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7063|回復: 1

学者重走秦五尺道求解史记之谜 呼吁加强保护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8-5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2010-08-05 10:35  责任编辑: 老北

秦五尺道两千多年今尚在,路边发现古钱币,多地学者重走求解《史记》之谜


    除了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之外,秦朝还留下了另一项伟大工程——五尺道。今年4月,来自北京、四川、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学者从五尺道起点成都出发,途经自贡、宜宾、筠连、云南盐津、大关、昭通,到达曲靖,重走1000多公里的古路,求解《史记》之谜。

    道宽5尺得名

    《史记》记载有争论


    “路宽仅5尺,所以得名‘五尺道’,就是现在的1米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部探险中心的王鲁茂说,“虽然鲜为人知,但它其实是和长城等并称的秦朝七大工程之一。”

    五尺道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大意是:秦朝时,常頞(音案)曾大略地开通了五尺道,并在这些国家设置了一些官吏。

    但学术界对这短短16字记载一直有争论。“秦五尺道是道路还是行政区划?经历了2000多年,究竟还存不存在?”王鲁茂说,此次考察就是希望解开《史记》未能道出的秘密。

    捡到清代古钱

    此路曾是交通要道


    “我们在筠连凌云关丈量青石路的路宽,意外地捡到一枚清嘉庆年间的古钱!”专家们不禁感叹,“这里人迹罕至,竟然还存在古钱,说明这条道路一直沿用到清代,而且曾是贸易发达、人流穿梭的文化商贸通道。”

    专家们对五尺道的修建地点也有深刻印象。据介绍,五尺道全长1000多公里,大多建在崇山峻岭之中、悬崖峭壁之上,一些路段还开凿有栈孔。这些足以说明,五尺道大多数路段是通车走马用的。“明清以后,随着川滇两地贸易频繁,延伸出许多支线,供马帮运盐及茶,后来被统称为‘盐道’”。

    是道路不是区划

    专家建议加强保护


    “从修建的地点、保留的栈孔等细节来看,五尺道本是秦始皇为管理云南而修的道路,而不是行政区划。”考察结束后,考察团团长高大伦初步得出结论。在考察报告中提到,根据《史记》和《汉书》,“道”这种行政区划最早也是在汉平帝之后才出现。

    考察中,专家们还在五尺道筠连段凌云关下,看到一条施工建设的公路。大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宜宾市要努力保护好五尺道及沿线文物。据悉,宜宾市有关方面目前已表示,将对受到威胁的古道遗迹采取保护措施。早报记者郑其

(郑其/文 图片由西部探险中心提供)

文章来源: 四川新闻网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 ... ontent_20644990.htm
發表於 2010-8-5 14:58 | 顯示全部樓層
学者重走的所谓秦五尺道,实际上应是汉西南夷道。请参见:
 五尺道即石牛道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4期)
  周宏伟
  (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2.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重庆,400715)
  [提要]古往今来的学者都认为五尺道是秦始皇时期开凿的川南入滇道路。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后指出,无论是五尺道的开凿时间还是道路宽度,都完全不能支持这样的说法;五尺道应为秦始皇之前110余年的秦惠文王时期由古蜀国人凿通的汉中入蜀道路, 也就是汉以降所称的“石牛道”、“金牛道”。川、滇二省相关的考古发掘资料,也能为本文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结论可使西南古史研究中的某些谜题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
  http://www.lw23.com/pdf_24fce76c ... 7d83f35c/lunwen.pdf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4-26 07:28 , Processed in 0.03440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