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5339|回復: 0

[新闻]朱渊清著《书写历史》出版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8-7 12: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书写历史》朱渊清著,定价108元,上海古籍出版社 09年7月 作为当今活跃的一位史学工作者,作者不仅在书中娴熟地使用了各种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同时又将现代西方语言分析哲学、知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运用于其研究中,尝试理解从新石器时代直至当今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的底蕴。全书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学和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思考。目  录前言……………………………………………………………………………………(1 )第一章 历史的书写…………………………………………………………………(1 ) 第一节 历史记注…………………………………………………………………(1 )一、概念的出现…………………………………………………………………(1 )二、什么是记注…………………………………………………………………(2 )三、口头传说……………………………………………………………………(4 )四、刻写记忆……………………………………………………………………(5 )五、记注的工具…………………………………………………………………(9 )六、史官的起源…………………………………………………………………(14 )七、计量时间……………………………………………………………………(16 )八、记注制度……………………………………………………………………(23 )九、文件档案……………………………………………………………………(27 )十、关于事件……………………………………………………………………(34 )十一、编年史……………………………………………………………………(39 ) 第二节 历史撰述…………………………………………………………………(42 )一、什么是撰述…………………………………………………………………(42 )二、最初的历史撰述……………………………………………………………(50 )三、“传”与“语”…………………………………………………………………(55 )四、撰述的国史…………………………………………………………………(62 )五、历史的智慧…………………………………………………………………(66 )六、历史观………………………………………………………………………(74 )七、历史主义……………………………………………………………………(78 ) 第三节 历史研究…………………………………………………………………(86 )一、什么是研究…………………………………………………………………(86 )二、学科的形成…………………………………………………………………(95 )三、研究的展开…………………………………………………………………(99 )四、学科转型……………………………………………………………………(108)五、求真精神……………………………………………………………………(120) 附录一 成王始即政考略…………………………………………………………(133)第二章 文本考据……………………………………………………………………(143) 第一节 文化的经典………………………………………………………………(143)一、六经教育……………………………………………………………………(143)二、礼乐制度……………………………………………………………………(146)三、孔孟学说……………………………………………………………………(149)四、战国思想博弈………………………………………………………………(153)五、反智政治……………………………………………………………………(158)六、文化之“道”…………………………………………………………………(164)七、知识与价值…………………………………………………………………(167)八、功利性历史认知……………………………………………………………(174)九、语言与逻辑…………………………………………………………………(179)十、“真”的理念…………………………………………………………………(183) 第二节 经典技术…………………………………………………………………(190)一、传经和注经…………………………………………………………………(190)二、校理图书……………………………………………………………………(197)三、“小学”的专业化……………………………………………………………(202)四、考据学的分野………………………………………………………………(209) 第三节 确认文本…………………………………………………………………(217)一、校勘学………………………………………………………………………(217)二、辑佚学………………………………………………………………………(228)三、书籍学………………………………………………………………………(241) 第四节 释读文义…………………………………………………………………(264)一、训诂学………………………………………………………………………(264)二、文字学………………………………………………………………………(275)三、音韵学………………………………………………………………………(286)四、句读学………………………………………………………………………(292) 附录二 《穆天子传》的古本旧注…………………………………………………(303)第三章 文化的理解…………………………………………………………………(318) 第一节 知识社会史………………………………………………………………(318)一、知识社会学…………………………………………………………………(318)二、文明的形成…………………………………………………………………(322)三、价值抽象……………………………………………………………………(331)四、制度化………………………………………………………………………(338)五、教育与选官…………………………………………………………………(345)六、合法化正名…………………………………………………………………(350)七、强制性普及…………………………………………………………………(355)八、名实背离……………………………………………………………………(360)九、道德共同体…………………………………………………………………(372)十、传承价值……………………………………………………………………(380)十一、科举制……………………………………………………………………(388)十二、人的屈服…………………………………………………………………(394)十三、非理性文化………………………………………………………………(398) 第二节 探寻证据…………………………………………………………………(403)一、叙述…………………………………………………………………………(403)二、信息…………………………………………………………………………(418)三、规则…………………………………………………………………………(432) 第三节 历时的文化………………………………………………………………(437)一、考古学………………………………………………………………………(437)二、物质遗存……………………………………………………………………(448)三、断代分期……………………………………………………………………(463) 第四节 社会的空间………………………………………………………………(479)一、地理学………………………………………………………………………(479)二、中心/边界…………………………………………………………………(493)三、文化传播……………………………………………………………………(513) 附录三 禹画九州论………………………………………………………………(529)余论 走向现代的中国历史学………………………………………………………(542) 一、方法:二重证据………………………………………………………………(542) 二、组织:史语所…………………………………………………………………(552) 三、课题:断代工程………………………………………………………………(567) 结语…………………………………………………………………………………(579)后记……………………………………………………………………………………(581)前  言本书讨论历史学的性质和历史研究的方法,也表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一个见解。全书主体部分分三章:第一章《历史的书写》回答了什么是历史学这一最基本问题,第二章《文本考据》讨论了文本考据的技术和方法,第三章《文化的理解》论述了理想形态中文化理解的概念。历史研究是为了解人在过去的社会行动而展开的研究,其基本单位是事件。事件由在现实生活中感知记忆并实录了事态变化或发生过程的历史记注者所定义;历史记注是关于事实的实时记录。事件由这样三项所共同决定:1. 人的社会行动;2. 记注者的实时记录;3. 前两者共处的文化所赋予的真实的意义。事实的真,是由共享同一种语言的行动者和记注者的文化所赋予的。虽然往事已逝,但记注在文化中传递了意义。作者相信对历史事件的“真”的研究就是对它所存在的文化的理解。若某一语句为真,则必定存在某种与之相应的事实,否则它就没有意义。如果我们宣称某一语句表达了事实陈述,而不了解当该语句为真时的实际情况可能如何,那么,这一语句(对我们来说)就是无意义的。历史研究者从文献文本中寻找、萃取出原始记注的事件,并将记注放到其所生成的文化的意义之网中予以深入的理解;探索事实真相,更是理解文化。由于语言意义的文化传递,这种理解成为可能。历史研究是科学批判的文本考据和阐释性的文化理解的交叠不断的反复深入。在作者看来,人类历史并不是事件因果相连的线性联系,而是绵延的文化之网。历史学家安置串联各种事件、建立自己假设的形形色色的长时段历史,目的正是叙述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整体的唯一的历史,也没有观察所有事件的上帝之眼,所以,历史撰述只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历史研究者选择对象事件进行研究的心理和知识背景,而不是历史研究本身;历史研究的无数新成果则被不断出现的新的历史撰述吸收安置。历史研究和历史撰述互为基础,不断增进人类的历史知识。作者反对一元整体论和神目观之下所谓的历史规律,相信历史撰述的意义在于对人类知识谱系的无限探索。文本考据的技术和方法来自文化经典的释读校订。经典是一个文化传承的最根本的知识,其中包含被理解为指导这个文化的人的社会行动的恒久价值。随着经典阐释的历时丰富,根本是书面语文本替代了日常口语,文字文本不再流动而可以批判,学术从教育中独立出来;确定性的知识增长也有了可能。在郑玄注五经、经注合写于同一载体———纸张出现后不久,西晋初年,面对新出土编年记注(《竹书纪事》)的学术研究就直接导致了中国历史学科的形成。考据技术涉及两个主要的方向,一是确定文本、二是释读文义。前者涉及校勘学、辑佚学、书籍学等学科,后者涉及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句读学等学科。确定文本是理解文意的基础,校勘的目的是确定文献文本。校勘是文本文字的比对求真,求真就是毋自欺,唯无自欺,亦无书欺。传统辑佚从各种古书引证中收集考辨编排某一亡佚古书,今天这门技术已有了突破书籍单位的条件。传统学术将单本书籍放置在学术的广大门类系统中进行理解并辨别其性质,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注重文本在学术史中的背景固然有利于文本的文化理解;但另一方面,文本意义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独立表达思想、可进行真值判断的命题,而并不是形式上的一本书或者是书的篇章。无论如何,都不可以用书或者章的形式单位作为判定历史事实真伪的标尺。训诂就是对文献语词含义的解释,其目标在于,确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地理区域文化中形成的文本,具体到该文本的上下文语境中,文献语词所确切表述的含义。训诂是释读文本文义的核心,以语词训故为核心,广涉文字、音韵以及组成语句的语法句读的深入研究,构成对于语言文本所传达信息的文化纵深理解的基础。汉字之所以也被用作考证古义、释读古书的依据,是因为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系统,据义而构形,从字形上可探求词的本义,以本义推出引申义,再以语音为线索可以找到本字而辨明假借义。传统小学讲究形、音、义互求,本自汉字自身的特点,因此也可用以理解文本文意、解读文献。但传统小学家往往混淆“字”与“词”。实际上,由词义而句意,进而理解文本传达的思想,理解文意的起始处是词义而不是字义。历史研究是文化的阐释性研究。文化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因为文化意义的传承,今天的历史研究者缘由符号意义的文化之网,通过层层深入的文字叙述,进入到对过去文化的理解。根本上,历史研究是通过一种“厚叙述”的阐释方式达成的。最终,研究者要透过记注者产生于现实语境中的陈述去理解记注的事件,陈述记注者所陈述,理解记注者所理解。叙述所叙述、理解所理解是历史研究中不可分割的共时的努力,叙述所叙述,才能进入更深一层发掘那一个层面的信息,只有通过对那个层面的信息分析,才能判断解释,理解所理解,由此叙述所叙述而进入下一个层面。以理解为前提的有效的解释能够判定叙述中引述部分在哪里,简单说,也就是识别并证明引号起讫在哪里。解释不是外在理论的套用,而是深入叙述并由层层叙述所层层规范,试图整体地解释未经分层的全部叙述不可能达成任何理解,因此也毫无意义。这也是宏大理论不可能确切解释任何一个具体记注事件的原因。信息是指能够修正已有知识的数据。信息不仅来自特定文本的叙述,也来自叙述所存在的包含各种符号系统的文化之中,比如考古发掘的物质文化遗存。信息只有在认知确定的文化层位中才有可能被发掘出来。历史研究中的文化层位只能是由文本叙述来定位,必须是确认了引号起讫的特定限制的叙述才能进入一个认知生成的文化层位。研究者识别一个叙述确定一个特定文化层位的同时,也就建立起一条更深入内在限制外界的通道,在发掘有效信息、充分理解了处于这个文化层位之中的叙述之后,这条通道开启而引领我们进入内一层叙述,由此步步深入直达原始记注的真实,或者逼近作假的内核。原始记注事件是事实和意义合一的文化的真实。假设叙述引号起讫,确定文化层位进行文化理解,并分辨去除不属于该文化的价值附加,是不断反复进行的怀疑和确证的过程。无法想象一个不理解现实的人和社会的历史学家,任何历史研究总是从理解现实的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关系开始。没有层层深入的理解,原始记注就无法呈现,也不能在可以度量的过去文化的层面上阅读理解。如果无法分析层位、度量文化的时间梯度,历史研究就不能算是实证科学。作者理解的厚叙述就是测量文化的时间梯度。时间梯度拉开了文化之网,文化之网上的时间梯度张力就是文化变迁。科学实证的历史研究的关键是发掘信息成为证明的证据。人类理性增长和人类传播信息、控制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同步。历史研究就是在已有各种知识背景之上探索、收集各种资料数据,分析蕴含其中的信息,不断消除我们认识叙述文本上的相应的不确定性,增进或改变已有知识,更深入地理解过去的文化,并因此增进人类理性。历史撰述应该表述史家个人独立系统的历史观,作者认识理解的中国历史是这样的。中国文明形成之初,迫于经济压力,为了一餐享宴,人们祭奉起他家的祖先。晚商国家的运转建立在宗教、政体和血缘紧密结合的基础之上。商王通过占卜、决策、牺牲和祈祷等祭祀活动,以祖先神灵愿望的名义使政治权力集中化和合法化。周人因为灭商觉醒了根本不信仰神的人文理性。在对文明而言至关重要的哲学突破中,早熟的人文理性终止了中国早期文明向一神教转化,凝聚中华帝国的道德因此建立在世俗伦理基础之上。在凝聚社会的夸富宴中,人之间的礼物施报关系建立在人与神的契约和交换关系之下;但周代祭祖礼中这种关系变得纯粹经济而功利,周代祭祖礼特有的立尸,表现人与祖先神的关系是人贿祖先神、祖先神赐人的双向互惠,周代祭祖仪式要强调的是通过仪式确立的社会等级秩序,并以祖先的名义起到“合族”或“收族”的作用。奉献敬畏共同神灵的真实情感形成社会的自然道德;由于功利的工具理性的发育,周人的道德则是为血族繁衍而设计建构并宣扬的。周初哲人用来解释商失去“天命”的“德”是商王秉从上天和祖先旨意而表现的行为;但经过分离事实的价值抽象,“德”成为由统治者为社会所垂范并教化督责的孝顺。春秋乱世,为给周代等级礼制以合法化正名,孔子开始强调由人内心自发的亲爱父母的“孝”作为世俗伦理道德的出发点。孔子的伦理学说将人际的社会关系解释成从尊敬父母、友爱兄弟的亲情向外伸延的扩展,以此肯定周礼等级秩序的合理,孔子把西周礼制看成是圣人根据天道制订的理想的完美社会秩序,人的行为只能是去不断符合于它。从神圣的仪式到理性增长晶化的日常制度是人类知识的进步。西周时期,奖励劳绩的“蔑历”制度已经形成,蔑历考绩是社会劳动的时间量化和功劳累积记录,理性化标示了时间的发展方向,为职业化官僚制度奠定了基础。汉帝国制度建设最鲜明地表现在紧密联系配合的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上。汉武帝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地方上的郡国学和私学也都以五经教育为核心。汉帝国官僚选拔制度是以举荐为主、以考核综合实际知识能力为辅的察举制度,左雄改制后,以五经文本为准的射策考试建立起较为理性的科层选拔制。汉帝国的官僚选拔制度强制普及了儒家伦理道德,而帝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牢牢控制教育权,以儒家思想教化社会,则抑制了社会新知的产生。制度秩序如果发生困境,就需要进行合法化解释。董仲舒依据公羊《春秋》提出符合汉帝国利益的张大一统政治秩序的现实政治主张,这种政治秩序源于天道,也就是“大一统”;又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种个人修身处世的道德规范置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三纲”之下的从属地位。《白虎通义》更用宇宙自然法则详细论证了社会秩序的合法性,阐述了自君主、公卿以至百姓庶民的名分、地位、称号、谥号、祭祀等,明确以君主为中心的国家社会秩序的绝对权威性、法则性。《白虎通义》作为儒学国家意识形态思想纲领的出现,表明帝国不可批评的信仰系统———儒学意识形态已完全确立,这是儒家经典的法权化;另一方面,《白虎通义》规范天子至庶人的权利和义务,它实际已是具有国教法典性质的“国宪”。汉帝国儒家伦理道德礼制秩序强制性普及的结果,形成一套“社会机制”,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报”是中国社会关系的基础,中国人相信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性(爱与恨,赏与罚),实际上是人与超自然力量之间的相互性,应该如因果关系一样确定。“报恩”和“复仇”可以看成是“交换行为方式”。儒家伦理、社会取向和集体主义等抽象概念,其实就是通过一套由人情、面子、关系和“报”构成的社会机制。汉帝国强制性普及等级尊卑的儒家伦理道德,在理论上还解释了“家”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在皇帝统治体制下,“君臣”和“父子”两种秩序发挥作用的场合截然不同,以此为前提,使之“并立”,通过“公”、“私”区分,把“君臣”置于首位,形成了一种秩序化。在礼报公私关系下,社会等级在上者运用权力自如转换展示“爱民如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传统国家统治下的君臣身份就是主奴关系。中华帝国两千年历史上,东汉察举制度的严重名实背离造成合法化解释的困境,最终成为崩裂社会的内在力量。但是,东汉末、三国时期,战乱频仍又恰逢连年瘟疫,造成人口短期内急剧锐减,于是对外在的极度恐惧和现实的共同经济生活的急迫,大族依靠儒家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得以保蓄并重新凝聚了共同体,这些道德共同体最终与武力控制形成的庞大隋唐帝国结构成同质关系。一直到清朝灭亡,帝国控制下的传统社会始终是一个个同质的共同体,而终于无法自主进入现代社会。隋唐帝国建立了相较于察举制更符合理性行政原则的科举制。宋帝国的国家权力最终认可了科举理学化,理学由此成为中华帝国的统治思想并与科举制度越加紧密地结合。明朝的科举、理学与官学体系结合完美,得到现实利禄的儒生完全成为统治者御用的为现实政治进行合法性论证的正名者,他们毋需探索新知而只要修养体认儒家圣人的伦理道德并自觉担负起强制性教化人民的全部责任。儒家的伦理道德屈服并容纳了道教、佛教等宗教。民间宗教也为儒家道德价值观提供超自然支持。传承之伦理道德价值永恒,则文化制序不变而得固守;明清时期,帝国的命运就完全被“内卷”的文化制序决定了。在传统文化积习下,虚假伪善的伪君子和滑头私利者生生不息,这两种人产生于不能批判求真的文化,作为统治的基础,他们维系着文化不变的永恒秩序;两种人联手抑制了社会理性的创新、抑制了人类本真的情感。在这两种人之下,则是因没有土地所有权而终生被束缚于土地的无知麻木以至于全然难以知觉任凭欺凌的广大农民。传统中国社会长久持续非理性。反思中国文化,一个鲜明的特色是:宗教、科学、逻辑、意识形态四种知识方法中,意识形态一支独大。知识是对社会行动意义的语言表征。社会是人类有意识的文化和符号建构;人对社会行动意义的理解认知,指导人进一步的社会行动。由于语言凌越社会现实而专注于营建乌托邦家园,在道德价值的渲染氛围中,国人渐渐不再敏感于人的社会行动事实的意义理解,无数个人的思想自由被拘束,抑制了更富意义的人的社会行动;随着作为政治信仰系统的不可批评的意识形态的加剧,社会新知越趋难以产生。强制性普及的道德价值不断地增加着社会运行的经济成本,并且因为情感不能发自内心、世俗功利下名实背离而扭曲个人人格。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力的结合必然意味着反智主义。战国后期的法家、道家都是反智论者,儒家孔子主张学习,但到了荀子,强调学习的只是儒家圣人的经典。汉武帝之后,统治者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伦理作为统治的因缘假饰,“尊君卑臣,崇上抑下”成为帝国政治的铁律,法家化的儒家终是反智主义者。反智主义政治背后更深地隐藏着国人思维中神秘的“灵知主义”。战国后期儒家、道家相互吸引互为补充,他们都相信神秘的灵知通见。此后日常生活中,拥有经典解释权的统治者以掌握真理自居,不断为永恒经典秘密添加灵知、并以此成为教化民众的导师。当社会名实背离分崩在即,统治者宣扬的道德价值面临彻底破产,灵知主义的神秘直觉就成了拯救社会、号召“革命”或重新凝聚社会的力量,灵知主义者宣称知道社会已经到了怎样一个阶段,拐点将在何时出现。神秘灵知是全然直觉的,拒斥所有的闻见之知,甚至不依靠任何符号,而可以直接深入事物内部,与事物融合为一。“道”就是道家、儒家共同相信的终极真理。老子学说里“道”成为宇宙根本和最高认识真理。将空间和时间安置于一个文本之中,《恒先》中可以无中生有的“域”就是宇宙。老子生成万物的“一”,很可能就是“太一”,“太一”是战国星历数术认知的极星,太一围绕天轴的运行展开了宇宙广袤的空间和四时循环的时间,道家从宇宙生成论中抽象出了形上学。道家以母体生殖论生命诞生,强调生命的本初状态与宇宙景观的完全的自然和谐;所以要回归婴儿般的无知。儒家孟子则赋予了运行大、小宇宙之间的“气”以完全合乎天道的人伦道德的意义,强调心志对“气”的指导,使气运行身体内受到“义”的养育而至大至刚,成为充塞宇宙的浩然之气;所以被用来宣扬内圣外王。儒、道两家的共识是:宇宙间“道”的真理是完全无关乎闻见认知的实存,人仅仅只需要去悟“道”、体“道”。正是因为对符合宇宙自然法则的社会永恒秩序“道”的迷信,传统文化中的国人普遍地放弃了改变社会的有意义的行动和由对行动意义的认识产生的知识创新。虽然商周时期就有了理性监控社会的记注和文件档案制度,文本校勘的学术研究在西晋就促成了历史学独立于经学,但是,科学批判的历史学产生于近代西方,中国历史学的现代化之路走得十分艰难。历史学的现代化根本上是人的现代化。历史学家是所有学科的学者中最缺乏专业技能的人,但却是社会最本质的人文主义者。历史学家致力于过去事实研究的行为满足了个人内在的非功利的求真情感;也为社会现实的公平正义提供了经验理性的意见。勇者并非无所畏惧,而是能够判断出比恐惧更重要的东西。当历史学家的视线被巨大的力量驱策聚焦至其深远指向最广大的文化的最细微最具体的过去事件,并作出自己的陈述时,他个人的内心在当下是在承担绵延于今实存文化的整个社会的责任道义。最后,略记本书写作缘起。开始动笔写这本书,是在2005 年春。好友宗教史家顾卫民教授建议我写一点关于中国史学的未来之类的文字。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就考虑了“国史研究的技艺”的题目,计划中是一本关于史学方法的10 万字小书,上海古籍出版社童力军、黄晓峰两位编辑对此饶有兴趣。在此前许多年时间里我的兴趣都在知识谱系的思考和研究方面(个人历史观的形成尤其受惠于福科的历史学、戴维森等人的语言分析哲学、贝格尔和卢克曼的知识社会学、格尔兹的文化人类学),所以希望能尽快完成“小书”,可以集中精力写一部关于“知识中国”的“大书”。但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思想很难用预设的两件工作分开。历史学没有形上学而只有方法论,所谓方法论,就如明清史家岸本美绪所说,“并不是什么在自身之外限制自己的框架,而是将个人思考历程以及思考方法的基础公诸于世的东西”。于是就有了反复的修改和重写的过程。如果没有两位编辑的宽容和帮助,是不可能有现在这样一个文本的。本书的注是最后补作,非关中国史学的引用一般只标明作者而不另行加注。格拉夫顿说“注”像装甲之保护坦克一样保护学术作品,但我总以加注会影响作者遐思而游疑;特别感谢两位执著的编辑。2008 年12 月10 日于台北南港学人宿舍2009 年3 月12 日再稿于香港九龙狮子山下http://www.wangf.net/vbb2/showthread.php?s=18297f42c474a67504ad80c5412ceb2e&threadid=25155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5-7 20:48 , Processed in 0.03914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