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ee

清華六《子儀》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8-30 10:1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17楼(王挺斌) 的帖子

“音”的这种写法也见于清华五《殷高宗问于三寿》。
發表於 2016-8-30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簡5之 BQ[FIU3P]1T5`@$HATP]}Q8.png 字,懷疑與 `[`H28CWJSI]J_PB~VDI8OK.png (璽匯0915)有關,后者右旁與郭永秉先生所言之 FZKJ581FM}{ZWWGQ3RZDXTD.png (集成3443)不知道是否有關,《璽匯》之字所在辭例為“襄/攵?左拍”,齐国的一个地名。
發表於 2016-11-15 22:09 | 顯示全部樓層
《说文》说“㧁”为劫省声也是很有问题的。
QQ图片20161115221425.png
發表於 2017-8-26 22:06 | 顯示全部樓層
簡4:乃張大矦於東奇之外
整理報告云 :
從張大矦看,秦穆公為子儀舉行賓射禮。賓射禮一般在室內舉行,故東奇當為“(本+口)會”某處。
奇,可釋讀為“扆”。奇,羣母歌部。扆,影母微部。楚文字中,微、歌二部關係比較密切。如郭店簡《語叢四》簡1:“非”“靡”相通。前者為微部,後者為歌部。上博簡三《仲弓》“妥”“綏”相同。前者為歌部,後者為微部。羣、影二母也有相通之例。扆,古代宮殿窗牖與門戶之間的地方。《爾雅·釋宮》:“牖戶之間謂之扆。”郭璞注:“窗東戶西也。”
發表於 2017-8-26 22:44 | 顯示全部樓層
屏幕快照 2017-08-26 23.40.57.png
這兩個字從辭例上來看,都釋讀為“歌”。此字應該分析為從克,可聲。可,溪母歌部;歌,見母歌部,音近可通。克,古有“能”的意思。《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鄭玄箋:“克,能也。”可,上古也可訓“能”。所以,這個字懷疑是楚系文字中表示“可”字“可以、能夠”義項的本字。從這個角度看,“可”字除了表音,也表義。換句話說,楚系文字為了表示“可”字“可以、能夠”這個義項,在“可”字的基礎上添加形符“克”,以示區別。
發表於 2017-11-16 23:13 | 顯示全部樓層
疑本篇兩見之“?宀貝”,當釋讀作“實”,字形、音讀分析等,參白於藍先生《釋“?宀貝”——兼論今本《老子》第三十二章“萬物將自賓”》、劉剛先生《從清華簡談〈老子〉的“萬物將自賓”》(均載《文史》2014年第4期)。

簡15相關文句讀作:“民恆不實,乃毀常。”古書有“國實民富”、“國富民實”之語。《漢書·食貨志》:“賈誼說上曰:筦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簡9相關文句讀作:“莫往兮!何以實音〈言〉?余畏其式(忒)而不信,余誰思(使)于[?耒耒耒]之?”(其中“音”隸定從王挺斌先生(但綜合看,簡文宜視作“言”),“忒”破讀從暮四郎先生,“[?耒耒耒]”隸定參bulang、海天遊蹤等先生。)“實”即驗明、核實,如《淮南子·精神》“眾人以爲虛言,吾將舉類而實之”。如此解釋,可與下文“忒而不信”呼應。又同冊《子產》簡22有“虛言無實”,《國語·周語下》有“言爽,曰反其信”,均可參看。
發表於 2017-11-20 21:06 | 顯示全部樓層
通過子居先生(http://xianqin.22web.org/2016/05/11/333)、尉侯凱先生(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560#_ftnref4)的重新編連,可知簡1“公益及三謀”,與簡15+2“公及三謀”相應。尉先生據《詩·周頌·維天之命》讀“益”作“溢”,訓慎,思路很好,但仍可商榷(參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第1044-1045頁)。
頗疑“益”爲秦穆公之字。據《左傳》、《史記》,穆公名爲“任好”,其義恰與“益”相近,符合名字相關原則。簡文前言“公益及三謀”,後言“公及三謀”,是承前省略。

180426補充:《詩》“假以溢我”之“溢”,或認爲係“賜”之借字,可信。參: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1136頁;鄧佩玲《〈雅〉〈頌〉與出土文獻新證》,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190-199頁。
發表於 2017-12-19 08:4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96楼(罗小虎) 的帖子

赞同“从克可声”的构形分析,但怀疑此字为负荷之“荷”的专字,“克”有学者认为是一人担负某种物体,则与“荷”意义相关。
發表於 2020-8-30 18:28 | 顯示全部樓層
(矛+咠)或讀為及,意順暢,也可能是“三寸可以襲歍(烏)”的“襲”,《廣雅》及也
發表於 2020-12-17 21: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my9082 於 2020-12-17 21:12 編輯

“賢餘”見於文獻,“四方諸侯之遊士,國中賢餘秀興閱焉”,王聘珍曰“卿大夫餘子之賢者”;或有不同斷句與理解,孔广森以“賢、餘、秀”爲賢士、餘子、秀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1-3 14:25 , Processed in 0.03810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