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y9082 於 2025-1-5 00:49 編輯
簡61—62“虔恭齊明,不亂天紀……乏瀆齊明,違天大紀”
《禮記·少儀》“毋瀆神”,鄭玄注:“瀆,謂數而不敬。”《漢書·韋賢傳》“數則瀆,瀆則不敬”,顏師古注:“瀆,煩汙也。”《公羊傳》桓公八年“黷則不敬”,何休注:“黷,渫黷也。”《漢書·郊祀志上》“敬而不黷”,顏師古注:“黷,汙渫也。”《左傳》昭公元年“瀆齊盟”,杜預注:“瀆,慢也。”《國語·楚語下》“民瀆齊盟,無有嚴威”,《書·說命中》“黷于祭祀”。 按:“乏瀆”與“虔恭”相對(下文簡63還有“恪祗齊明”),則“乏”可讀“氾”(其通假例證參白於藍先生《通假大系》第902頁)。《廣雅》:“氾,污也。”
簡2“[山一几+攵]成”,“[山一几+攵]”仍從整理者讀爲“美”,而“成”則可考慮讀爲“齊盛”、“粢盛”之“盛”。《大戴禮記·誥志》:“齋戒必敬,會時必節,犧牲必全,齊盛必潔。”“盛”:放在祭器里的穀物。《說文·皿部》:“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書·泰誓上》“犧牲粢盛”,《經典釋文》:“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周禮·地官·閭師》“不耕者祭無盛”,鄭玄注:“盛,黍稷也。”“美”,謂穀物品質、質量之良、善。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馬禖》簡157背:“四廄行夫=(大夫)先㪇〈牧〉次席,今日良日,肥豚、清酒、美白粱,到主君所。”
簡67“䞈”,賈連翔先生釋文屬下,“䞈出驟喪”,彼此四字爲句,更爲合理。原讀“䞈”爲“詭”,賈氏從之。按:“䞈”可改讀“貨”。“貨出驟喪”,財貨、資財出外而多次亡失。出土簡牘日書文獻,如睡虎地秦簡、孔家坡漢簡可見“出貨”、“入貨”之類(還有其他表述)的宜忌擇日。由此,“懲戔”的“戔”大概也不能讀“殘”,而是讀“散”,散失、散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