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潘灯

[原创] 清華簡《五紀》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12-22 10:2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质量复位 於 2021-12-22 10:34 編輯

無。
發表於 2021-12-22 11:50 | 顯示全部樓層
簡86—87“毋迎枉,毋道妨”之“道”可讀為“導”。古書中常見“迎”“導”對舉。“毋迎枉,毋導妨”可理解為不要迎奉邪曲之事,不要導助妨害之事。
發表於 2021-12-22 16:32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07“大遺蚩尤”之“遺”可讀為“殄”,訓為“滅”。“抮”“遺”古通(參《古字通假會典》P93)。“殄”“抮”俱从㐱聲。傳世古書中有“殄蚩尤”“滅蚩尤”的表述。
發表於 2021-12-22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五紀》簡76: [蜀+皿]躬於婁女。
“ [蜀+皿]”還是讀爲“蠲”好,參簡33:“ [蜀+皿]頮濯溉浴沐”,“ [蜀+皿]”即讀爲“蠲”。《史記•天官書》“婁為聚眾”,正義:“婁三星爲苑,牧養犧牲以共祭祀,亦曰聚眾。”二者所言不同。《五紀》76+77則言:“𢽍(聚)羣於【76】昴”,“𢽍(聚)羣”猶“聚眾”。《史記•天官書》:“昴曰髦頭。”正義:“昴七星爲髦頭,胡星,亦爲獄事。”二者所言亦異。整理者說:“昴宿七星,團簇一處,有團簇意,故可聚眾”,則應以《五紀》“造(聚)羣於昴”所言爲佳。那麼“婁女”就不能爲“聚眾”相關之事了。我們推測婁女應該與正義所言的“祭祀”所關,故需潔身以奉祭祀。《文選•思玄賦》“湯蠲體以禱祈兮,蒙厖褫以拯民”,此之“蠲體”猶《五紀》之“蠲躬”也。
又,“造”讀爲“聚”從“gefei”2021年12月20日125樓言,“造”讀爲“聚”比較明顯的例子還可參《三德》簡12:“臨川之都,兩澗之邑,百乘之家,十室之俈。”蘇建洲先生在《〈上博(五)〉柬釋(二)》一文中即把《三德》的“俈”讀爲“聚”。

2021-12-22_162847.png
發表於 2021-12-22 18:0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心包 於 2021-12-22 23:53 編輯

為免誤解,茲說明一下:
    拙文《清華簡<五紀>短札一則》(簡帛網,2021年12月17日)是根據《補正》一文引整理者的意見而寫,拿到書之後發現因為“演(《補正》引)”“氵宀臾(整理者)”兩者的隸定不同,導致對整理者的意見的理解有一點偏差,不過不影響筆者的結論。筆者認同《保訓》之“氵宀臾”爲從“貴”之字,因為辭例限定性比較強。但是,筆者認為“氵宀臾”與“寅/皿”“寅/血”“演/皿”“肉/寅/皿”“鬼/寅/皿”並非同一系統。我們始終認為後者從的是真正的“寅”,這是由後者的偏旁組合和制約關係出發形成的認識。或據後者的形體特點,將“氵宀臾”歸入其中;或據前者,反將“寅/皿”爲主體結構之字與“氵宀臾”認同,證其音與“貴”聲相涉,皆是我們目前不能苟同的。
發表於 2021-12-22 18: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枕松 於 2021-12-22 19:06 編輯

《五纪》篇中,[蜀+皿]字出现多次,整理者或释为“蠲”,或读为“屬”,二者矛盾。现在来看,释“蠲”之说,肇自陈剑先生,但其已发表的文章并无详细说解,据称引者说,陈先生曾在课堂上讲过,不知哪位网友能惠赐详文
發表於 2021-12-22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萬皃”似乎可讀為“萬苗”,“苗”為“黎苗”之“苗”。
(尚未得見全文,僅僅就70樓gefei先生說法提出一條相近看法)
發表於 2021-12-22 21: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质量复位 於 2021-12-22 23:04 編輯

簡91“共祀”讀為“供祀”,意為供給祭祀。“[以示]子”,整理者讀為“嗣子”。“嗣子”意為“帝王或諸侯的承嗣子(多為嫡長子)”。但將其與“作好”“蕃息”“供祀”並列,總感覺不是太妥。筆者認為“[以子]”可讀為“食子”。“食子”本指用乳汁哺育子女,也可泛指為撫養子女。
發表於 2021-12-22 21:56 | 顯示全部樓層

《保訓》之字釋“逾”讀“儥”之説可參裘錫圭先生《説从“𡶫”聲的从“貝”與从“辵”之字》(《文史》2012年第3輯),裘先生對“追”之不能通“歸”亦有論述,因爲“歸”之聲符爲讀如“彗”的“帚”,“追”“歸”聲母差別較大。清華十《四時》亦數見此字,原釋“追”讀“歸”,晚學此前在論壇討論提出可釋讀爲“逾”(另詳拙文《清華簡〈四時〉“逾”字釋讀》,《簡帛研究》待刊),故《五紀》整理者釋“逾”讀“渝”似較可信。
發表於 2021-12-22 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心包 於 2021-12-22 23:42 編輯

除一些有前後語境明確表示道德情感範疇的“共”可讀為“恭”之外,基本上所有的“共”都沒有必要破讀為“恭”“供”等詞,因為“共”“龏”經常表示的是同一個詞,“龏”的本義就是“共奉”“奉事”,學者多有涉及,參下圖我們在一篇未刊稿中的論述(主要涉及西周金文,戰國文字材料中例子亦不勝枚舉)。棗紙簡《吳王》簡29“共承上帝”的“共”亦當如此解釋,“共”“承”同義連詞,非析爲偏正結構而讀為“恭”。
共.png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3-28 19:25 , Processed in 0.04185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