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東潮

[原创] 张家山汉墓竹简(336号墓)《盜跖》初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4-4-12 22:51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3“避壇反走”,今本作“避席反走”,壇或讀爲氈,《玉篇》“氈,毛爲席”,《廣韻》“氈,席也”,《周禮·天官·掌皮》“秋斂皮,冬斂革,共其毳毛爲氈。”《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包山简遣册262“一白氈,錦純,一縞席,綠裏,錦純”,可知氈、席同類
發表於 2024-4-16 12: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汗天山 於 2024-4-16 12:18 編輯

    簡15“齒如齊米”,東潮先生認爲,此字形體上與“米”略有不同,釋“米”在文義上也難以講通,故將其改釋爲“朱”,讀為“珠”,珠玉之義。牙齒如齊整的貝殼(“齒如齊貝”),與牙齒如齊整的珠玉(“齒如齊珠”),兩種都講得通。

    今按:我們剛開始也認爲東潮先生所説有理。然細看字形,此字上部的左右兩點應該是分開的,故原整理者將其釋爲“米”似乎問題不大?再者,即便上部的左右兩點是連爲一筆,漢簡中好像也能找到類似的“米”字形(如居延舊簡53•2之“米”字)?

    至於“齒如齊米”在文義上,其實也是可以解釋通的。“米”有植物的籽實之義。“齒如齊米”即是説牙齒如同排列齊整的植物籽實。
   
    《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注:“九穀六米。”疏:“九穀六米者,九穀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云九穀六米。”段注“米”字條云:禾者,民食之大同;黍者,食之所貴;故皆曰嘉穀。其去秠存人(仁)曰米,因以爲凡穀人(仁)之名。是故禾黍曰米,稻稷麥苽亦曰米,舍人注所謂‘六米’也。”

    《詩•衞風•碩人》“齒如瓠犀”,毛傳:“瓠犀,瓠瓣也。”瓠,即葫蘆。葫蘆中之瓤是不分瓣的,毛傳“瓠瓣”之訓恐不可信,古今注釋者也多以爲“瓠犀”是指葫蘆的籽實。葫蘆籽實潔白整齊,正可以形容人之牙齒,顯然更爲可信。“瓠犀”爲何可以指葫蘆籽實?好像前人未曾言及?我們以爲,“瓠犀”當讀爲“瓠米”,“犀”與“米”古音接近,二字輾轉可通,“瓠米”就是指葫蘆的籽實。

發表於 2024-4-19 10:47 | 顯示全部樓層
    ——毛傳之訓,當是取“瓣,瓜中實也”之義,也當是指葫蘆的籽實,原本不誤……
發表於 2024-4-19 12:12 | 顯示全部樓層

    因“瓠犀”在古書中或引作“瓠棲”,《詩》孔疏引孫炎曰:“棲,瓠中瓣也。”又,“棲”與“齊”古音近可通。
    由此我們似可推測,《盜蹠》篇“齊米”一詞,或當是戰國時期的古人化用《詩經》中“瓠犀(棲/齊)”一詞而來。“齊米”一詞,或是屬於同義連文。“齊(棲/犀)”是“瓠中瓣也”之義,即葫蘆中的籽實;“米”同樣也是指植物的籽實;二者古音又接近,當屬於同源詞。大概是後人不明此詞原本之義,就“齊”字字面意思爲訓,解釋爲“整齊”了,故衍生出各種改編的詞語和訓釋。
    今傳本“齊貝”,很有可能就是後人由於不明“齊米”之義而進行的改寫?


發表於 2024-4-19 13:33 | 顯示全部樓層

【續上】
    可爲佐證者,先秦兩漢古書中,“齒如齊貝”文例,僅此一例見於《莊子•盜跖》篇。再據情理分析,天然生成的貝殼,形狀是不規則的,用來形容人之牙齒整齊,恐無是理。
    或許有人會舉出《韓詩外傳》卷第九“齒如編貝”作爲反證?我們可以把《韓詩外傳》卷第九“齒如編貝”所在的原文轉引如下:
        齊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屠牛吐辭以疾。其友曰:「子終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為辭之?」吐應之曰:「其女醜。」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謂也?」吐曰:「吾肉善,而去若少耳。吾肉不善,雖以吾附益之,尚猶賈不售。今厚送子,子醜故耳。」其友後見之,果醜。傳曰:“目如擗(𤺓/癟/扁)杏,齒如編貝。”
    “目如擗(𤺓/癟/扁)杏,齒如編貝”是説齊王之女長得醜陋。據“目如擗(𤺓/癟/扁)杏”(眼睛長得好像乾癟的杏子)來推測,“齒如編貝”絕非後人通常理解的那樣,是形容人之牙齒長得整齊潔白,而是説其人牙齒長得很不整齊,歪歪扭扭的。
    那麼,爲何後人會對“編貝”這個詞語產生此種誤解呢?我們推測,很可能就是由於《莊子•盜跖》篇中的“齊米”,或許受到“編貝”這種表述的影響,被改造成“齊貝”;“齊貝”一詞,根據《莊子•盜跖》篇的前後文義,應當訓釋爲牙齒整齊;“齊貝”這個詞語的流行,又反過來影響到古人對“編貝”的理解;由此,“編貝”就由原來指人之牙齒不整齊,變成了指牙齒整齊了。
    《漢書•東方朔傳》中,東方朔上書自薦,敘述自己的狀貌情況云:“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縣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爲天子大臣矣。”
    其中的“齒若編貝”顯然當理解成褒義,指牙齒整齊。然漢人將“編貝”理解爲牙齒整齊,很可能是出於對古書詞語的誤解。
發表於 2024-4-19 14:13 | 顯示全部樓層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也有“齒若編貝”句,或許是《莊子•盜跖》篇改造成“齊貝”之依據?
    《韓詩外傳》卷第九“齒如編貝”或作“齒如編蠁”,今人多據“蠁”(蛹蟲)爲釋,情理上可以講通,然我們懷疑不一定是古人原本之意?“齒如齊貝”句,後人將“貝”訓解爲“珠也”或屬於隨文釋義?
發表於 2024-4-19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當然,宋玉“齒如編貝”之表述,或屬於文學性的詞語,並不能以常理推測,則其意仍當是指人之牙齒整齊?
    而《韓詩外傳》“齒如編蠁”的表述,據韻腳可知,有可能是原貌?
    ——如此,“齊米”因“編貝”文例而被後人改造成“齊貝”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發表於 2024-5-4 12:32 | 顯示全部樓層
簡25、26、35三個“后”字,釋文當改作“后(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0-13 08:45 , Processed in 0.03525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