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易泉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初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0-9 23:4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3簡對應《敬止》不聰敬止的那個“聰”字,其篆形季旭升和蘇建洲先生都曾懷疑是從“勿”形。
仔細分辨其上部所從,還是與㲋、兔、象所從,筆勢有些細小差異。
大約字形上是入和一個斜杠,代表旗幟。說文多遽悤悤和遽稱勿勿,朱駿聲認為勿字條中的勿勿,其正字當作悤。
但朱氏尚存其疑。今竹書與詩經今字,在替代邏輯上,沒有其他影響因素。所以,朱氏的懷疑,簡直是一個第六感的預見。
其他的解釋,要么在字音通假上,要麼在替代原則上,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位。
發表於 2017-10-10 10:47 | 顯示全部樓層
简9的“享會余一人”中的“享會”與《國語·吳語》周王答曰:“茍,伯父令女來,明紹享余一人,若余嘉之”中的“紹享”若合符節,“紹享”與陳劍先生所說的“享辟”等也是類似的意思(参氏著:清華簡與《尚書》字詞合證零札)。
發表於 2018-4-19 10:57 | 顯示全部樓層
通典講到享於宗廟之樂,九成。自注律聲,此九遂可以請古樂專家,嘗試演奏之。
九遂皆有亂。這讓我想到詩經從鹿鳴之什以下,以什為篇例。
楚辭九歌,汪瑗認為雖然有十二章,但其實是十章,並以漢人文證之,為九加卒章的體例。
這個說法如果成立,那和詩經是一個九成系統。確和竹書有些不同。
另外,通典所講多少成,用於何等對象,在九歌裏,已經混了。
發表於 2020-8-7 08: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my9082 於 2020-8-7 09:50 編輯

四啟有“日內辠(罪) [與+虫]不寧,是惟A”,“[與+虫]”或當讀為“邪”[《季桓子》“與(邪)蟡(偽)”的“蟡”從虫,“[與+虫]”也從虫],“罪邪”古籍有見。A一般隸釋從“尸/亻”、“乇”,按或當從“弓”、“乇”(“括號”的“括”的子聲符),加起來整字就是箭括/栝/筈的專字。此即用為“括”,約束或法度。

發表於 2021-1-3 16:02 | 顯示全部樓層
海天遊蹤 發表於 2013-10-27 21:20
《琴舞》簡3「 (見旨)告余顯德之行」,最近又看到有學者討論此問題,指出「(見旨)告」當讀為「示告」, ...

因為有師友詢問《琴舞》03「指告余顯德之行」的考釋情形,這裡簡單說明如下:
1.讀為「指」的意見最早見於筆者在〈〈清華簡《周公之琴舞》初讀〉〉第10樓的說法,2013年1月15日。後來以《初讀清華三〈周公之琴舞〉、〈良臣〉、〈祝辭〉札記》為題,發表在簡帛網,2013年01月1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821。這個意見也曾被廖名春先生:《清華簡〈周公之琴舞〉與〈周頌•敬之〉篇對比研究》《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所引用。
2.後來跟幾位師友討論「指」的讀法,多數師友認為當讀為「示」,反對讀為「指」。幾經掙扎,於是我在論壇28樓指出放棄讀為「指」。正式發表在《中國文字》時也未收入此條。
3.現在根據張富海先生:《據古文字論「氏」、「視」等字的上古聲母》,《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6輯2019年8月,所揭示的音理證據,舊說讀為「指」反而是可以成立的。

發表於 2022-6-11 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周公之琴舞》“天多降德,汸汸在下,流自求敚”
此湛露惠泽下民万国,故以彤弓中心继之
萃卦上兑
發表於 2022-6-12 12:46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多降德,汸汸在下,流自求敚,諸爾君子,逐(篤)思忱之”數句,看了薛培武先生《略説<周公之琴舞>“天多降德,汸汸在下流,自求敚”的釋義》一文,把“流自求敚”讀為“猶自求釋”,仍不能明白。
竊意此數句本來表達的意思很簡單,“流”本是承上句“汸汸在下”的“下”字說的,二字有含義上的關聯,所以古書裡“流”也每訓“下”(參《故訓匯纂》第1264頁)。“自”猶“以”也、“用”也(見《古書虛字集釋》第693-694頁)。“敓”同“說(悅)”,是喜歡、認可的意思。“天多降德,汸汸在下,流自求敚”意思是說上天降下來很多德行,象滂滂的水(雨水)一樣在落在下土,流佈以求人們的喜歡(認可),這是用降水、流水比擬天德降在人間的流行,故希望“諸爾君子,逐(篤)思(使)忱之”,就是希望諸爾君子要堅信天德的存在。
發表於 2022-12-24 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曾经根据孔安国尚书序和论语的相关表述
认定竹书傅说之命上篇讲代仲卜杀二子这样的记载
还有赤孚之戎起源表述
都无法进入孔子删定的百篇

最近看到中原文化研究2022年第2期
有姚小鸥先生专文讨论周公之琴舞
出现的昼视日夜视辰
姚先生指出类似文句也见于傅说之命下篇
过去一目十行竟然不曾注意这个细节
按照班书艺文志的记载涉及到天象卜问的几家
都是有一定弊病的
这些弊病恰恰都在孔序和子曰的或者删去或者不语的范畴
如果以孔子删定百篇为基准点
清华竹书的重要价值
乃是孔子删书前的一种编本
用它来讨论孔传尚书文本的历史问题
则意义不大反而是南辕北辙
發表於 2023-11-27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读清华简研究第四
由宁先生文章,翻检康诰两未字一节
作札,引用子夏易传,把这两个未字读为僶勉
鄙作初集第62页注2,已经约略涉及
子夏传圣人无思无虑寂然贞一而不可惑
这就是尧典的文思安安
琴舞七启思有息,即是文思安安,贞一不惑
子夏传又云贞一之道无不归其同
七启有不失惟同,就是归其同
子夏传又云修广其德用之不殆
我曾经在傅说之命,认为所谓的失仲
其实就是代仲,有点凭感觉
当时从小学角度分析过,具体已忘
汾神骀,殆代可能韵近可通
七启所谓不失惟同,也许应该读为
不殆惟同
子夏易传过去也认为是伪书
应该好好读一遍,体会其易理後再论真伪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3-29 16:04 , Processed in 0.03668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