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cbnd

[讨论] 安大簡《詩經》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0-11 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簡47《小戎》“尨盾是合”的“盾”字,整理者認為是從戶從𩊄。案:從楚簡“盾”字觀之,恐非從“戶”,當是從“殷”的左旁“㐆”並從其聲,“㐆”《說文》注音於機切,音同“衣”,《通雅》卷一:“㐆,本隱也,加殳轉平聲,爲殷勤、殷色、殷國、殷姓……經傳及金石文無以‘㐆’作‘依’者,不過古方言有依聲耳。《中庸》‘壹戎衣’註:‘衣讀爲殷,聲之誤也。’齊人言殷聲如衣。”“㐆”是“身”的反寫,“身”本“娠”之初文,“殷”字當即從其聲。但傳世典籍無用“㐆”字者,當是“殷”字的省寫,古音應該讀與“殷”同,“娠”、“殷”與“盾”同在文部,故“盾”從其聲。簡文所從的“由”應該是“古”字,林沄先生《說干、盾》(《古研》22)指出“古”是從盾從口,即“固”之初文,“盾”乃捍禦之器,務求其堅固,故又從之會意;古干、盾多蒙革,故又從革。楚文字“盾”或從㐆從直,小篆因之,蓋亦從㐆(或殷省)聲,從“直”則無義可說,《說文》以“扞身蔽目”解之,“直”本目正視之意,從直㐆聲者可能是取掩蔽不可見之意,或即隱遁之“遁”,而非干盾之“盾”;又疑“直”亦“古”字之訛變。
發表於 2019-10-11 09: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何许人 於 2019-10-11 10:02 編輯

第72—74號簡內容爲《侯風·陟岵》,其中第74號簡“瞻望兄=曰……”句,與毛詩《魏風·陟岵》“瞻望兄兮。兄曰……”比較,或謂安大簡此處脫漏“可(兮)”字(詳見簡帛網張峰、郭理遠二位先生文章)。
按:此處或非誤脫,而是由於使用重文號而省去句末語助詞,劉信芳先生稱之爲“重文省字例”。這種現象出土文獻已非僅見。如郭店《五行》第33號簡:“戚而信之新=而䈞之愛也”,整理者讀爲“戚而信之,親。親而篤之,愛也。”並注:“本應作‘戚而信之,新(親)也。’因‘新’字加重文號,兼用作下句首字,故省去其下‘也’字。”(《郭店楚墓竹簡》,第153頁。)馬王堆帛書《五行》:“(以其外心與人交,遠也。遠而莊之,敬也。)敬而不解嚴=而威之尊也”當讀爲“(以其外心與人交,遠也。遠而莊之,敬也。)敬而不懈,嚴(也)。嚴而威之,尊也。”郭店簡本“嚴”下正有“也”字。(劉信芳:《簡帛五行解詁》,第104頁。)例應還有,待補。
安大簡《陟岵》情況與此相同。前二章“瞻望父兮,父曰”“瞻望母兮,母曰”皆是完整表述,第三章則作“瞻望兄=曰”,“兄”下使用了重文號,故省去語氣詞“可(兮)”。
發表於 2019-10-11 16:27 | 顯示全部樓層
    郭理遠先生《談安大簡《<詩經>》文本的錯訛現象》認爲:句讀號還有誤衍的情況,如簡72《陟岵》“行役夙夜毋已”句“行”下、簡106《山有樞》“弗馳弗驅”句“馳”下均誤標句讀號。

    今按:簡106《山有樞》“弗馳弗驅”句“馳”下的點號,因“馳”下的“弗”爲後補的小字,故此點號也有可能並非句讀符號,而是作爲補足脫字的補書符號。
    例如:上博簡《緇衣》簡11“女(如)亓弗克見”一句中的“亓”字原漏書,後補寫於“女(如)”“弗”二字之間,“亓”字受空間所限,寫得很小,且在右下附一小“=”符號,作爲補書的權變性標誌。(劉信芳先生指出的例子)
    印象中簡帛文獻裏還有類似之例,待檢。
發表於 2019-10-11 16:50 | 顯示全部樓層
簡46《小戎》:“虎韔䶂膺”,“䶂”字整理者云從鼠勺聲,“豹”之異體。《毛詩》作“鏤”。“豹”是幫紐沃部字,“鏤”是來紐侯部字,二字讀音差距較大。
但由此也想起了《書·堯典》伯益讓于“朱虎熊羆”之語,袁珂先生《山海經校註》云:“帝俊之裔之有‘使四鳥:豹、虎(或虎、豹)、熊、羆’能力者,蓋出於《書·舜典》所記益與朱、虎、熊、羆爭神神話。《書·舜典》云:‘帝(舜)曰: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僉曰:益哉!益拜稽首,讓于朱、虎、熊、羆。帝曰:俞,往哉!汝諧。’此其外貌固歷史也,而其實質則神話也。《漢書人表考》(清梁玉繩撰)卷二云:‘江東語豹為朱。’則此‘朱、虎、熊、羆’舊注所謂舜之四臣者,實‘豹、虎、熊、羆’四獸也。”
“朱”(章紐侯部)、“鏤”(來紐侯部)均舌音侯部字,讀音很近,而均與“豹”(幫紐沃部)通,此事甚不可解。《說文》於“䶂”注音之若切,音酌,是章紐沃部字,意者先秦讀“豹”亦若“酌”,與“朱”同章紐雙聲、侯沃旁對轉疊韻,乃一聲之轉,故《書》以“朱”為“豹”;梁玉繩謂“江東語豹為朱”的“豹”可能就是“䶂”。“䶂”、“鏤”通假恐怕也是同樣的原因,“䶂”《廣韻》又都歷切,是端紐沃部字,與“樓”是端來旁紐雙聲、侯沃旁對轉疊韻,亦聲轉之故。
發表於 2019-10-11 17:06 | 顯示全部樓層
臆測一下:試爲《詩經》中“言”“我”之異文現象進一解
    毛詩三處“言”字,安大簡作“我”;有一處“我”字,簡本作“言”。此可證明傳箋將“言”訓“我”淵源有自。“言”字訓“我”於其他典籍罕見,而且在後世文獻中似乎也沒留下多少痕跡,故此異文現象引起了古今很多學者進行討論。夏大兆先生《<詩經>“言”字説》對此做了較爲詳細地總結,可以參看。

    今按:從目前所見的傾向性意見來看,很多學者都是從“言”“我”二字古音相近的角度加以解釋的。
    我們推測認爲,此種異文也有可能與先秦詩歌的採集加工過程有關。即,諸國風很多詩篇採自民間歌謠。自這些歌謠的原創者而言,“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歌唱的內容大都是作者自己的心聲。則在原始的詩篇中,作爲表達個人心曲的詩句,其主人公自然是作者自己,故多用第一人稱代詞“我”。而當這些詩篇經過採風進入廟堂,配樂歌唱,以作爲統治者施政之借鑒時,樂工之類的官員就對這些太過坐實的“我”字進行了加工修訂,改成了虛化泛指的“言”字,從而造成了此種異文。
發表於 2019-10-11 18: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王寧 於 2019-10-11 22:20 編輯

簡55《渭陽》和簡90-91《桑中》的所謂“遺”字,《毛詩》均作“送”。但是這幾個“遺”字形很費解。還有好好學習先生在86#舉出的上博九《成王為城濮之行》中的幾個所謂“遺”字,其簡省寫法似“叟”,明白與“遺”有很大差距。參考《毛詩》本大膽猜想一下,這些字可能在楚簡文字中就是用為“送”,或者是“送”的或體,並非是“遺”。
安大簡《詩經》的這幾個字用為《毛詩》的“送”自不必說,《成王》中的幾個字可能也當釋“送”讀為“總”,《說文》:“總,聚束也。”《廣韻》:“合也。”有聚合、集結之意,引申為將領義,《左傳·僖公七年》:“若總其罪人以臨之。”杜註:“總,將領也。”字或作“摠”,《玉篇》:“摠,將領也,合也。”又俗作“揔”,此字《集韻》又有蘇叢切讀音,古音當是心紐東部,尤近於“送”(心紐東部)。
發表於 2019-10-11 20:56 | 顯示全部樓層
汗天山 發表於 2019-10-11 16:27
郭理遠先生《談安大簡《》文本的錯訛現象》認爲:句讀號還有誤衍的情況,如簡72《陟岵》“行役夙夜毋已 ...

程鵬萬先生《簡牘帛書格式研究》218頁“表示校勘的符號”列舉了一些提示脫文的符號,不知是不是您所說的“類似之例”。不過其所舉例子或未補字,或將所補之字寫於簡背,就閱讀者來說確實具有提示其當前所讀文字有問題的作用。但安大簡106既然已將誤脫之字補在相應位置,再加符號似爲蛇足。如果確應看作這類符號的話,似有可能是在校對時先加符號,補出脫文之後忘了刪?(簡59所補“也”字旁即無此符號)如此則仍算符號有問題之例。至於您提到的上博簡《緇衣》簡11的情況,與此不同,彼處因空間所限,“亓”寫在“女(如)”字兩斜長筆之間,共佔一字位置,下標“=”符號當提示此處是二字,有合文號的作用。
 樓主| 發表於 2019-10-13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詩·采蘋》“于以奠之,宗室牖下”一句中的“牖”字,安大簡《詩經》簡27對應之字作“ 1301.png ”。此字竹簡整理者釋作“ 1302.png ”,認爲“ 1303.png ”可能是“牖”的異體。 我們認爲“ 1304.png ”右半所從的並非“中”字,有可能是“尋”字的變體。結合簡3、4中“ 1305.png ”字(“ 1306.png ”“ 1307.png ”)字形來看,“ 1308.png ”字右半較之在中間多了一個“ 1309.png ”形的部件。“尋”、“由”的讀音關係密切,前人已經討論過。“由”與“牖”的讀音相同,皆爲喻母幽部字,所以“樳”讀作“牗”在讀音上是沒有問題的。
發表於 2019-10-14 01:26 | 顯示全部樓層
潘灯 發表於 2019-10-6 17:58
依愚之見,簡中所謂的“髦”,即非從矛,亦非從會。此字實從鳥從木,即今之“梟”也。
《說文》木部:“ ...

覺得一句裏面兩個難字,這個和那個對應的“髧”都是問題,目前來看還沒有定論。
李家浩先生的考釋我又看了一遍,查了查傳抄古文覺得有問題,其他釋為“木”或“矛”也未必可信。還需進一步的考察。
發表於 2019-10-14 08:49 | 顯示全部樓層
cbnd 發表於 2019-10-13 22:23
《詩·采蘋》“于以奠之,宗室牖下”一句中的“牖”字,安大簡《詩經》簡27對應之字作“”。此字竹簡整理者 ...

牖之字实为"㭪"。右部所从,非中,亦非尋,实为甫。甫,战国.魏货币文有类似写法(参汤志彪《三晋文字编》四七一、四七二页)。古文字中,片由木来,牖,从片、从户、从甫,甫或兼声,窗户。㭪当为牖的异体,后分离成其他音义之字。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3-29 04:52 , Processed in 0.03870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