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潘灯

[原创] 清華簡《五紀》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3-17 19:21 | 顯示全部樓層
簡33-34:大山尚石,登云(雲:五物,草木百物,虫蛇百物,禽單<獸>百物【33】□(生?)之。民之[谷+心] (裕)材,其貞(珍)金、玉、石。曰:……

    石從斌先生在清大讀書會《整理報告補正》中提出簡34的“石”可能為“后”之訛,應屬下讀與“曰”組合成“后曰”句式。主要基於三個理由,其一是“民之裕材”應為所尚之物中最爲珍貴者,“金、玉”確為“石”中珍貴者,但目前無書證表明“石”爲“石中珍貴者”的用法,其二是全篇“后曰”句式較爲固定,其三是石、后形近易混,又可能涉前文影響誤將“后”寫成了形體與之接近的“石”形。
    該觀點很有道理,不過也可以提出另一種可能的情形,即原句或作“民之裕材,其貞(珍)金、玉、石。[后]曰……”,書手在抄寫過程中漏寫“后”字。從句式結構來看,《五紀》作者確實傾向於以“后曰”引領論述,但另一方面,“民之裕材,其貞(珍)金、玉、石”三類並舉,可以與上文的“民之裕材,其貞(珍)珠、龜、象”的句式相應。從文義來看,《五紀》體系中大川、大山皆爲神祇名,真正澤養萬物的是其所尚(掌)的水、石這樣的實體,其中貴重的(此處“貞”或應如王寧、gefei、潘燈等先生理解,讀爲珍、訓爲獻,即作爲貢賦之物)“珠、龜、象”三材是水所蘊育,故下文應舉石所蘊育之材。《五紀》此句可與《禮記·中庸》對讀:“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結合《中庸》的理解,山爲石之廣大者。又《小雅·漸漸之石》“漸漸之石,維其高矣”“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傳、箋皆以石爲山石,故可稱其高峻崔嵬。因此,《五紀》“大山尚石”中的“石”應指廣大高峻、載養“登雲五物、草木百物、蟲蛇百物、禽獸百物”的山石,而“其貞(珍)金、玉、石”的“石”則指作爲資源的石材或礦物。《五紀》簡48述祭祀恭神時“不用玉,用[宀+付](璞)石”,可以算是以石資用的一個方面。又《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典制六材。”馬楠先生在《清華簡<五紀>篇初識》中已經指出 “民之欲材,其珍珠、龜、象”“民之欲材,其珍金、玉、石”語近《尚書·禹貢》九州部分各州“厥貢”“厥篚”之文。《禹貢》中多有貢物爲石材礦物之屬,如青州岱畎“怪石”,徐州泗濱“浮磬”,荊州“礪、砥、砮、丹”,梁州“砮、磬”。又《五紀》與早期文獻中的黃帝故事關聯甚密,而《大戴禮記·五帝德》述黃帝功德時稱黃帝“曆離日月星辰,極畋土石金玉”,《史記·五帝本紀》作“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因此,“其貞(珍)金、玉、石”仍宜理解爲一個完整結構,書手在抄寫過程中可能漏寫“后”字。
 樓主| 發表於 2022-3-31 17: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2-3-31 22:00 編輯

簡93:合氣為狂,悍氣為瘍。辭中讀為“悍”的字,原文隸作上口下干。關于此字,我們之前討論過,很多學者也提出異議。今再發表一點拙見,我們認為所謂的“悍”或當釋為“厚”,字形乃由楚簡“厚”省“厂(實為“石”的丆部)”而來,即今之“㫗”字,亦即“厚”的省體,還是讀“厚”。字形演變可參清華《繫年》簡91、清華《厚父》簡13、清華《封許之命》簡8等“石”截除上部筆畫之形。辭中的“合氣”“厚氣”疑指中醫中的說法,合氣指人體陰陽之氣相交合,或謂“氣合”,氣合則精力旺盛,即辭中所言之“狂”。厚氣蓋中醫說的“氣厚”,“氣厚者為陽”,陽氣重,蓋我們常說的肝火重,這樣易導致人上火,故“瘍”,身體會有破損,潰爛。
發表於 2022-5-6 22:04 | 顯示全部樓層
gefei 發表於 2022-1-8 01:16
與恐懼情绪相對反的是勇,如賈誼《新書》:“知欺愚, 勇劫懼。”簡文此數“䜴”字,似可讀“[豆攵]”、訓 ...

數“䜴”字,讀為“誅”比較直接,誅責,責讓,“呵問”,“問罪”。但既訓“訦”為“怒訶”,嫌重複,所以仍以訓勇為宜。
發表於 2022-5-9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tuonan 於 2022-5-9 17:27 編輯
tuonan 發表於 2021-12-8 15:21
“進退以我”,释云“是说部队的进退有章法而不逾越”,可以。但“我”应破读“仪”,律、法、度。
《管子 ...

刘桓先生《新见汉牍〈苍颉篇〉〈史篇〉校释》第204页失序号第八有“进退以仪,动作有具”(“具”为“道;方法”,见《汉语大词典》),可证
發表於 2022-6-10 22:46 | 顯示全部樓層
簡31 “天亓(其)[虎口](號)曰倉(蒼)皇”,整理者指出:“蒼皇,即蒼天。《楚辭·離騷》陟陞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王注:皇,皇天也。”
整理者既已據王逸註指明“皇天”這一用法,卻仍將簡文的“蒼皇”釋爲“蒼天”,不知用意何在。其實“蒼天”“皇天”是當時對“天”的兩種稱呼,性質相類,《王風·黍離》“悠悠蒼天”,傳“蒼天,以體言之。尊而君之,則稱皇天。元氣廣大,則稱昊天。仁覆閔下,則稱旻天。自上降鑒,則稱上天。據遠視之蒼蒼然,則稱蒼天”,簡31的“倉(蒼)皇”當即“蒼天”“皇天”的省稱。
發表於 2022-7-9 21:01 | 顯示全部樓層
李學勤先生在一篇青銅匜的考釋文章中,稱引楊遇夫虛實之法。
大底治篇章,亦當如是。實者考其形、斷其音、定其義,
虛者籀通文句,揣其行文之起伏。
近來見五紀一書已打半吊,遂下單一部。
今日午後抵家,大熱之中,翻讀影本。
見其開首一節,疑何於洪水之事,行文何以虛與委蛇?
絕不似洪範言有終始,即甚短簡。
按港巷二字,於古互作。巷字共聲,易傳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則此方有港者,方而有共也。{衣田}洫于上,衣屈曲究盡,故曰九月授衣。
田者,周所從,周亦究盡之義。此字仍讀為衣,如卜辭衣祀,徧也。
歡其有中,堯典黎民於變時雍。
以小戴記大傳準之,似以重輕為設言發端。
這篇文字,尚有一些讀不懂的細節。但大體玩味其辭意,
似乎比馬王堆老子所附逸書五行篇,更接近於荀子非十二子中對
思孟五行的表述。可能竹書五紀這篇,就是失傳的按往舊造說、頗見幽隱的思孟五行篇。
后曰者,蓋即所造之先君子之言也。
考慮到道家自古即有內外(韓詩也有)的分別,
不妨還是把帛書郭店的五行篇,歸在黃老。至於其中的名詞,正如
儒家講仁義,不妨黃老也述仁義。
發表於 2022-7-15 10:46 | 顯示全部樓層
天气大热,途中想到近代哲学思想、生育状况。
又回归到这篇,方有共,和斩服经义类同。
衣洫于上,和齐衰经义类同。所以,前几天
论定首句和大传相似,在经义上,是互相贯通的。

讲星宿那一节,召南小星三五参昴,用其中相关表述
来解释,就很通畅。虽然没有直接关系,
但孟子是诗书大师,是个事实。召南是比较早的诗歌。
按往旧造说,也体现在这个点上。
發表於 2022-8-11 14:41 | 顯示全部樓層
依序隶定出:介。算。穴。𥟘。不详。麋
發表於 2022-10-10 16:15 | 顯示全部樓層
簡3:又(有)洪乃圼
按:關於此“圼”字,諸家作過各種解釋探討,近讀鮑彥東、薛孟佳兩位先生《清华简〈参不韦〉“唯昔方有洪”新解》一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22/10/5.),知其中的“有洪”當爲“有共”指共工氏,海天遊蹤先生曾指出《五紀》中有的字形和齊系文字有關(見上328#),始悟此篇當為齊人作品傳入楚地者,而“圼”字蓋是古齊人語的“滅”字音轉,至今山東東部地區方言仍語“滅”爲“圼niè”是也。《國語·周語下》載太子晉曰“共工用滅”,《淮南子·原道訓》言“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遂潛於淵,宗族殘滅,繼嗣絕祀。”均言共工之滅,此簡文言“有洪乃圼”即“有共乃滅”也。
發表於 2022-10-11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海天遊蹤 於 2022-10-11 22:55 編輯

「有洪乃圼」,過去以為是「洪水」時,我認為「圼」當讀為「填/鎮」,是安定的意思。《元史‧八思巴、膽巴、必蘭納識里列傳》云:「又嘗造浮屠二百一十有六,實以七寶珠玉,半置海畔,半置水中,以鎮海災。」

「洪」若是「共工」,則「圼」當讀為「殄」,絕、滅也。或是讀為「顛」,殞也。《後漢書•隗囂傳》:「是故上帝哀矜,降罰於莽,妻子顛殞,還自誅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0-7 14:04 , Processed in 0.03564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