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7301|回復: 22

淮南武王墩楚墓文字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4-4-16 18: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4-4-17 10:25 編輯

  據央視新聞、考古和安徽日報等公眾號消息:4月16日上午,“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武王墩”重要進展工作會議在淮南市召開。會上,首次對外公布了相關文字信息。圖片如下:
微信图片_20240416172611.jpg

釋文:北中樂府割(蓋)十二



微信图片_20240416162454.jpg


  據悉,這些文字都是在槨室蓋板表面發現的墨書文字,書風屬典型的楚國文字,其每塊板上的文字內容不一,數量不等,已發現100多句,近千字。

  這些文字內容,不難理解。記的都是“亞”字型槨室蓋板的編號,共有九室,故有北中樂府、南集府、北樂府、東大赴府、南杍(梓)枘等槨室的不同區分。

  該墓為楚徙都壽春,目前發現的最大楚墓。從墓葬規格來看,當為楚王墓。張正明謂:“頃襄王及其臣僚驚魂未定,立即加固陳郢的城防。河南省博物館1980年經勘察和試掘,證實今淮陽縣城即故楚陳郢。”“公元前263年,秋,黃歇回到陳郢不過三月,頃襄王就病故了。熊完繼位,是為考烈王。”“公元前238年——考烈王二十五年,王病,將死。”(張正明:《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274頁-282頁。)”但史料多認為: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遷都于壽春,改壽春為郢。考慮武王墩墓與楚都壽春城鄰近,故該墓墓主極有可能是楚考烈王,墓葬時間當是公元前238年。此時是楚國日益衰敗之時,故其字也顯得草率,略顯怯弱。如文中的樂、割(蓋)、南等字,與楚國強盛時期的: 郭五行8.jpg 郭店五行簡8、 1713259754942.png bs002000154z1201.jpg 包145相比,書風明顯不同,儼然看不出那種優雅、浪漫、瀟灑之氣,所舉三字省訛均很厲害。與同屬戰國晚期的壽春鼎,造府鼎的書風是完全契合的。

發表於 2024-4-16 20:01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家文物局(微信視頻號)中公佈的這件有銘漆器(以下稱“器A”),其內容可以和解放前出土於長沙的另一件二十九年漆樽(以下稱“器B”)銘文相對讀:
     廿(二十)九年,大(太)后詹事丞向,右工帀(師)駕,隸臣乘·大官·長          【器A】
     廿(二十)九年,大(太)后詹事丞向,右工帀(師)駕,工大人臺·長·午·九       【器B】


   結合新出的這件漆器銘文,既可以再次佐證李學勤先生釋“詹”字的意見確鑿無疑;也可以糾正過去錯釋爲“象”的工師名,實際上是“駕”字,只是器B的此字單从“力”形,且筆畫稍有粘連。朱書“長”字同樣清晰可見,過去摹寫的筆畫略有走樣(是否爲“長沙”的省稱,還有待研究)。
   兩器主體銘文的不同之處在於直接生產者有別,一爲“隸臣乘”,一爲“工大人臺”。
器A的“工大人”過去或認爲是“工師”副手,現在看來,應該也是直接冶造者,只是具體指稱各家說法略有差異,可參許世和博論《戰國有銘兵器的整理與研究》(第408頁)。器B的“隸臣乘”前應是省略了“工”字,《飛諾藏金》著錄的□年丞相冉戈也有類似情況。
   器B銘文的紀年,裘、李二位先生都已經指出是昭襄王世,即公元前278年,時當楚頃襄王21年。兩器均出土於楚地,可能也與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有很大關係。
   另外,器B的銘文照片其實很早就已見於蔣玄佁先生編著的《長沙——“楚民族及其藝術”(第一卷 漆器)》(今古出版社,1949年,“圖版玖”)一書中,在李學勤先生和裘錫圭先生的文章中均有引用,但過去的著錄書似乎都未曾留意,僅收錄了銘文摹本。近見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官網也公佈了器物及銘文的高清照片,可以一併參看(網址:https://searchcollection.asianart.org/objects/6733/lidded-vessel-with-design-of-clouds-and-phoenixes?ctx=5d7c04bd2aebda1b95fc351b9d97cadc4c47b3a5&idx=0)。

漆器B2

漆器B2

漆器B1

漆器B1

漆器A

漆器A
 樓主| 發表於 2024-4-17 12:17 | 顯示全部樓層
注解.png
 樓主| 發表於 2024-4-19 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4-4-19 23:16 編輯

  今安徽日報發布短視頻,有一器物刻有銘文,引起我的注意,截屏如下:

微信图片_20240419103944.png 微信图片_20240419103958.png
  
  該器銘文兩行,右側“十五(合文)年三月”很容易辨識,“月”上加飾筆橫,是典型的楚文字風格。左側有3字,我們認為是“[金寸](鑄)四益(鎰)”。全銘當釋作:十五年三月,[金寸](鑄)四益(鎰)。“鑄”和“四”字,是典型的晉系文字風格。經魚在藻先生提醒,此物很可能是鐘虡。“鑄四鎰”,或為鑄造此物所用的青銅重量。右邊的“十五年三月”,則為鑄造時間,蓋為楚考烈王十五年三月,即公元前248年3月。


 樓主| 發表於 2024-4-19 16:0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4-4-19 23:11 編輯

右側銘文“十五年三月”,我們認為是該物鑄造時間。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84年,為楚頃襄王十五年,時都郢,即今荊州紀南楚都故城。公元前278年(楚頃襄王二十一年),楚頃襄王遷都淮陽(陳郢)。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卒,在位36年。同年,其子熊完繼位,是為楚考烈王。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十年,遷都巨陽(今安徽太和縣東南)。公元前248年,楚考烈王十五年,七年后,即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都壽春(今壽縣)。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卒,在位25年。
從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41年,其間43年,楚國頻繁遷都3次,足以說明楚國日益衰微,昔日大國風范蕩然無存。所述之器最終陪葬在淮南市的三和鎮,此處緊鄰楚都壽春城,依墓制規格,武王墩墓主肯定是當時的楚王,墓中陪葬器,也應是當時楚王所經歷過的。楚頃襄王去世,到楚考烈王遷都壽春,時隔22年,故我們認為墓主為楚頃襄王的可能性較小,極有可能是楚考烈王。
若所述之器真為鐘虡,銘中所記“十五年三月”,應該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楚頃襄王十五年,即公元前284年。一是楚考烈王十五年,即公元前248年。換言之,若該器為楚頃襄王時物,距楚考烈王去世則存世46年,若為楚考烈王時物,則距楚考烈王去世10年。古國王陪葬品,多為在世時所用之物,考慮墓葬地址及時間關系,此“十五年三月”,極有可能是楚考烈王十五年三月,即公元前248年3月。

發表於 2024-4-19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僅看文字,潘燈先生於4樓介紹的文字,當與曹錦炎先生2020年介紹的私人收藏的阜平君鐘虡是同一套器物,此文物後被追回。其文字釋讀可參看曹錦炎先生:《阜平君鐘虡銘文小考》,《中國文字學報》(11),第91-95頁。陳斯鵬:《新見阜平君鐘虡自名試釋》,《出土文獻》2022年第4期。曹錦炎先生介紹的一套兩件鐘虡,范常喜先生對其銘文“外樂”亦有研究,范先生先生在論文中結合相關新聞報導猜測阜平君鐘虡可能出自武王墩墓葬,參范常喜先生:《“外樂”新證》,《音樂研究》2021年第6期。
 樓主| 發表於 2024-4-19 21: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4-4-19 23:14 編輯

晉系文字如中山王方壺、十三年上官鼎、九年鼎(參徐在國等《戰國文字字形表》第1899頁),“鑄”字頭下收有[金寸]之字,與所論之字同形,為“鑄”之異體,作動詞“鑄造”解。結合后文“四”字,此銘很顯然受到晉系文字影響。若像魚在藻先生所言此物為鐘虡,則“[金寸](鑄)四益(鎰)”,大意或為用八十兩青銅鑄造此物,右邊“十五年三月”,則為鑄造時間。
 樓主| 發表於 2024-4-19 21:50 | 顯示全部樓層
鱼在藻 發表於 2024-4-19 17:23
僅看文字,潘燈先生於4樓介紹的文字,當與曹錦炎先生2020年介紹的私人收藏的阜平君鐘虡是同一套器物,此文 ...

謝謝提示,地上與地下相互驗證,相信離真相不會太遠。
發表於 2024-4-21 09: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王寧 於 2024-4-21 09:21 編輯
潘灯 發表於 2024-4-19 21:43
晉系文字如中山王方壺、十三年上官鼎、九年鼎(參徐在國等《戰國文字字形表》第1899頁),“鑄”字頭下收有 ...

“鑄”所從的不是“寸”,應該是“肘”的本字。銘文應該讀作“十五年三月鑄。四鎰。”“四鎰”是表示此物的重量。
 樓主| 發表於 2024-4-21 19:41 | 顯示全部樓層
王寧 發表於 2024-4-21 09:18
“鑄”所從的不是“寸”,應該是“肘”的本字。銘文應該讀作“十五年三月鑄。四鎰。”“四鎰”是表示此物 ...

先生所言不虛。只是看字書都是隸定作[金寸],便原文照錄。此字或當从金,肘聲。古音中,肘,端紐幽部;鑄,章紐幽部;守,書紐幽部。三字同韻,聲紐相近,當都以肘為音,而不是音寸。如今,在荊州方言中,還可聽到把“鑄”讀作“zhòu”音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0-16 09:42 , Processed in 0.0406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