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6716|回復: 0

质疑吴长城(续)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4-3 05: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再公布几张照片,看看地理学者眼里的“吴长城”是什么?(照片请登陆《马崧良的博客》同题文章)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先生在夏墓湾发现的“吴长城”,早已引起地理学家们的注意了,这幅夏墓湾石室土墩墓航空影像图  ,是专门选择冬天树木草丛枯竭季节,出动航拍机用黑白航空照片拍摄的,因此效果极佳。一溜十七颗钮扣似的石室土墩墓,顺着山梁,“顶部色浅,阴影明显,呈颗粒状分布于山脊”。下图又显示了隔马圩(围湖造田前,这里是太湖)对岸马山山脊上三溜十六颗钮扣。“吴长城”会不会沿着太湖底,一直修到马山,将“阖闾大城”的屏障,由十八湾长城的东半幅,延伸往西往南呢?可惜抽干了水的马圩没有长城脚。这种钮扣遍布环太湖丘陵地带的山顶山脊梁,下图是苏州七子山顶上的一溜钮扣,吴长城修到了苏州七子山?     苏州西山、东山上的一溜溜钮扣多着呢,都成长城了?    上海华师大的地理学者们研究了这种现象,结论与张敏先生2005年出版的《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一样,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贵族石室土墩墓。他们用航拍及GIS分析了分布与环境背景(包括工壤、岩性、植被、坡度导)的关系。华师大的研究成果2007年9月出版,书名《城市遥感考古》,作者张立。          华师大没有研究这类墓葬的族属,张敏先生研究过,他在专著的第三章第二节第三段“越国墓葬”、第四段“石室土墩墓”二段中(P293-333),详尽研究分析了越国石室土墩墓的种类、分级、演变、随葬品特征、葬俗与葬制、分布、分期与年代、渊源及与各种墓葬的关系,全方位、深层次地展开研究,他认为:“石室土墩是西周中期突然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在早于西周的文化遗存中找不到渊源关系。作为军事设施,其渊源应与建筑有关;作为墓葬,应与土墩墓有关。但从马桥文化至越文化时期,建筑遗址发现较少,墓葬资料较多,”“将是饶有兴趣的研究课题”。    张先生在书中P303页分析了苏州真山D9大墓的墓制、随葬品后指出:“发掘报芳认为墓主是吴王寿梦”,是“囿于传统的苏州即吴地的概念,然从出土的文化遗物来看,与宁镇地区的差异较大,似越而不近吴”。“春秋中晚期,苏州一带可能还是越国的疆域”,“真山大墓应为越国贵族墓葬。”    同样是春秋中晚期,在张先生眼里,苏州属越,无锡属吴;同样的石室土墩墓,苏州真山大墓属越,无锡龙山七个小墓属吴。    张敏先生:你的祸遭大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9-8 23:48 , Processed in 0.0321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