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214|回復: 1

[原创] 說“召公名醜”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5-5-3 19: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王寧 於 2025-5-3 19:48 編輯

《說文》云:
  “奭,盛也。从大从皕,皕亦聲。此燕召公名。讀若郝。《史篇》名醜。”
  段注:
  “此爲召公名徵古說也。召公名奭,見《尙書》、《史記》,而《史篇》云‘名醜’。《史篇》之作,去周初未遠,未審何以乖異。《敘目》云:‘及宣王大史籒箸大篆十五篇。’《漢志》:‘史籒十五篇,周宣王大史作。’又云:‘《史籒篇》者,周時史官敎學童書也。’按省言之曰《史篇》。《王莽傳》:‘徵天下《史篇》文字。’孟康曰:‘《史籒》所作十五篇也。’許三偁《史篇》:‘姚’下云:‘《史篇》以爲姚易也’;‘匋’下云:‘《史篇》讀與缶同’;此云‘《史篇》名醜。’計度其書,必四言成文,敎學童誦之,《倉頡》、《爰歷》、《博學》實仿其體。”
  燕召公名“奭”,史書有明文,此言《史籀篇》名“醜”,是所未聞,古今學者未能通說。今按:商金文中有所謂“亞醜”族徽銘文,如圖:
    召.png
    “亞”中之字(下以△代),或繁或簡,變體甚多,[1]學界多釋為“醜”,稱為“亞醜”云云。
    按:此△字非“醜”,乃“召”字或體不疑,銘文當釋為“亞召”。許慎言召公“《史篇》名醜”者,是漢代經師釋語,蓋《史籀篇》中將“燕召”依此古文寫作“燕△”,漢人釋讀為“燕醜”,其誤與今正同;說者又明知是指燕召公而不能解,遂言“醜”為召公之名,大謬不然矣。


【注釋】
[1] 全部形體參看王心怡:《商周圖形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607-619頁。董蓮池:《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2011年,《附錄一》第289-290頁。


 樓主| 發表於 2025-5-4 07:59 | 顯示全部樓層
蒙网友“藏舟于壑”兄提示,读张政烺先生《<说文>燕召公<史篇>名醜解》一文,张先生认为,古传燕召公长寿,“醜”乃“寿”之借字,结论是:“《史篇》原文谓召公寿,说解者误以为召公名醜也。夫‘《苍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艺文志》),固宜有此误。‘怪旧艺而善野言’既许君之所诟,何至躬蹈其失?故疑‘奭’下‘《史篇》名醜’四字乃后学所附益也。”(《张政烺文集·文史丛考》,中华书局2012年,第137页。)张先生说信而有徵,优于拙说。然商金文中之△字当释“召”窃意仍无可易,故并存备参。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5-21 21:08 , Processed in 0.0354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