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55|回復: 2

[原创] 《“三苗日食”年代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5-7-4 20:3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三苗日食”年代考》
作者:谭晓斌

舜在位时,征服了三苗。

《吕氏春秋•上德》: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舜却苗民,更易其俗。

《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在更早的《墨子•非攻下》中:

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巳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

墨子告诉我们:三苗是被禹用武力征服的,在禹对三苗用兵之前,三苗地区发生了许多灾异。

“日妖宵出”是与日食有关的现象,被学界称为“三苗日食”。

要想确定“三苗日食”的年代,必先确定“禹征三苗”的年代。

《尚书•虞书•大禹谟》: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三旬,苗民逆命。

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

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

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因为前文记载舜对禹说“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而舜在位五十年,禹摄政十七年,所以“禹征三苗”之年无疑是舜三十四年亦即禹摄政元年。

舜的纪年,我已考订:

西元前2060年,舜元年;
西元前2027年,舜三十四年(禹摄政元年);西元前2011年,舜五十年(禹摄政十七年)。

确定了“禹征三苗”之年,还要确定三苗居住的地方。

《战国策•魏策•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记载了吴起的一段话,其中提到“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

“彭蠡之波”是位于今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洞庭之水”就是今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
 樓主| 發表於 2025-7-4 20:4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刘次沅在《“三苗日食”的可能年代》一文中,列了一张从西元前2250年至西元前1850年之间的日食表。

西元前2029年7月1日发生的是“天再旦”,从三苗之地可以看见。

毫无疑问,“禹征三苗”之前的日食,就是这一次。

西元前2029年,相当于舜三十二年。

到了舜三十四年,舜派禹征三苗,“三旬,苗民逆命”,在这一阶段,禹的军队取得了大胜,但是三苗的残余还是不服。因此,益向禹提出建议:接下来可以用“德”来感动他们。也就是说,不用打了。于是禹班师还朝,向舜汇报了情况。舜了解情况后,就广布文德,停止用兵。过了“七旬”,三苗的残余选择了归顺。
 樓主| 發表於 2025-7-4 20:4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毫无疑问,实现这一结果的前提,是禹在战场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因此,墨子认为禹用武力征服三苗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后世的流传中,出现了大变样,变成了禹要征伐三苗,被舜制止,甚至被舜教育了一顿,然后舜行德修教了“三年”,使三苗服了。《韩诗外传》等书还虚构出了“天下闻之,皆薄禹之义,而美舜之德”的场景。

从发生“三苗日食”的舜三十二年,到“禹征三苗”的舜三十四年,前后恰好经过“三年”。

但是,这个“三年”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变成了舜行德修教的“三年”。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5-7-5 22:03 , Processed in 0.03301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