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潘灯

[原创] 清華簡十四《兩中》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5-4-3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39】簡44:亓(其)才(在)命,是胃(謂)相儥(瀆),
    原整理者將“儥”讀爲“鬻”,文義未作解釋,似乎認爲“相儥(鬻)”是“相互出賣”之意?

    今按:“相儥”似當讀爲“相瀆”,謂庶民相互輕慢、褻瀆。簡文承接上文“亓(其)才(在)命”而言,大概謂庶民相互之間輕慢、褻瀆政令,不服從教化?
發表於 2025-4-3 21:17 | 顯示全部樓層
    【39】補:簡44:亓(其)才(在)命,是胃(謂)相儥(瀆),
    “相鬻”作爲貶義詞,在先秦文獻中似乎未出現過?而“相瀆”辭例,先秦典籍中有多例。

發表於 2025-4-4 12:31 | 顯示全部樓層
    【1】補:《兩中》篇之“祥”
    今按:[我阝]陵君豆、鑑銘文,辭例爲“祥甬(用)之”。若是讀爲“永甬(用)之”可信,則銘文中的“祥”或當是“羕”之訛?
    郭店《老子》甲35“賹(益)生曰祥”之“祥”字,下部寫作“㐺”。據字形而論,其字當釋爲“羕”。左塚漆梮寫作“祥”之字,據文義讀爲“永”更好。《保訓》末字當讀爲“祥”,然字形近似“羕”。《祭公》13對應今本“永”之字,又寫作“祥”字形。……然則戰國文字中,“羕”“祥”二字時有相互訛混者?
發表於 2025-4-5 09:42 | 顯示全部樓層
    【40】簡60:又(有)[石秝](麻-靡)又(有)昌,
    原注:[石秝],“厤”字異體,與“昌”對文,讀爲“離”,離散。

    今按:原注對文意的把握是正確的。然“離”與“昌”對文,傳世典籍似不經見?
    根據傳世典籍中“滅”與“昌”對文之例,竊以爲簡文“[石秝]”字當釋爲“麻”,或者説是“麻”字之異體,在簡文中讀爲“靡”,訓釋爲“滅”。
    《繫年》“靡笄”之“靡”字形,與此簡“[石秝]”字類似,且傳世文獻中“靡”正有“歷”字異文,皆可爲佐證。
發表於 2025-4-5 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41】簡28:亓(其)考(巧)之失,則弱(溺)且費。

    今按:“弱”與“費”並列,其義似乎不好講?
    據傳世典籍“勞”與“費”並列之文例,個人認爲“弱”當讀爲“溺”,訓爲“勞苦”。
    簡文“考(巧)之失”,據以上所説,當是指弋射之時技巧不濟,也就是沒有掌握弋射的技巧。如此,簡文“亓(其)考(巧)之失,則弱(溺)且費”,即是謂:沒有掌握弋射的技巧,弋射之人就會勞苦而無功,徒然浪費時間與精力。
發表於 2025-4-7 17: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汗天山 於 2025-4-7 17:15 編輯

    【19】六補:簡15、62:寵(攻)殺化益,乃弋(代)之爲王。//虐殺亡(無)枯(辜)。//《湯在啻門》簡9:𢟪(氣)殺(衰)乃老
    今按:上面已懷疑包山簡常見的“*郢”當釋爲“殺”,則同樣的辭例,如唐維寺126號楚墓竹簡簡1正、3正、4正,秦家嘴M99等,恐怕也當同樣改釋爲“殺”。
    又,既知《湯在啻門》簡9之字當釋爲“殺”,則類似的字形,如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簡30、上博三《亙先》簡2、上博五《三德》簡3等,似也當改釋爲“殺”?——不過,《三德》所見之字釋爲“戚”似入韻?如果不是偶然的訛誤,則有可能是假借字?古音“殺”“戚”也不甚遠?
    再進一步,清華簡第九册《成人》篇兩見的類似“先”之字,有學者將其與原釋“戚”之字認同,可能是正確的。若如此,《成人》篇此字似亦當是“殺”字之省寫?原來就有學者主張將其釋“先”,讀爲“踐”,訓爲“循”。現在看來,若此字釋“殺”可信,則在簡文中讀爲“踐”,訓爲“循”,就更爲合理了?
發表於 2025-4-8 13:19 | 顯示全部樓層
    【41】訂正:簡28:亓(其)考(巧)之失,則弱(勞)且費。
    今按:上面將“弱”讀爲“溺”,訓爲“勞苦”。細思之,不若直接將“弱”讀爲“勞”,訓爲“勞苦”。這樣釋讀,顯然更爲直截了當。
發表於 2025-4-17 21:22 | 顯示全部樓層
    【19】七補:清華簡(九)《成人》簡10:不杀(述)故常;簡29:以杀(述)興(繩)下蚘(尤)。
   
    今按:清華簡第九册《成人》篇兩見的類似“先”之字,現在看來,就應當是《兩中》篇那種“殺”字的簡省寫法,權宜之計,可以直接釋爲“杀”。按照李家浩先生之説,戰國文字中那種古文寫法的“殺”字,從根本上分析其實是從“术”得聲。由此,《成人》篇中之字,即可直接讀爲“述”。《説文》:“述,循也。”《成人》篇簡文“不杀(述)故常”,意即“不循故常”;“杀(述)興(繩)下蚘(尤)”,意即“循繩下尤”。
發表於 2025-4-24 22:22 | 顯示全部樓層
    【42】簡84:亓(其)身不[土旬](順)
    原整理者將“[土旬]”讀爲“均”。
    今按:“均其身”似不辭。“[土旬]”似當讀爲“順”。“其身不順”謂其身不順利。
發表於 2025-4-25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10】再補:簡73:民驟傷耳目,是謂不章,其祟大[乂戈日](彗)與彼[宀垂](垂)光。  
                                      簡74:又(有)祟上帝與皮(彼)后風。

    今按:學者討論“垂”字時,曾引及黃錫全先生將漢代所謂“白金三品”龜幣文字釋讀爲“垂光”,亦可佐證“垂光”可以成詞。


    又按:據簡文之表述“有祟上帝與彼后風”,“上帝”與“后風”是上下級關係,“后風”隸屬於“上帝”,頗疑簡文使用“與彼”,其用意就是想要表明前後兩個神靈之間的隸屬關係。若確是如此,則前句“其祟大彗與彼垂光”也當如此理解,“垂光”似當是隸屬於大彗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4-30 20:33 , Processed in 0.0347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