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ee

曾公[田+求]編鐘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5-16 23:36 | 顯示全部樓層
銘文的“辝”按照原考釋的說法是讀為“台”,訓我的,但《說文》以“辝”為“辤”的籀文,文中出現“辝”有次:
1昔才(在)辝不(丕)顯高且(祖)
2余無謗受,隶(盡)途辝卹,卑辝千休
《說文》:“辤,不受也”,文獻中與“辤”、“辭”不分
1句,“在辝”猶“在詞”《說文》:“詞,意内而言外也。”,指的就是後面的一大段追溯;
2句ee先生已經指出原考釋“小子”誤,當為一字。從字形上來看應該是“途”字,文獻中“途”與“塗”往往通用,這裏當“污”。“辝卹”猶“卹詞”恤,文獻多為“憂恤”意思,這裏是指“慎言語”,整句是“我不受毀,盡污慎詞,使詞休美”之意,隨後銘文緊接“千休”的言辭。
發表於 2020-5-18 15: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心包 於 2020-5-18 15:18 編輯

所謂的“涉政(征)淮夷”,我認為是存在問題的。“征”的對象可以是“淮夷”,如果按照“涉”的一般意義來理解,“涉”的對象應該不會是“淮夷”(除非把“征”訓為“行”,“淮夷”則可以是“涉”的對象,文獻常見“涉某地”,但是根據下面我們所說的曾伯漆簠,“征”只能理解為“征伐”,作為複詞連用的兩個動詞,意義要麼並列,要麼遞進,要麼相反……不是隨意兩個意義就可以組成複詞)。

結合《釋讀》所述曾伯漆簠作“克狄淮夷”,我認為“涉”應該表示的是與“征”類似的意思,考慮到楚系文字用例,我認為這裡的“涉”應該讀“兆”一類的讀音,或者本當釋“兆”,這個詞顯然與《大雅·常武》五章:“不测不克,濯征徐国。”中“濯征”之“濯”有關,與蔣玉斌等先生揭示出的“討征”之“討”也應是同一個詞。

點評

既然是“涉”葉部字,讀為侵部“潛”也是可能的,“潛征”就是“潛師,密發也”。不過“涉”本身能說的通,應該是是“涉淮征夷”的意思。  發表於 2020-5-19 12:03
發表於 2020-5-19 10:04 | 顯示全部樓層
心包 發表於 2020-5-18 15:05
所謂的“涉政(征)淮夷”,我認為是存在問題的。“征”的對象可以是“淮夷”,如果按照“涉”的一般意義來 ...

“兆”是“跳”或“逃”的初文,字形是乙形彎筆連二“止”;“涉”字是從水從步,二者差距很明顯。該銘文應該是“涉”,特別是甬鐘M190:238左鼓部上“涉政”的“涉”所從的“水”甚為明晰,說釋“兆”恐有問題。

點評

感謝!有理!但是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  發表於 2020-5-19 10:42
發表於 2020-7-2 11:27 | 顯示全部樓層
铭文中有个从穴、心之字,《铭文初步释读》在释文中释为“寍”,后又括注“?”(第5页)。按,此形又见于清华简《成人》简9、15、16,整理者释作“寍”,简9辞例为“荒寜”,该词见于《书·无逸》,且简文押耕部韵。可证。
發表於 2020-11-18 21:39 | 顯示全部樓層
清华简《邦家之政》简7从“言”“心”“宀”之字也应释“𧭈”。从“穴”“心”之字实同铭文的“寍”字省体。另文详述。
發表於 2023-4-7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190号墓出土曾公鼎(M190:107)、曾公方壶(M190:101),整理者指出铜鼎、铜方壶“铭文字体为鸟虫篆书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鸟篆体铭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190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23年第1期。)铜鼎“直口微敛,仰折沿,沿面较宽,厚方唇,二长方形附耳外撇,耳中部内侧各有二个圆梗与器口连接,耳下部呈钝角折拐与器壁相连,附耳两侧各有三个鸟喙形扉棱,深腹呈球形,下腹弧收,圜底近平,三蹄形足,足的横截面作大半个圆形,外圆内平,足壁封闭,未泥芯露出。耳外侧饰重环纹,内侧纹饰为二周阳带构成的一组二个“S”形窃曲纹,下各饰一桃形重环,上腹部扉棱间各饰一组单目窃曲纹加顾首龙纹组成的纹饰带,扉棱上饰鸟喙形纹,最大腹径处饰一周凸弦纹,凸弦纹以下饰三周垂鳞纹,三足跟浮雕兽面纹,兽面下饰半周凹弦纹。”铜方壶“椭方体,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盖呈长方形捉手状,盖沿下有长子口,无顶穿透,下接器口,壶身口部平面呈长方形,侈口,平沿,尖唇内收,细长颈略束,颈附有对称的夔龙形悬环耳,溜肩,垂腹,平底,高圈足外撇下折呈阶状,下附四浮雕龙头形足。盖冠内外均饰一周环带纹,盖沿浮雕一周龙纹带,器身口沿下饰一周环带纹,颈饰一周龙纹带,夔龙形耳龙身及龙尾阴刻勾云纹,龙颈饰鱼鳞纹,龙鼻、龙足上装饰绹索纹,衔环外侧面二周绹索纹内饰重环纹,腹饰三横四纵呈‘十’字格栏的背带纹,‘十’字格栏上部分四区,每区饰三组共九个龙纹,圈足饰一周环带纹,底座浮雕四个龙头足”。

M190随葬铜礼器组合为鼎、壶、簠、鬲、盘、匜,这些器物类别在周原青铜器群中常见,器物形制上大都也是对西周晚期周文化青铜器的直接继承,尚未出现典型的楚式器。M190随葬铜礼器纹饰以垂鳞纹、环带纹、重环纹、窃曲纹为主,显示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风格,但垂鳞纹、窃曲纹又较早期有所变化,另外出现了交体龙纹状的蟠虺纹簠。M190所出镈钟上饰四条扉棱,钮作堆垛状,应是青铜器造型上的一种复古选择,相比之下M190所出镈形钮钟形制显得进步,为目前所见较早的晚期镈钟样式。结合器物组合、形制及纹饰,推断M190的年代应在春秋中期早段。

王祖龙《楚书法史》指出:“在先秦,鸟虫书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文化圈,其影响波及中 原一带。其中年代最早者,当属楚国的王子午鼎铭文尽管数量上以越国的铭有鸟虫书的器物为最多,但毕竟 最早饰鸟虫书者为楚器,故认定鸟虫书起源于楚国至少在目前不存在异议。”这种说法现在来看应该是不正确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2-6 10:18 , Processed in 0.03467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