形态与分期断代研究》[日]松丸道雄:《甲骨文伪造问题新探》徐锡台:《周原卜辞十篇选释及断代》田宜超:《“王以我 单 勿卜”解》7、《古文字研究》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于省吾:《释黾、 》孙常叙:《则、法度量则、则誓三事试解》李裕民:《古文字考释四种》张亚初、刘雨:《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摘自〈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的资料和初步研究〉》商承祚:《中山王 鼎、壶铭文刍议》黄盛璋:《中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若干研究》于豪亮:《墙盘铭文考释》孙稚雏:《 竝果戈铭释》何琳仪、黄锡全:《 簋考释六则》李学勤、郑绍宗:《论河北近年出土的战国有铭青铜器》刘启益:《西周夷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殷涤非:《楚量小考》周世荣:《货币帛书文字丛考》王永光:《介绍新出土的两件虢器》陈邦怀:《战国〈行气玉铭〉考释》商志 :《说商亳及其它》李先登:《河南登封阳城遗址出土陶文简释》饶宗颐:《略论马王堆〈易经〉写本》郑良树:《从帛书〈老子〉论严遵〈道德指归〉之真伪》曾宪通:《三体石经古文与〈说文〉古文合证》张振林:《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语气词》杨五铭:《西周金文被动句式简论》8、《古文字研究》第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于省吾:《释能和 以及从 的字》陈邦怀:《商代金文中所见的星宿》朱德熙:《古文字考释四篇》姚孝遂:《〈禦鼎〉辨伪》马国权:《金文札记二则》连劭名:《〈史墙盘铭文〉研究》孙稚雏:《蔡侯墓器摹本》黄盛璋:《平山战国中山石刻初步研究》李  零:《战国鸟书箴铭带钩考释》殷涤非:《卢金与龟币》李先登:《孟广慧旧藏甲骨选介》胡振祺注释、李梅贞摹拓:《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收藏的甲骨》[日]松丸道雄:《日本散见甲骨文搜汇(六)》[日]岛邦男:《卜辞上父母兄子之称谓》[日]岛邦男:《贞人补正》[日]前川捷三:《关于午组卜辞的考察》田凤岭编:《新中国金文目录表》《论“历组卜辞”的时代》勘误表9、《古文字研究》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姚孝遂:《牢、 考辨》高  明:《武丁时代“贞 卜辞”之再研究》[加]许进雄:《甲骨文所表现的牛耕》[日]高岛谦一:《问“鼎”》[美]夏含夷:《释“禦方”》林  沄:《小屯南地发掘与殷墟甲骨断代》肖  楠:《再论武乙、文丁卜辞》陈炜湛:《甲骨文研究的过去、现状及今后的展望》刘启益:《西周金文中的月相与共和宣幽纪年铜器》于豪亮:《陕西省扶风县强家村出土虢季家族铜器铭文考释》伍仕谦:《王子午鼎、王孙诰钟铭文考释》周永珍:《释康侯簋》陈连庆:《敔簋铭文浅释》戴尊德:《芮城柴村铜器铭文考释》陶正刚:《陈公孙 父旅瓶考》 刘彬徽:《楚国有铭铜器编年概述》何琳仪、黄锡全:《啟卣、啟尊铭文考释》王文耀:《曾侯乙钟铭文之管见》孙稚雏:《金文释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续)》[澳]巴纳:《研究金文族徽的一种新方法及其重要成果》徐自强、张亚初、刘雨:《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本汇编序》陈邦怀:《两周金文韵读辑遗》10、《古文字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于省吾:《释两》罗福颐:《龙字私议》张政烺:《殷契 字说》曾宪通:《说繇》陈世辉:《释 ——兼说甲骨文不字》滕壬生:《释 》蔡运章:《释 》王克林:《释“厙”》单周尧:《说“皇”》裘锡圭:《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三篇》夏  渌:《学习古文字琐记二则》李裕民:《古字新考》洪家义:《令命的分化》刘宗汉:《金文札记三则》马国权:《鸟虫书论稿》严学君:《循义定音,循音统形——释字要则》饶宗颐:《曾侯乙墓匫器漆书文字初探》姚汉源:《鄂君启节释文》郝本性:《寿县楚器集脰诸铭考释》殷涤非:《“者旨於赐”考略》黄盛璋:《试论战国秦汉铭刻中从“酉”诸奇字及其相关问题》周世荣:《湖南出土战国以前青铜器铭文考》汤余惠:《战国文字考释五则》朱  活:《释 篇——兼谈 刀背文 字》吴振武:《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孙常叙:《假借形声和先秦文字的性质》赵  诚:《古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调整》杨五铭:《西周金文联结词以、用、于释例》徐中舒:《数占法与〈周易〉的八卦》张亚初:《殷虚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郑良树:《竹简、帛书与校雠学、辨伪学》周策纵:《一对最古的药酒壶之发现》[日]好并隆司:《辕田再考》11、《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罗福颐:《临沂汉简分类考释序》罗福颐:《临沂汉简所见古籍概略》罗福颐:《读〈临沂出土汉初古历初探〉质疑》罗福颐:《临沂汉简通假字表》罗福颐:《偻翁一得录(节选)》罗福颐:《史印新证举隅》罗福颐:《封泥证史录举隅》罗福颐:《密章小考》罗福颐:《偻翁印话》罗福颐:《商代青铜器铭文确徵例证》罗福颐:《青铜器铭文中之避讳》罗福颐:《对〈商周彝器通考〉某些器物定名和用途的商榷》罗福颐:《商周秦汉青铜器铭文辨伪录》罗福颐:《〈汉书新证〉书后》罗福颐:《小校经阁金文伪铭录目》罗福颐:《汉栻盘小考》12、《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张政烺:《释因蕴》裘锡圭:《释殷虚甲骨文的“远”“ ”(邇)及有关诸字》赵  诚:《诸 探索》姚孝遂:《读〈小屯南地甲骨〉札记》陈炜湛:《“侯屯”卜骨考略》齐文心:《商殷时期古黄国初探》于省吾:《释古文字中的 字和工册、弜册、豆册》马承源:《说 》林  沄:《豊豐辨》刘宗汉:《释貯辨疑二则》王世民:《记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我国殷周铜器》刘启益:《西周武成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刘  雨:《郘 编钟的重新研究》张亚初:《宋代所见商周金文著录表》饶宗颐:《妇好墓铜器玉器所见氏姓方国小考》张光裕:《记述几篇伪作的邾公华钟铭文》王人聪:《蔡侯 考》朱德熙:《释桁》李学勤:《湖南战国兵器铭文选释》黄盛璋:《新出战国金银器铭文研究(三题)》李家浩:《盱眙铜壶刍议》高  明:《楚缯书研究》陈世辉:《〈诅楚文〉补释》管燮初:《上古汉语序数词组结合方式的历史演变》曾宪通:《〈观堂书札〉考订》[美]倪德卫:《〈国语〉“武王伐殷”天象辨伪》13、《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姚孝遂:《〈殷契粹编〉校读》林  沄:《无名组卜辞中父丁称谓研究》林小安:《武乙文丁卜辞补证》彭裕商:《非望卜辞研究》张亚初:《商代职官研究》[美]吉德伟:《中国正史之渊源:商王占卜是否一贯正确?》[美]夏含夷:《早期商周关系及其对武丁以后商王室势力范围的意义》伍仕谦:《怎样认识甲骨文字》徐锡台:《试释周原卜辞中的 字》连劭名:《读周原出土的甲骨刻辞》张政烺:《夨王簋盖跋——评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李学勤:《班簋续考》陈连庆:《晋姜鼎铭新释》孙稚雏:《长甶盉铭文汇释》王慎行、王汉珍:《乙卯尊铭文通释译论》唐复年:《辅师 簋三考及断代》刘彬徽:《湖北出土两周金文国别年代考述》李  零:《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刘启益:《再谈西周金文中的月相与西周铜器断代——读〈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后记》尹盛平:《“帝司”与“司母”小考》尚志儒:《郑、棫林之故地及其源流探讨》陈初生:《 需考》刘  翔:《簠器略说》柯昌济:《读〈金文编〉札记》14、《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张  颔:《〈成皋丞印〉跋》曾宪通:《关于曾侯乙编钟铭文的释读问题》殷涤非:《九里墩墓的青铜鼓座》曹锦炎:《东陲鼎盖考释——兼释“ ”字》吴振武:《释“受”并论盱眙南窑铜壶和重金方壶的国别》张占民:《秦兵器题铭考释》周世荣:《湖南出土汉代铜镜文字研究》郭子直:《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陈炜湛:《诅楚文献疑》王学理:《亭里陶文的解读与秦都咸阳的行政区划》孙敬明:《齐陶新探》(附:益都藏陶)郑  超:《战国秦汉陶文研究概述》饶宗颐:《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王  辉:《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校读札记》15、《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徐中舒:《怎样研究中国古代文字》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何琳仪:《战国文字与传抄古文》黄锡全:《利用〈汗简〉考释古文字》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于省吾:《释从天从火从人的一些古文字》戴家祥:《“社”“杜”“土”古本一字考》裘锡圭:《释“求”》马承源:《释 》刘宗汉:《金文貯字研究中的三个问题》刘  钊:《释 》孙常叙:《释  ——兼释各云、般 》黄盛璋:《“ (撻)斎(齐)”及其和兵器铸造关系新考》赵  诚:《甲骨文虚词探索》陈永正:《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联结词》16、《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高  明:《从甲骨文中所见王与帝的实质看商代社会》张永山:《试析“锡多女 贝朋”》朱凤翰:《论殷墟卜辞中的“大示”及其相关问题》连劭名:《甲骨刻辞中的血祭》刘  钊:《卜辞所见殷代的军事活动》柯昌济:《〈殷墟卜辞综类〉例证考释》饶宗颐:《由〈尚书〉“余弗子”论殷代为妇子卜名之礼俗》刘启益:《读〈论金文月相与西周王年〉后记》张  颔:《 孳方鼎铭文考释——谨以此纪念于老》陈公柔:《说媿氏即怀姓九宗》李学勤:《令方尊、方彝新释》刘宗汉:《〈 ( )方彝〉考释》刘  雨:《跋考古研究所藏彩绘本〈西清古鑑〉》17、《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黄盛璋:《三晋铜器的国别、年代与相关制度》曹锦炎:《吴越青铜器铭文述编》曾宪通:《吴王钟铭考释——薛氏〈款识〉商钟四新解》李家浩:《攻五王光韩剑与 王光 戈》何琳仪:《者 钟铭校注》陈振裕:《湖北出土战国秦汉漆器文字初探》朱德熙:《望山楚简里的“ ”和“ ”》林  沄:《说戚、我》裘锡圭:《释“建”》罗  琨:《释家》汤余惠:《关于 字的再探讨》徐兆仁:《释 》张亚初:《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吴振武:《古玺合文考(十八篇)》李  零:《古文字杂识(六篇)》黄锡全:《古文字考释数则》[美]夏含夷:《试论周原卜辞 字——兼论周代贞卜之性质》姚孝遂:《再论古汉字的性质》赵  诚:《甲骨文行为动词探索(一)》[日]高岛谦一:《甲骨文中的并联名词仂语》戴家祥:《斟点〈名原〉书后》单周尧:《读王筠〈说文释例•同部重文篇〉札记》史树青:《麟为夷兽说——兼论有关麒麟的问题》王恒杰:《“耒”“力”一器考》18、《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沈之瑜、濮茅左:《卜辞的辞式与辞序》李学勤:《殷墟甲骨分期的两分说》裘锡圭:《甲骨缀合拾遗》陈炜湛:《有关甲骨文田猎卜辞的文字考订与辨析》连劭名:《甲骨刻辞丛考》彭裕商:《 组卜辞分类研究及其它》方述鑫:《论“非王卜辞”》晁福林:《从甲骨卜辞看姬周族的国号及其相关诸问题》[加]许进雄:《第五期五种祭祀祀谱的复原——兼谈晚商的历法》张亚初:《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陶正刚:《灵石商墓亚羌铭试析》刘启益:《西周穆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刘  雨:《南阳仲爯父簋不是宣王标准器》李仲操:《西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19、《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黄盛璋:《燕、齐兵器研究》李步青、王锡平:《建国以来烟台地区出土商周铭文青铜器概述》张振林:《郳右 戟跋》李家浩:《庚壶铭文及其年代》孙稚雏:《 羌钟铭文汇释》郝本性:《新郑出土战国铜兵器部分铭文考释》殷涤非:《蔡器综述——兼论下蔡地望》李  零:《论东周时期的楚国典型铜器群》刘彬徽:《湖北出土的两周金文之国别与年代补记》周世容:《湖南战国秦汉魏晋铜器铭文补记》徐中舒、伍仕谦:《青川木牍简论》朱德熙:《长沙帛书考释(五篇)》张  颔:《“贝丘”文字辨正》高  明:《从临淄陶文看 里制陶业》孙敬明:《齐国陶文分期刍议》李先登:《荥阳、邢丘出土陶文考释》王  辉:《“ 磬”辨伪》 夏  渌:《学习古文字小记》陈汉平:《古文字释丛》陈五云:《学习古文字札记二则》孙常叙:《 、 一字形变说》彭邦炯:《甲骨文 、 非灾叜辨——兼谈商人的灾祸观》唐钰明:《 、又考辨》曾宪通:《“作”字探源——兼谈字的流变》朱凤翰:《论卜辞与商金文中的“后”》曹锦炎:《甲骨文合文研究》刘  钊:《甲骨文字考释》林  沄:《释古玺中从“朿”的两个字》何琳仪:《古玺杂识续》吴振武:《释战国文字中的从“ ”和从“朕”之字》汤余惠:《战国文字中的繁阳和繁氏》黄锡全:《〈汗简〉、〈古文四声韵〉中之石经、〈说文〉“古文”的研究》陈初生:《 福考》刘宗汉:《说“ 见”——“ ”类字研究之一》赵  诚:《甲骨文动词探索(三)——关于动词和名词》陈永正:《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语气词》张桂光:《古文字义近形旁通用条件的探讨》20、《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郑洪春、穆海亭:《试论花园村遗址出土的兽骨刻划文字》苏兆庆:《山东莒县陵阳河陶文的发现与考释》[加]许进雄:《修定武乙征召方日程》黄天树:《甲骨新缀廿二例》刘启益:《西周共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陈连庆:《试论曶鼎铭文中的几个问题》孙稚雏:《班簋铭文释读的一些问题》何琳仪:《战国兵器铭文选释》汤余惠:《郘钟铭文补释》刘彬徽:《荆门包山楚简论述》李  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补正》裘锡圭:《释“木月”“林月”》曹锦炎:《释兔》周本良:《殷墟卜辞“ ”字用法缕析》施谢捷:《释“索”》罗运环:《甲骨文“山”“火”辨——兼释 、 》徐宝贵:《战国玺印文字考释》黄锡全:《〈汗简〉、〈古文四声韵〉中之〈义云章〉“古文”的研究》姚孝遂:《甲骨文形体结构分析》张桂光:《甲骨文形符系统特征的探讨》吴振武:《古文字中的借笔字》陈永正:《上古汉语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春秋载书》陈炜湛:《清代杰出的古文字学家吴大澂》21、《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常玉芝:《黄组周祭分属三王的新证据与相关问题》肖良琼:《卜辞中的伊尹和伊尹放太甲》方述鑫:《 组卜辞断代研究》彭裕商:《历组卜辞补论》王贵民:《试释甲骨文的乍口、多口、殉、葬和诞字》管燮初:《从甲骨文的谐声字看殷商语言声类》赵  诚:《刘鹗对甲骨文研究的贡献探索》王文耀:《金文月相的定点析证》晁福林:《伯和父诸器与“共和行政”》陶正刚:《山西省近年出土铭文兵器的国别和编年》孙敬明:《从陶文看战国时期齐都近郊之制陶手工业》黄盛璋:《秦兵器分国、断代与有关制度研究》刘乐贤:《古玺文字考释(十则)》赵  超:《“铸师”考》陈秉新:《古文字考释三题》张世超:《容量“石”的产生及相关问题》周世容:《马王堆汉墓“聂币”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帛币”考》郭子直:《记元刻古文〈老子〉碑兼评〈集篆古文韵海〉》林  沄:《先秦古文字中待探索的偏旁》张亚初:《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刘  钊:《古文字中的合文、借笔、借字》祝敏申:《许慎评传》22、《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张永山:《从卜辞中的伊尹看“民不祀非类”》罗  琨:《卜辞中的“河”及其在祀典中的地位》连劭名:《商代祭祀活动中的坛位》黄天树:《宾组“月有食”卜辞的分类及其时代位序》张世超:《 组卜辞中几个问题引发的思考》文术发:《日干名与阴阳五行观》曹锦炎:《甲骨文合文新释》刘  桓:《甲骨文字考释(四则)》王恩田:《释降》沈建华:《〈甲骨文字诂林〉(第二册)校记》陈炜湛:《“契斋藏甲之一”真伪问题的再讨论》张桂光:《沫司徒疑簋及其相关问题》李学勤:《师询簋与〈祭公〉》沈长云:《琱生簋铭“仆墉土田”新释》刘启益:《六年宰兽簋的时代与西周纪年》彭裕商:《董家村裘卫四器年代新探》陈  平:《 鼎铭文再探讨》林  沄:《说干、盾》陈秉新:《释“ ”及相关字词》金国泰:《〈金文编〉读校琐记》李立芳:《安徽舒城秦家桥楚墓铜器铭文考》冯  时:《工 大 鍦铭文考释》徐在国:《兵器铭文考释(七则)》陈双新:《乐器铭文考释(五篇)》张连航:《“元鸣孔皝”新解》唐友波:《“大市”量浅议》吴良宝:《战国布币释读三则》李家浩:《鄂君启节铭文中的高丘》何琳仪:《鄂君启舟节释地三则》王  辉:《释 、 》崔恒升:《甲金文地名考释》施谢捷:《古文字零释四则》王长丰:《山东邹平丁公出土“上古陶片文字”考释与相关问题阐述》黄盛璋:《齐玺“左桁廪木”、“左(右)桁正木”与“桁”即秦文“衡”字对应,决疑解难——秦统一后,六国被罢废文字与对应的秦文字研究,为试解战国失传、难认文字提出一条新途径》韩自强、韩  朝:《安徽阜阳出土的楚国官玺》黄锡全:《试说楚国黄金货币称量单位“半镒”》涂白奎:《〈石鼓文•汧沔篇〉释读三则》赖炳伟:《〈石鼓文〉字数考》李守奎:《出土简策中的“轩”和“圆轩”考》董莲池:《释楚简中的“辩”字》刘乐贤:《郭店楚简杂考(五则)》冯胜君:《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四则)》刘信芳:《郭店楚简〈六德〉解诂一则》裘锡圭:《〈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释——兼论〈太一生水〉的分章问题》陈  伟:《〈太一生水〉校读并论与〈老子〉的关系》魏宜辉、周言:《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刘  钊:《读郭店楚简字词札记(三)》孔仲温:《郭店楚简〈缁衣〉字词补释》陈伟武:《旧释“折”及从“折”之字平议——兼论“慎德”和“ 终”问题》陈松长:《郭店楚简〈语丛〉小识(八则)》李天虹:《释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中的“肘”》白于蓝:《释“ ”、“ ”》曾宪通:《“亯”及相关诸字考辨》赵平安:《战国文字的“ ”与甲骨文“ ”为一字说》黄文杰:《说朋》赵  诚:《前期甲骨文语法研究》王蕴智:《对当前甲骨学基础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周宝宏:《商周金文词义误释举例》罗运环:《论楚文字的演变规律》张亚初:《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张希峰:《简论古文字形体的分化形式及其相互补足和运用》万业馨:《“关系位”略说》24、《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饶宗颐:《殷代卢帝考》李  瑾、王兴业:《殷代“厥方”地理考》彭邦炯:《关于丙、内、入等字及其相关国族地望的探讨》赵  诚:《重新认识叶玉森》唐钰明:《试论甲骨卜辞中朴素辨证法思想的萌芽》林  沄:《释眴》陈秉新:《释 及从 之字》黄天树:《殷墟卜辞“在”字结构补说》张玉金:《释甲骨文中的“御”》高嶋谦一:《“宾”字被动用法之考察》朱凤翰:《论 祭》蔡哲茂:《释殷卜辞的“见”字》季旭昇:《说牡牝》朱歧祥:《论花园庄东地甲骨用词的特殊风格——以岁字句为例》沈建华:《释卜辞中方位称谓“阴”字》沈  培:《说殷墟甲骨文“气”字的虚词用法》詹鄞鑫:《释甲骨文“兆”字》王蕴智:《〈殷墟甲骨刻辞类纂〉释字订补(上)》张世超:《商代的卜日与祭日》钟柏生:《秦以前古文字中文字部件“—”的来源及其演变(上)》林志强:《说“ ”》刘  雨:《近出殷周金文综述》陈  平:《颐和园藏商周铜器及铭文选析》韩自强、刘海洋:《近年所见有铭铜器简述》李学勤:《说“兹”与“才”》裘锡圭:《 器探研》张光裕:《虎簋甲、乙盖铭合校小记》张振林:《金文“易”义商兑》吴振武:《广东省博物馆藏王孙遗者钟辨伪》陈初生:《从“幾”字考释看近义偏旁通用规律在古文字考释中的应用》叶正渤:《貄簋铭文考释》刘  桓:《利簋铭文新释》周锡 :《天亡簋应为康王时器》孙稚雏:《墙盘铭文今译》李朝远:《“ 簋为厉王之器”说献疑》冯  时:《柞伯簋铭文剩义》文术发:《淮泊鼎铭文考释》王人聪:《郑大子之孙与兵壶考释》曹锦炎:《新出鸟虫书越王兵器考》黄锡全:《燕破齐史料的重要发现——燕王职壶铭文的再研究》张连航:《楚王子王孙器铭考述》陈双新:《 钟铭文补议》王子超:《“繁阳之金”补释》陈松长:《湖南常德新出土“距末”铭文小考》黄德宽:《说 》刘  钊:《利用郭店楚简字形考释金文一例》赵平安:《释“ ”及相关诸字——论两周时代的职官“醓”》林清源:《释“参”》江学旺:《金文零拾》臧克和:《读〈殷周金文集成〉杂志》张桂光:《〈金文编〉“校补”“订补”略议》大西克也:《论古文字资料中的“害”字及其读音问题》沈宝春:《西周金文重文现象探究——以〈殷周金文集成〉簋类重文为例》王志平:《侯马盟书盟主称谓与相关礼制》徐在国:《楚国玺印中的两个地名》肖  毅:《释虍》焦智勤:《邺城战国陶文研究》吴良宝:《古币三辨》何琳仪:《成白刀币考》徐宝贵:《怀后磬年代考》罗运环:《 字考辨》董楚平:《楚帛书“创世篇”释文释义》谢光辉:《楚帛书“ 邑”、“ 室”解》白于蓝:《释“ ”》陈伟武:《楚系简帛释读掇琐》吴辛丑:《简帛典籍异文与古文字资料的释读》袁国华:《〈望山楚简〉考释三则》刘信芳:《楚简释字四则》施谢捷:《楚简文字中的“ ”字》董  琨:《郭店楚简〈老子〉的语言学札记》李  零:《郭店楚简中的“敏”字和“文”字》彭裕商:《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陈  伟:《郭店简〈六德〉校读》李天虹:《释“ ”、“ ”》孟蓬生:《郭店楚简字词考释》陈斯鹏:《郭店楚简解读四则》王  辉:《王家台秦简〈归藏书〉索隐——兼论其成书年代》黄文杰:《“谷”及相关诸字考辨》杨泽生:《谈出土秦汉文字“脊”和“责”的构形》陈英杰:《读〈睡虎地秦墓竹简〉札记》麦  耘:《〈帛书老子校注〉音韵求疵》谭步云:《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补释》刘昭瑞:《记两件出土的刑狱木牍》刘国胜:《高台汉牍“安都”别解》李均明:《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偶识》李家浩:《谈古代的酒器 》姚炳祺:《〈说文〉中之声训释例》刘乐贤:《〈说文〉“法”字古文补释》李守奎:《〈说文〉古文与楚文字互证三则》雷焕章:《中国原始人文化之探索》游顺钊:《商代第一人称代词御用化对日后汉语在语法和修辞上的影响》朱其智:《西周金文“其”的格位研究》曹兆兰:《周代金文嵌姓的称谓结构模式》姜允玉:《出土文献中的语气词“也”》梁银峰:《帛书〈五十二病方〉和〈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特殊使役句及其在后世的演变》冯胜君:《古书中“屯”字讹为“毛”字现象补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3-29 07:18 , Processed in 0.03702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