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109|回復: 3

[原创] 《莊子》“愚芚”補說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5-4-28 10: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莊子》“愚芚”補說
李銘
(連雲港師範學院)
(首發)
“愚芚”見于《莊子·齊物論》:
眾人役役,聖人愚芚,參萬歲而一成純。
郭象注:“芚然無知而直往之貌。”成玄英疏:“愚芚,無知之貌。”陸德明《經典釋文》:“徐,徒奔反;郭,治本反;司馬云:渾沌不分察也;崔云:文厚貌也;或云:束也;李,醜倫反。”
  甲骨文有如下之字:
     file:///C:/Users/li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21220/wps7.jpgfile:///C:/Users/li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21220/wps2.jpgfile:///C:/Users/li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21220/wps6.jpg file:///C:/Users/li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21220/wps4.jpgfile:///C:/Users/li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21220/wps5.jpg
于省吾先生釋作“屯”,已為學界所普遍接受。
甲骨文又有如下之字:
     file:///C:/Users/limin/AppData/Local/Temp/ksohtml21220/wps3.jpg
蔣玉斌先生將此字與於省吾先生釋作“屯”之字相聯系認為也是“屯”字,蔣先生說
“屯”是“春”的聲符,“春”是“蠢”的聲符。先秦古書有:
且不唯《泰誓》為然,雖《禹誓》即亦猶是也。禹曰:“濟濟有群,咸聽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稱亂,蠢茲有苗,用天之罰,若予既率爾群邦諸君,以征有苗。(《墨子·兼愛下》)
有大艱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靜,越茲蠢殷小腆,誕敢紀其敘。(《書·大誥》)
蠢爾蠻荊,大邦為讎。《詩·小雅·采芑》
我先王滅夏,燮強,捷春(蠢)邦。(清華簡《說命中》簡3)
《爾雅·釋詁》:“蠢,動也。”《說文·十三下·䖵部》:“蠢,蟲動也。”以上古書各例中“蠢”皆有“動亂”之意。拿甲骨文辭“屯盂方”“屯人方”等與古書“蠢茲有苗”“蠢殷”“蠢爾蠻荆”“蠢邦”相比,可知其“屯”即應讀為“蠢”。“屯(蠢)某方”即動亂、騷動的某方。
參照蔣玉斌先生的說法,《莊子·齊物論》的“芚”顯然也應該讀作“蠢”,“愚芚”即“愚蠢”。
傳世文獻中,“愚蠢”亦作“愚惷”,例如:
《論衡·自然》:“時人愚惷,不知相繩責也。”
《後漢書·張酺傳》載酺上疏曰:“臣實愚惷,不及大體。”
又《虞詡傳》:“愚惷之人,不足多誅。”
古書中還有惷愚”的說法,例如:
周禮·司刺》:三赦曰惷愚。
儀禮·士昏禮》:某之子惷愚又弗能教。
禮記·哀公問》:“公曰:‘寡人惷愚冥煩,子志之心也。’”
惷愚”與“愚惷”是一組同素逆序詞。
《法言·寡見》:
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大概也是讀作“蠢”的。《太上妙法本相經》:“譬如禽還生禽,獸還生獸,人民草木蠢動,眾生種種相生、類類相似,豈有前因果報乎?”田錫《天機論》:“山嶽川瀆草木蠢動亦機之用也草木蠢動”與《法言》“春木之芚(蠢)”可以類比。
傳世文獻中,有“愚鈍”的說法,見於《後漢書·皇甫規傳》。“鈍”與“芚”都從屯得聲,曹礎基先生認為“芚,通鈍”就《莊子》而言,“愚芚”讀作“愚鈍”是可行的;但《法言·寡見》的“芚”不能讀作“鈍”。因此,《莊子·齊物論》的“芚”和《法言·寡見》的“芚”,還是統一起來理解比較好。

 樓主| 發表於 2025-4-28 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字形粘贴不上去,抱歉!
發表於 2025-4-28 10:18 | 顯示全部樓層
“愚蠢”的“蠢”,本来是写作“憃”的,两字在《说文》中即有区别,后者也见于出土文献,和从“屯”声的“蠢”没有关系。
 樓主| 發表於 2025-4-28 10:34 | 顯示全部樓層
蜨枯 發表於 2025-4-28 10:18
“愚蠢”的“蠢”,本来是写作“憃”的,两字在《说文》中即有区别,后者也见于出土文献,和从“屯”声的“ ...

谢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4-30 15:16 , Processed in 0.03299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