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6051|回復: 11

楚简-闰月-楚历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11-5 09: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秦伊人 於 2022-11-5 11:26 編輯

楚简-闰月-楚历

作者:吴博君
时间:2011.10.30初稿(20221105整理)
提要:
  楚历是上承春秋历、下连秦汉历的关键历法,在“古六历”失传数千年后,楚简历日的大量发现,是我们恢复楚历的大好时机。
  然而,当我们发现了楚简中楚历的关键信息时,或因为无法处理,或是人为忽略,使得数十年来这些重要信息没有被正确解读,以至于对楚历的研究没有实质性突破。
  本文不回避矛盾,抓住楚简里出现的三处“闰月”信息,深入探讨楚历的特殊结构,尽最大努力还原楚历本来的真实面目。
目录:一、起因
   二、发现
   三、楚历
   (一)三个关键的历法概念
    1、岁首;2、正月;3、置闰
   (二)楚历月名的季节含义(古文字)
    1、冬;2、春;3、夏;4、秋
    (三)楚历的结构
     1、楚历月名可以直接表明四季
     2、楚历“春正月”比秦历“春正月”早一个月
    四、系年
     1、包山楚简年谱
     2、包山简楚历闰朔表以及秦汉殷夏历法对照表
     3、葛陵楚简“王徙岁”月谱
    五、结论(待)
++++++++++++++++++++
一、起因

  研习先秦的天文历法,会发现殷商有用甲骨文记录的历法,西周有用青铜器记录的金文历法,春秋有文献记录的春秋历,秦有用竹简记录的历法,汉有文献和简帛两种记录的历法,唯有战国历法于文献有缺失,于简帛不清楚,但是楚简里记录有大量的干支历日,深入透彻地分析研究这些楚简历日,或可以期待弥补战国历法的空白。


二、发现
  首先对历日干支记录最多、也是出土情况最好的包山楚简的历日进行了整理分析,并且对比研究了下面这些资料:
------------------------
1、王红星、《包山楚墓》(《包山简牍所反映的楚国历法问题----兼论楚历沿革》
              P529“包山简牍所载七个纪年”)
2、刘彬徽、《包山楚墓》(《从包山楚简纪时材料论及楚国纪年与楚历》
              P533“包山楚简有七个年份的纪年材料”)
3、刘信芳、《包山楚简解诂》(《战国历谱复原研究》P325“1986年出土的包山楚简,
              记载了楚怀王时期的7个记事年”)
4、陈伟、《包山楚简初探》P9:  
++++++++

  从这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里发现,有两处同一类型的问题,这足以在年代学上动摇以往的楚墓系年,重新探讨包山楚墓竹简记事年号的系年,有助于对楚历的再次深入研究。

 樓主| 發表於 2022-11-5 09:3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秦伊人 於 2022-11-5 10:28 編輯

(第二页)
第一处问题:

  在包山楚简里,有19只简,其简号为:
(58、129、131、140、141、162、205、206、207、212、
216、218、220、221、224、225、12、126、209),
C1.PNG
  其实楚简记录“致胙”其含义是由东周送祭肉来楚国,相应地楚简记录“归胙”,应该是“致胙”的人完成使命从楚国返回东周。

(《史记》:周显王九年,致文武胙於秦孝公。三十五年,致文武胙於秦惠王。
      秦孝公二年,天子致胙。
      秦惠文君四年,天子致文武胙。
      齐桓公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
      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
      楚威王六年,周显王致文武胙於秦惠王。)


  在“致胙”简里,有楚夏尸月癸卯(127)、乙丑(209)、甲戌(12)这三个干支日依次排列,这一个月名下的干支日从癸卯到甲戌,日期超过31天。(刘红星、陈伟说是12简甲戌有错记)

C2.PNG

 樓主| 發表於 2022-11-5 09: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秦伊人 於 2022-11-5 10:26 編輯

(第三页)

第二处问题:

  在包山楚简“归胙”简里,有记录暮火月辛未的两支简,简号是(67)和(77)。这两支简的干支日直接不被陈伟先生使用,这样陈伟先生得到的暮火月下限就是错误的。竹简记录暮火月的上限是己亥日,下限应该是辛未,而陈伟先生认为下限是丙辰。
C3.PNG

  这就又掩盖了一个超过32天的月份记录。这导致错误地判定“归胙”的年份。


 樓主| 發表於 2022-11-5 09: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秦伊人 於 2022-11-5 10:27 編輯

(第四页)

第三处错误:

  在对葛陵楚简的“王徙”简整理时,又发现第三处错误,这也是一个同一月名下的干支历日超过30天的月份记录。(八月己巳到辛酉,共53天。)
C4.PNG

  对九组历日进行排序,依次是:己巳、乙巳、癸丑、乙卯、癸亥、己巳、庚辰、丁巳、辛酉。从己巳到辛酉共113天,这样三个月名下的天数已经超过90天,一定有其中的一个月超过30天,这是因为八月己巳到辛酉,共53天。然而刘信芳、李学勤、晏昌贵等学者不认为葛陵楚简的“王徙”简八月份干支记录超过30天,其依据是考古报告《新蔡葛陵楚墓》释“癸嬛”为癸亥是错误的。首先是刘信芳先生不用癸亥,但无说明;再是李学勤先生认为“夏亦绝不能有癸亥”;晏昌贵先生则认为是抄手错误。
++++++++++
C5.PNG

 樓主| 發表於 2022-11-5 09: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秦伊人 於 2022-11-5 10:28 編輯

(第五页)

  认为八月不超过30天的学者认为“癸嬛不是癸亥是癸巳”,这样的历日排序是:己巳、癸巳、乙巳、癸丑、乙卯、丁巳、辛酉、己巳、庚辰。从己巳到庚辰有72天,这样三个月名下的天数不超过90天。但是,“癸嬛”不是“癸亥”的认识,或许是以一个月名下的天数必然不超过30天为前提的,然而一个月名下若含有本月和同月名的闰月,这个月名下的天数就可以超过30天,最高可以有59天。


  上述这三处问题是同一个类型的问题,就是同一个月名下的干支记录,都超过了30天。对这三个同类型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竹简错误地记录了历日干支,这种简单的解释,可能错过揭开真相的时机;也不应掩盖这个事实,不做解释地绕开个别干支记录;更不能直接把“致胙”简混同于“归胙”简而不做解释。必须作出正确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我们有可能发现了楚历的疑似“闰月”记录。闰月的合理设置,是一部历法成功的关键,而当时的历法是当时历日记录的依据,我们就是根据古人的原始历日记录来确定出土墓葬的系年。由于相关楚简历日的这一新的发现,使得我们必须重新确定葛陵楚墓和包山楚墓的系年。
 樓主| 發表於 2022-11-5 10: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秦伊人 於 2022-11-5 10:29 編輯

(第六页)
三、楚历


  有了上述三个楚简记录疑似“闰月”的发现,还要知道楚历的结构,因为没有一部楚历作为依据,是不能确定“闰月”在楚历中的位置,也就不能最后确定有关楚简“闰月”的说法是正确的。然而,目前对楚历的认识还不足以确定楚历对“闰月”的设置方法,也不能确定上述三个“闰月”发生的年份,所以必须再深入探究楚历的结构。
―――――――――――――――――――――――――

(一)三个关键的历法概念

1、岁首:  

  岁首的概念来源于原始的祭祀,本身就是一种祭祀名称,岁首是新一轮祭祀的开始。祭祀是有周期的,祭祀周期一是根据季节,再是根据祀典长短,季节的周期性和祀典的周期性也就规定了的周期性。商朝的祀典记录非常发达,由于祀典周期与先王数量有关,所以是逐渐庞大的,直到商朝灭亡祀典才固定。祀典周期精度是以干支计算的,所以祀典的周期非常精确。商朝祀典周期用表示。商朝的岁祭是与求雨相关的,所以岁祭的季节性很强,季节性祭祀和祀典结合是季节与干支的结合,其周期自然可以用来纪年,秦汉时期就普遍使用作为纪年单位。用、用、用作为纪年单位是有概念区别的,在殷商后期 ,有三者同时出现在一片甲骨里的记录:癸丑卜,贞今岁受年,弘吉。才八月,唯王八祀。(《甲骨文合集》37849在当时用于纪年,在当时表示谷物成长周期,在当时是一种祭祀行为。总之,与季节直接相关,主要与祭祀周期相关。有一种影响广泛的观点认为,用于纪年是因为木星(岁星)周期与十二个回归年周期接近,这是没有可靠的历史依据和坚实的科学根据的观点。在《馬王堆漢墓帛書·五星占·木星》里可以证明,早在秦汉之际人们就已经观测到,十二个回归年约为十一个木星黄经周期。  
  现在的农历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的,自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岁首正月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在使用上就合而为一了,这对研究先秦历法的人造成了混乱,使得人们普遍认为这两个概念理所应当是一回事,并且历来如此。实际上汉人之前的秦人和楚人的历法,其正月岁首是分离的,通过深入的研究得知,其实古人在秦汉以前是实行两套历法,一套是民历,另一套是神历,而正月的概念属于民历岁首的概念属于神历。进一步地说,正月的全称是春正月,是春耕的开始,也是民历一年的开始;而岁首之月实际上是冬正月,是祭祀的开始,也是神历一年的开始。在西方的历法里,也有神历和民历共用的情况。用下表比较中西历法的神历和民历成份:

C6.PNG
C7.PNG

C8.PNG

  《豳风·七月》是春秋或西周时期的历法记录,但是其历法与《包山楚简》的楚历十分吻合,豳历冬季前三个月用《大正》月序,与楚历冬季前三月的月序相同;豳历后九个月的月序与《小正》前九个月的月序相同。并且豳历物候与《小正》物候基本一致,这说明从西周到战国,从北方到南方,这种历法是稳定长期和普遍使用的。

  从上述《豳历、楚历、秦历与<小正>物候比较表》来看,楚历按照《大正》历法统一了豳历的两种月序,《小正》也用自己的月序统一了豳历的两种月序,可见《大正》楚历和《小正》的基础都来源于豳历。而且将《小正》的十月前移为岁首,就是秦历的月序,所以《大正》楚历、《小正》秦历都和豳历一脉相承。

  《大正》历法和《小正》历法的依据都基本是“火历”和“参历”,传说火历来自商人,参历来自夏人。文献证明火历和参历是战国时期普遍使用的历法,周、晋、豳、楚都使用火历,说明先秦历法是统一的,只有《大正》月序和《小正》月序的区别。《大正》历以南门星(张星、天策)为正星,《小正》历以大火星(心、辰)为正星。如下表:

C9.PNG


 樓主| 發表於 2022-11-5 10: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秦伊人 於 2022-11-5 10:30 編輯

(第七页)
C10.PNG
C11.PNG
C12.PNG
C13.PNG

 樓主| 發表於 2022-11-5 10:2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秦伊人 於 2022-11-5 10:30 編輯

(第八页)
2、正月:

  对于农业社会使用的历法,月份与季节物候的对应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月份才对农业生产有参照意义。朔望月周期便于肉眼观察,是原始先民最早认识到的历法知识,也是直到现在还一直在使用的一个基本历法单位。但是朔望月周期不能整除回归年周期,使得一个回归年介于十二和十三个朔望月之间,由于节气是固定在回归年内的固定时刻之上的,而朔望月与回归年的这种非整除的关系,就使得在不同的回归年里节气也在不同的月份中移动,也就是说节气不能和月份持久对应。节气是与物候紧密对应的,为了使得节气和月份有基本固定的对应关系,以利于农业生产,古人采用了“正月”的技术,其理论依据一是《豳风·七月》,再是《小正》,三是《月令》。使用“正月”技术可以调整节气和月份的对应关系,使得每年的四季和月份有基本固定的对应关系。

  所谓“正月”技术,就是当节气与月份不协调时,人为地将月份序数调整到对应的节气时刻。正月也称“端月”,所谓“端正”是纠错的行为,纠错后才能确定“岁首”和“正月”。所以“正月”这个词有动词和名词两个方面,当用作动词时,表示是一种历法措施,当用作名词时,“正月”表示第一月。

  “正月”作为一个历法手段,有其地域差别和时期差别,其目的都是为了不误春季农事。在同一时期,南方楚地气候较热使用丑正,秦地较冷使用寅正;在殷商时期气候较热,使用丑正月,到了秦汉时气候较冷,使用寅正月。无论丑正和寅正都是以冬至为参考点的。


3、置闰:

  “正月”是目的,“置闰”是手段,而“正月”技术的一个副产品是过几年就要增加一个“闰月”,“闰月”又要消化在某个年份之内,这一年就称为“置闰年”。“闰月”的放置有很多讲究,有岁末置闰,如“十三月”、“后九月”,也有“无中气置闰”。从甲骨文得知,自商朝开始有文字记录就有“十三月”,从出土的楚简表明楚人使用“无中气置闰”,从秦简记录得知秦朝使用“后九月”,从史料记载得知汉武帝开始又使用“无中气置闰”,直到现在的农历还在使用“无中气置闰”法。

  使用“十三月”和“后九月”置闰可以统称“岁末置闰”,这类置闰方法要求对节气有粗略的观察既可,其依据为《豳风·七月》、《小正》、《月令》;但是“无中气置闰”就必须要求有对二十四节气的掌握,所以最晚在战国时期,楚人使用“无中气置闰”法时就已经掌握了二十四节气。春秋晚期的齐人管仲著有《管子》一书,在其中的《轻重己第八十五》有对节气的最初数据表述,这是掌握节气的基础:

  以冬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冬尽而春始。
  以冬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春至。  
  以春日至始,数四十六日,春尽而夏始。
  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  而麦熟。
  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
  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  秋至而禾熟。
  以秋日至始,数四十六日,秋尽而冬始。


C14.PNG

 樓主| 發表於 2022-11-5 10:36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九页)
C15.PNG

C16.PNG

  楚历“春耕”月比秦、汉历“春耕”月要早一个月,这反映南、北方春耕时节相对于冬至的距离有差距。从对《包山楚简》的历日研究来看,楚人历法的“春耕”正月实际是在冬至后一个月。气候的差异必然会反映到历法上来,楚历冬至后一个月为“荆田”,因为楚地气候炎热,冬至后一月开始春耕,是月为春正月,(合殷人丑正,商时中原气候炎热,冬至后一个月就可以开始春耕);秦历冬至后两个月为“惊蛰”,因为秦地气候寒冷,冬至后二月开始春耕,是月为春正月(合汉人寅正,汉时中原气候寒冷,冬至后两个月才可以开始春耕)。


C17.PNG
 樓主| 發表於 2022-11-5 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页)

C18.PNG
C19.PNG
C20.PNG
C21.PNG
C22.PNG
C23.PNG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3-29 06:41 , Processed in 0.0416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