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8345|回復: 1

[原创] 保卣 斗子鼎(犁子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1-8 11: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二十五年前,曾作一跋,说保卣“及”字。
数年前,曾臆楷器名为“锐子鼎”(以其似乎锋芒指事)。
今见江汉考古有黄益飞先生说此两器之文。
遂重读其铭文,各有小得,已於小寒次日、再次日作札。
约略说之,保从王会同殷东国五侯,颇类成王於东都行礼,事见竹书纪年。
但未必即为成王时事。旧对为“贶”字,宜读为猒之左半,舜典“垔于六宗”。
“六品”即“六宗”,五侯从李学勤先生说为五等侯。
《觐礼》郑注祀方明在礼诸侯前,与保卣铭文次序小异。
大祀其后一字,从示友声,读为月令仲春太牢祀高媒之媒,天子亲往。
在二月,若为三月合文,则与月令不侔。二月会同,类舜典东巡。
此非年年所行之礼,故月令无暨。

竹书斗字,从曲状乇声,与铭文篆形不类。
黄益飞先生楷为犁字,可从。
按其字从刀从计省声,与犁、黎韵通。
纣为黎蒐而东夷判,杜预集解谓是东夷国名。
以东夷大名,可包南淮夷,疑其地与曾相去未远。
子者,爵也。盖为曾侯谏庶子而别封于黎。
王行礼,而曾侯谏妻、黎子母初丧,故黎子或为代表。
按虞祔之后,不单独称母而祔前姑。则此鼎在葬时入。
其兽面纹样式,似不能甚早,列为成王未安。

但黎字未决,以其读为切也可。
指事为鄂字,亦可。
 樓主| 發表於 2025-4-12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云间 於 2025-4-12 21:13 編輯

昨晚重读此铭,旧释为尝字,应当属于蔑历的内容
大约是进献祭祀牲品,所以得到王的蔑历,这个文法从首句
而蔑历的受体,就是某子。因为有保器铭文作士从的参照
那么子的丽从,应该也是类似的情况。这说明某子,充其量就是士爵
这和曾侯谏,也许是同一人的人生过程之前後
如果能够坐实,从士一下子飙到诸侯,只能是王子或堂房辈,才有这个可能
这自然会想到後来出土的钟铭文王之孙穆之元子
这个穆,大概率是指穆位,穆之元子,指辈分在穆位的元善人。周初符合穆位的王,只有成王昭王
而曾侯的继嗣,从钟铭来看,发生在昭王
如果是成王,选择堂房同辈里的元善之士,正值
青壮的以填边镇,不是没有可能,但得说通钟铭才行
曾侯亢作烈考南公簋,器形和纹饰与利簋相当接近
可以认为曾侯亢是南公伯括在南方的继承人,类似于周公召公和鲁侯燕侯的关系
如果认为曾侯亢年代要晚,那就得把利簋还得往後拖
这个恐怕大伙都难以接受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4-30 13:41 , Processed in 0.03279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