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cbnd

[讨论] 安大簡《詩經》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4-1-10 12:47 | 顯示全部樓層
对于家法问题,今天路上才开始有进一步的具体思考
毛詩的土戴石,是川下艮上,是剥卦
而胥声之字,有理、滤的意思,虽然字面倾向度有差别,
但和剥是一个方向
安大诗经古文,我琢磨一下,字面是讲不通的
因为陟上而水下,猜来猜去,就是一个可能
艮下坎上,为蹇卦。这个家法就很丰富具体了
大诗义在整体上,并没有产生不同
發表於 2024-7-1 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采蘋毛序循法度也
我曾经作札,对其中牖字竹书异文从中
由经义角度,做过分析
最近,反复钞了礼运篇的某些章节
在最后的几章,讲到四肥
还有大顺,顺所以守危
原来牖字从中,是从顺而守危
桥段到十六字心法,再回到顺循法度
毛序承先祖共祭祀。承先祖,大传率义而下。
礼运曰大顺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
这就和孟子又联系上了
超出范围,此处按下不表
發表於 2024-12-14 22: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最近从麟趾金来考补麟之趾诗意,来理解毛序毛传
今天上午下了个拍脑袋的判断,麟之趾有反始厚本的寓意
前几天偶然看到段注从木从耆之字,截屏。因为写过一篇札记
竟然失引段氏磉子的说法。今晚补边,当然就看到了说文引易
段注引释文作震作振。自然想到振振公子,从木从耆说文柱砥也
竹书振字作从胤,注释从音韵角度解决了此异文
19年西南读书班也讨论过胤,联系到毛传,子孙相继可谓有主有砥
柱砥,可谓厚本。这是小学背后的经义支持。
發表於 2025-1-7 17: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最近從章句角度,治堯典。摻和了一些東西,包括墨子的北降幽都
孔傳說年老求代,等等。當然就聯繫到天網簋銘文
老先生最近有文章說是同三方,也可以,因為顧命同瑁三三三
特別有意思。我當然還是主張汎三方,凡和同,其實也沒啥大的差別。
從汎自然就聯繫到柏舟,兩毛很有趣,這個可以聯繫到餘杭古上頂的大小兩座山
於此按下不表。三家詩形容兩毛的限定詞,都從沈省
這首詩主要講執中其德不回,也與老子42章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
還有系辭上太極生兩儀等表述,都能對應上。我就想啊,
小學家認為過去從沈的那個字,讀為沖子之沖,這個不能有一個唯一標準答案
是否是一種小學的現象呢?我一時也想不出如何表述這種現象,也許可以套用一下轉注
今晨想起這首詩,徽大竹書會不會有?起床套好衣服,臉都沒洗,就翻書。有的。
竟然還是從水禾水,表示沖氣以為和的和的意思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3-20 00:29 , Processed in 0.03246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