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潘灯

[原创] 清華簡《五紀》初讀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2-1-28 21:37 | 顯示全部樓層
汗天山 發表於 2022-1-28 21:10
【拆分字符釋文】120-130簡
    天五[糸𠮯](紀),𡏇(地)五尚(常),神五寺(時)。天之五正,且[執畀] ...

汗天山先生辛苦了!
發表於 2022-1-29 21: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gefei 於 2022-1-29 21:50 編輯
王寧 發表於 2022-1-17 13:50
簡33-34中的那兩個“貞”字讀“珍”感覺確有問題,似應該讀“征”或“政”。《周禮·地官·大司徒》:“施 ...

意思理解較好,不過字確當是“真”,讀“珍”亦可從,“珍”有“獻”的意思,《爾雅·釋詁下》:“珍、享,獻也。”(詳參詁林及有關工具書)前文“六真(珍)”亦取此義
發表於 2022-1-30 09: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王寧 於 2022-1-30 09:32 編輯
gefei 發表於 2022-1-29 21:44
意思理解較好,不過字確當是“真”,讀“珍”亦可從,“珍”有“獻”的意思,《爾雅·釋詁下》:“珍、享 ...

先生所言甚善。整理者在“貞”、“真”二字上不作分別,因而對釋讀簡文有所誤導。現在看來:
簡30:以光天下六貞。
簡33:亓(其)貞珠、龜、像(象)。
簡34:亓(其)貞金、玉、石。
簡87:貞璧母(毋)湯(蕩)。
此四個所謂“貞”字形相同,可能當皆釋“真”讀“珍”訓“獻(貢獻)”。整理者均釋“貞”,《字形表》中也與“貞”字同列,似不確當,當分別釋“貞”和“真”較妥。
 樓主| 發表於 2022-1-30 19:3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2-1-30 21:04 編輯
王寧 發表於 2022-1-30 09:31
先生所言甚善。整理者在“貞”、“真”二字上不作分別,因而對釋讀簡文有所誤導。現在看來:
簡30:以光天 ...

所言極是。在古文字或《五紀》中,真、貞是有區別的。但整理者把二者相混均收于字頭“貞”下(參原編157頁)。“貞”的本義示問。即向天神地祇或先祖等貞問事情的吉兇并在龜甲獸骨上記錄下來。其上部一般作“├”形,乃示刻符之形,下部“目”形乃示用于刻劃(寫)的龜甲或獸骨。而“真”由“鼎”來。漢字中,鼎、真、具、則等字是同源字,均與鼎有關。“真”的上部為鼎耳,大多情況下作“V”形,亦可作“├”形。中間“目”形為鼎身(腹),其下“∧”形為鼎腳。由此可以看出,“真”鼎耳、鼎身、鼎腳三部分缺一不可。《五紀》簡121、123中的“貞”,三者兼备,當由“真”減省而來,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貞”。隸變后的“貞”,當為“真”的衍生字,其初義當與貞卜無關。整理者把簡121、123中的“貞”,括讀為“正”,似無必要,可徑釋“真”。“真”本來就有“正”義。
 樓主| 發表於 2022-1-30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為方便對照,截圖補發《五紀》字表中的“貞”。
貞.png
發表於 2022-2-2 20:2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gefei 於 2022-2-2 21:36 編輯
gefei 發表於 2022-1-29 21:44
意思理解較好,不過字確當是“真”,讀“珍”亦可從,“珍”有“獻”的意思,《爾雅·釋詁下》:“珍、享 ...

尤可證者,《書·禹貢》“厥貢漆絲”“厥貢惟金三品”“厥貢羽、毛、齒、革”“厥貢惟球、琳、琅玕”等語,“珍”即“貢”,物品也相似,簡文“象”(象牙)即“齒”。簡102“八[忄幾]惴乍”,或可讀“八畿惴作/怍”,“八畿”,八方環宇之內,惴作/怍:恐懼不安,“怍”非慚怍,故訓“顏色變”即悚懼(“弁/變”有恐懼之意),《戰國策》“襄王聞之,顏色變作,身體戰慄”,文獻又有“悚怍”,實近義連言
發表於 2022-2-7 18:05 | 顯示全部樓層
子】

    簡89:手曰[米益](搤?/抶?)[米午又](摏)[午又](御?/卸?杵?)量秉。

    原整理者將“[米午又]”讀爲“摏”,“[午又]”讀爲“御”。

    今按:“[米午又]”讀爲“摏”當是,然“[午又]”字與“[米午又]”所從字符一致,卻讀爲“御”,作爲動詞,似乎和“摏”之動作不相應?我們懷疑“[午又]”當讀爲“杵”,作動詞。古書“舂築者不相杵”可爲佐證。
發表於 2022-2-8 21: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王寧 於 2022-2-8 21:42 編輯

簡89:手曰[米益](搤)[米午又](摏)[午又](御)量秉。
“[米益]”當即《說文》之“搹”,《說文》:“搹,把也。从手鬲聲。㧖,搹或从戹。”段注:“《喪服》:‘苴絰大搹’,注曰:‘搹,扼也,中人之扼圍九寸。’此言中人滿手把之,其圍九寸,則其徑約計三寸也。《喪服傳》:‘朝一溢米,夕一溢米’,王肅、劉逵皆云:‘滿手曰溢’,與鄭異。按此謂‘溢’爲‘搹’之叚借字也。然‘搹’‘溢’字見一章數行內,不應異用,則知鄭說爲長。”簡文之“[米益]”即《喪服傳》“溢米”之“溢”,是“搹”的通假字。
“[米午又]”疑即《說文》:“糱,牙米也”之“牙”,後作“芽”,簡文中用為“㧎”,《集韻·平聲三·九麻》:“抲、揢、㧎:㧖也。”其義與“[米益]”字略同。
發表於 2022-2-11 16:27 | 顯示全部樓層
在前面諸位先生討論的基礎上,略作補充,具體論證詳另文。

簡1 “隹(唯)昔方又(有)港(洪)”,“方”作方國、方邦解時,一般不單獨出現;《五紀》開篇所描述的洪水,實爲宇宙性的大洪水。“方”當爲時間副詞,訓“始”。

簡1 “奮洫(溢)于上”,“奮溢”亦可讀作“湓溢”或“濆溢”,“上”指天界。

簡1 “雚亓又中”,“雚”讀作“灌”,參見《漢書·溝洫志》“河水湓溢,灌縣邑三十”。

簡1 “䖒亓又悳”,“䖒”或可讀作“揮/麾/撝”,“揮其有德”當指洪水撼動其德或離散其德。

簡1、2 “偁纕以圖”,相當於簡126的“爰(援)古以圖”,可讀作“稱曩以圖”。

簡2 “后帝青己”,“青”讀作“靜”。

簡2 “五算聿厇(度)”,“聿”讀作“律”,卽下文的“天下之數算,唯后之律”,全篇的“聿”均讀作“律”,指數算。“律度”與“五算”並列,共同構成下句“大參建常”的主語。除了用作星宿、數字與陣名,本篇的“參”多爲參合之義。

簡3 “循古之紀”,另可參見《治邦之道》簡11、12“唯皮(彼)灋(廢)民之不[豚+止](循)教者”。

簡16 “辰唯從”,《左傳》哀公二年“亂從”猶言“亂紀”,“從”亦有類似於“常”“則”“型”“紀”的意義。

簡16 “素繡因質轉紀”,謂素帛與刺繡皆因循絲綢之質地而變換絲線,從而形成各類文章(色彩、花紋)。

簡17 “巨(矩)方彳耑(團)員(圓)”,“方”形容“矩”,“圓”形容“團”。“團”指圓形,《說文·囗部》:“團,圜也。”

簡18、19 “集章文豊(禮)”,“集”當讀作“雜”,《說文·衣部》:“雜,五彩相會。”“雜”修飾“章”,“文”修飾“禮”。

簡22 “以文疋天則”,“疋”當讀“疏”,訓飾畫。

簡38、39 “建安又(有)尚(常)”當爲“建焉又(有)尚(常)”。

簡49 所謂“傳受世序”,當讀作“轉受世序”,用法同於簡29、30“轉受寒暑”、簡73“叀(轉)還亡(無)止”、簡74“叀(轉)舟(周)相受”。

簡67、68 “后乃婁(數)旨(稽)協悳(德),鬲(歷)歲匡天,矞(規)象衣(依)度,諦聿(律)五紀,用正下方。曰:殷皮(彼)北主(斗),正聿(律)之行……”
斷句當調整爲:“后乃婁(數)旨(稽),協悳(德)鬲(歷)歲,匡天矞(規)象,衣(依)度從聿(律),五紀用正下方。曰:殷皮(彼)北主(斗),正聿(律)之行……”
所謂的“諦”,讀“從”。“依”“從”義近,“度”“律”並稱在《五紀》中多見。

簡70 “絀經(贏)同刑”,應爲“絀經(贏)同型”。

簡100 “逆氣乃章(彰),云(雲)霓從牂”,“從牂”當讀作“從祥”。

簡120、121 “天五紀,地五尚(常),神五寺(時)。天之五正,且蔽比治輯,五親五德,天下之算。邦經家禾(和),衛勿(勉)六官六府、五坓(刑)五音。行之聿(律):……”
斷句當調整爲“天五紀,地五尚(常),神五寺(時),天之五正。且蔽比治輯,五親五德,天下之算。邦經家禾(和),衛勿(勉)六官六府、五坓(刑)五音,行之聿(律)。……”
與簡125“天之正曰明視,人之悳(德)曰罙(深)思,行之聿(律)曰還(遠)慮”呼應。

簡129 “從貴立賤”,原讀作“崇”的字當讀作“從”,全篇“琮”之相關字均可讀作“從”。
發表於 2022-2-13 13:36 | 顯示全部樓層
陳民鎮 發表於 2022-2-11 16:27
在前面諸位先生討論的基礎上,略作補充,具體論證詳另文。

簡1 “隹(唯)昔方又(有)港(洪)”,“方” ...

“方”“灌”“團”,“子居”已有說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0-5 15:10 , Processed in 0.0375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