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潘灯

[原创] 荊州王家咀楚簡《孔子曰》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5-24 19:39 | 顯示全部樓層
    【1】“炇”,原整理者以爲是“[火反]”之誤字,讀爲“燔”。
   
    今按:或有學者將此字釋讀爲“災”,應當可信。《説文》:“天火曰烖。”段注:“《左傳》曰:‘人火之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即人爲造成的火災稱“火”,天然的火災稱爲“災”。桓僖之廟既然是“夫天毀之也”,自當是“天火”即“災”,若釋讀爲“火”,則與文義不相符合。
發表於 2023-5-24 19: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汗天山 於 2023-5-24 20:10 編輯

    【2】簡463:“君子之㦷(勇)也,𢟪於義;小人之㦷(勇)也,果於死”。上面有學者將“𢟪”讀爲“愾”,當可信。然訓爲“怒也”,解釋爲“激發”,似乎找不到用例?

   今按:“𢟪”讀爲“愾”,或可訓釋爲“滿,充滿,充盈”。“君子之㦷(勇)也,𢟪(愾)於義”,謂君子的勇敢舉動,是渾身充滿正義或者説根源於正義後的行爲。此“𢟪(愾)”似與《禮記•哀公問》“愾乎天下”之“愾”同義。    《廣雅•釋詁一》:“愾,滿也。”王念孫疏證:“愾,謂氣滿也。”愾,與“餼”通。《方言》卷十二:“餼,飽也。”“飽”“滿”義近。

發表於 2023-5-24 19:40 | 顯示全部樓層
    【3】孔子曰:“道如衰[竹网口]。”或認爲,“衰”,疑讀爲“蓑”;“[竹网口]”,疑讀爲“网”。有學者認爲“衰”下一字,或可分析為從“竹”從“爾”。目前似乎沒有人對這句話的含義加以解釋?

    今按:從字形上分析,“[竹网口]”自當以釋爲“网(網)”爲妥。從文義上講,“衰”,讀爲“蓑”,指用於遮風擋雨的蓑衣;“[竹网口]”釋爲“网(網)”,多指漁網。古代漁者多用網,出去打漁時,爲遮風擋雨而常身著蓑衣,故“蓑網”連言比較自然,且中古文獻中也有“蓑網”連文之例。

    “道如蓑網”的“蓑網”,在這句話中當是代指普通民衆平時極爲常用之器物,用來喻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孔子之意當是説:我所遵從的道極爲平易,猶如百姓日常所用之物那樣(但普通百姓不一定能夠意識到)。語意近似於《論語•雍也》:“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又,《周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又如中古文獻有“君子之道,如菽粟布帛,人日用之而不知其美”,也當與“道如蓑網”這句話含義有關。
發表於 2023-5-25 08:11 | 顯示全部樓層
    【3】補:
    上面學者提及的上博簡(八)《蘭賦》之“[网口]”字,作爲韻脚字,正是屬於陽部字,也可以證明“[竹网口]”釋“网(網)”有理據。
發表於 2023-5-25 08:45 | 顯示全部樓層
    【2】補:
    《楚辭•離騷經》(第一)王逸注:“衆人苟欲飽於財利,己獨欲飽於仁義也。”《文選•東京賦》:“飽於文義。”《文選•四子講德論》:“飽于盛德。”《論衡•恢國篇》:“飽於道德。”清方苞《望溪集•文集•(卷一)讀經》“讀王風”:“自上以下,莫不漸於敎澤,愾於德心,而知禮義之大閑。”文例可參。
發表於 2023-6-10 17:49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嬭加編鐘銘“[龖+刀][龖+刀]豫(舍)政”中的“[龖+刀]”,“好好學習”先生(49樓)認爲其从龖聲,應該是可信的。該字可分析爲从刀、龖聲,可能是威懾之“懾”的异體。文獻中有“龖”聲系與“聶”聲系通假的例證(《漢字通用聲素研究》P1029)。“懾懾”是恐懼貌(《辭源》P1567)。《司馬法•定爵》:“驕驕,懾懾,吟曠,虞懼,事悔,是謂毀折。”嬭加編鐘銘“懾懾舍政”和蔡侯申器銘“矞矞舍政”可以合觀。
發表於 2023-7-1 1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郑大讲座中,各位对“所”之为“道”做了讨论。跟“许”应无关。按:“所”之为道,除了《禮記·哀公問》:“求得當欲,不以其所。”鄭玄注:“所,猶道也。”,上博简、安大简《曹沫之陈》的“三代之所”的“所”也是例子。“汗天山”先生已经指出,参见其在“安大簡《曹沫之陳》初讀”21楼发言。
發表於 2023-7-2 18: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汗天山 於 2023-7-2 19:10 編輯

      【4】“善者行,惑後喪”

      《孔子曰》簡438:孔子曰:“善者行惑後喪【438】
      公布者沒有交待這句話是否有後文,且此六字似乎文義也不甚顯豁,故少有討論者。前面只有網友魚在藻認爲:簡438“善者行惑後喪”目前不見後文,但斷句似爲“善者行惑,後喪”更佳。

      今按:我們懷疑,“善者行惑後喪”這六個字,有可能原本就是孔子所説的完整的一句話,後面並無後文。然這句話似當斷句作“善者行,惑後喪”,“行”“喪”諧韻,皆陽部字。

      “善者行,惑後喪”之文義,或與《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章”中的“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有關。“善者不辯”句,唐玄宗注:“善者在行,無辯説也。”疏:“悟教之善在於修行。行而忘之,曾不執滯,故不辯説也。”杜光庭解義曰:“知道能行,不勞言辯,故經曰“知者不言”是也。夫辯者理闊而詞煩,虚多而實寡,但可誇誕於俗,不能徑了於玄。故善言於道者,臻乎無言,非假辯説。《西升經》曰‘道在勤行,不在能言’是也。”“辯者不善”句,唐玄宗注:“空滯辯説,故不善也。”疏:“但能辯説言教,曾不悟了修行。惑滯既多,故爲不善。”杜光庭解義曰:“夫懸河縱辯,炙輠興詞,其於言也,亦以富矣,但夫滯言則迷於了悟,執理則瞢於真修,詞多惑人,故非善矣。經曰‘言者不知’是也。‘能辯而不能行’者,《西升經》云‘言出飛龍前,行在跛鱉後’是也。”

      尋繹唐人之意,將“善者不辯”理解爲“善者在行,無辯説也”,正對應簡文“善者行”;而將“辯者不善”理解爲“但能辯説言教,曾不悟了修行。惑滯既多,故爲不善”,“惑滯既多”也與簡文“惑後喪”語義相反相成。

      據此,“善者行,惑後喪”或當是説:善者在於行動,毋需辯説;倘能如此,各種疑惑後來自然就會趨於消亡孔子這句話的主旨,應該還是强調行動的重要性。
發表於 2023-7-4 09:54 | 顯示全部樓層
     【4】“善者行,惑後喪”之“善者”補札

     又及,裘錫圭先生討論先秦時代“善”字的用法,談到《老子》中“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句,認爲此處的“善者”應指“能把事做得很好的人”或“能幹的人”。

     今按:若如裘先生所説,《老子》中的“善者”是指“能把事做得很好的人”或“能幹的人”的話,而王家嘴楚簡《孔子曰》作爲和《老子》時代接近的文獻,其中的“善者”也應當是同樣的含義。則“善者行,惑後喪”這句話,就可以解釋爲:能把事做得很好的人,只需要去切實行動(毋需用言辭辯駁),則對於他的各種疑惑後來自然就會趨於消亡。
     ——如此理解,同樣是强調行動的重要性,且所蘊含的道理尤其具有普遍性,作爲孔子嘉言記錄下來也就很合理了。

發表於 2023-7-22 11:01 | 顯示全部樓層
例一關於“聞此行之”,首先,整理者讀“此”爲“斯”,似不必。“此”亦可由指示詞發展爲連詞,如《郭店·老子甲本》“臨事指紀,慎終如始,此無敗事矣。”餘例皆放此。其次,簡440-438釋文“女(如)之可(何)亓(其)昏(聞)此行也”,對應前文簡432孔子所說“如之何其聞斯行之也”,完整複述孔子的話卻少一“之”字。此前公西華複述幾人對話皆無改動,“弗行”“行諸”也都有賓語,此處不應當省略。細審圖版,“行”字下或當有一“之”字,尚可依稀辨別其殘存筆畫,如此才能符合敘事邏輯和語言表達,也與行款空間相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0-7 12:48 , Processed in 0.05646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