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117|回復: 2

荊州發布最早的楚簡“藥方”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5-10-14 23: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5-10-15 11:13 編輯

今天“荊州區域新發現戰國秦漢簡牘與中華歷史文明”學術會議在荊州舉行。會上,荊州博物館館長楊開勇披露了2枚楚簡“藥方”,見下圖:(另見2025年10月14日“荊州發布”公眾號:这么多“最”,“简”直太骄傲了!  https://mp.weixin.qq.com/s/34lek ... ?scene=1&click_id=3 楚简药方.jpg
關于以上兩簡,原整理者還有可疑或未釋之字,筆者不揣淺陋,補釋如下:
藥方簡釋文.png

右簡括讀中的“爨灶”,可能意即中醫名詞“病灶”。左簡括讀中的“鹿角帽”,即傳統中藥鹿角粉。一孔之見,簡文有些字義,還有待深究。




發表於 2025-10-15 12:5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脐厚螺 於 2025-10-15 14:45 編輯

此次公佈的秦家嘴簡《字謎》中的“【午甘】”“俈”“【穴午甘】”字,整理者均未破讀。我們不揣淺陋,提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從此簡看,此篇似有韻。後兩謎的“好”“羔”“九”“州”皆幽部字,可知押韻規則為謎面第二句與謎底字相押。依此規律,第一謎的“俈”“【穴午甘】”亦押韻。“俈”為幽部字,則“【穴午甘】”字當亦不出幽覺部字範圍。我們認為此字是古文字中數見的“【穴黽】(竈)”字訛形,“黽”形頭尾部訛為“午”形,四肢訛為“甘”形,此字下方與“缶”同形,謎面“缶在穴中”是單就字形立論,與{缶}無關。戰國楚文字中“【穴黽】(竈)”字可能就寫作此形。謎面“而韋是俈(造)”即“造韋”,熟制皮革時必會用“竈”煮之,謎底字釋“【穴黽】(竈)”十分合理。楚文字中或用“【穴告土火】”表“竈”字,與此用字習慣有異。清華十一《五紀》簡78、101的“【午東東】”字,學者或分析為從“【東東】(曹之初文)”得聲,在後一例中讀為“遭”,可從。現在看來,此字上部的“午”可能是“【穴午甘】(竈)”字之省,亦表聲。“曹”“竈”音近,此字實為雙聲字。
 樓主| 發表於 2025-10-15 16:31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上脐厚螺先生關于楚簡字謎的解讀,押韻說屬實。字謎簡共出3個字謎,謎底分別為竈、羔、州,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字謎。為便于讀者對照,今把此枚字謎簡和釋文、注釋一并附之,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640.jpg
字謎.png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10-15 21:58 , Processed in 0.0354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