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ee

清華六《鄭武夫人規孺子》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5-30 23:04 | 顯示全部樓層
整理者將簡9置於簡8、簡10之間,有不少疑問。我推測簡9中的這段文字應是後文“邊父”給鄭莊公說的話,邊父稱鄭莊公為“君”,稱鄭武公為“先君”,身份與話語比較匹配(參看簡14)。

將簡9從簡8之後抽出,根據簡4“如毋有良臣”的辭例,通觀其餘簡文,可以接在簡8之後的衹有簡10。

但簡9抽出後,尚未找到可以放置的地方,故此篇文獻恐怕還有其他脫簡。
發表於 2016-5-31 01:11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50楼悦園于2016-05-30 23:04发表的  :
整理者將簡9置於簡8、簡10之間,有不少疑問。我推測簡9中的這段文字應是後文“邊父”給鄭莊公說的話,邊父稱鄭莊公為“君”,稱鄭武公為“先君”,身份與話語比較匹配(參看簡14)。

將簡9從簡8之後抽出,根據簡4“如毋有良臣”的辭例,通觀其餘簡文,可以接在簡8之後的衹有簡10。

但簡9抽出後,尚未找到可以放置的地方,故此篇文獻恐怕還有其他脫簡。
.......
简9当置于简13与简14之间,御寇当为边父之名。
發表於 2016-6-6 08:20 | 顯示全部樓層
在此對於“二三大夫皆吾先君之所付孫也”一句的解釋提出一點質疑,此段中從“二三大夫皆吾先君之所付孫也”至“稱起吾先君於大難之中”所說的都是在鄭莊公的先父鄭武公身上所發生的事,此處的“孫”疑代指那些士大夫。清華大學藏戰國楚簡中所收錄的另一篇鄭史《鄭文公問太伯》中,文公稱太伯爲“伯父”,對此李學勤先生的解釋爲“伯父”是對年長大夫的特定稱謂,而并不表示血緣上的親屬關係。同理,此句中的“孫”所指不是子孫後代,古語中亦有將“孫”作爲熟詞,代指人的用法。而且,根據隨後的“不是然,或稱起吾先君於大難之中”,此事當發生於先君陷於大難之前。據《鄭武夫人規孺子》中所說的話:“吾君陷於大難之中,居於衛三年,不見其邦,亦不見其室。”此處所指的武公“陷於大難”,指的是周幽王爲犬戎所殺,西周王朝覆滅。若以此爲背景,將“孫”解釋爲子孫後代并不合理。綜上所述,此句中的“孫”疑似用以指代大臣。若“孫”用作代詞代指大臣,那麽將“付”訓爲“守”并不合理,還是當采取傳統的解釋方法,釋作托付。此句當翻譯為諸位大夫應當不是這樣的,你們都是我的先君託付以重任之人。
發表於 2017-6-16 22:04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1:
乳=拜,乃( 皆)臨。
整理報告無注。此字似當釋讀為“偕”,“俱、一起、偕同”之意。《詩經·邶風·擊鼓》:“與子偕老。”毛傳:“偕,俱也。”從語法上看,“偕”字後面一般接動詞。“臨”為“吊臨”,“偕”字與之搭配,在語法上也很合適。“皆”、“偕”二字關係本來就很緊密。徐灝《說文解字注箋·白部》:“皆,又作偕。皆、偕古今字。”《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鄭玄注:“皆,猶並也。”   從古今字的角度看,不破讀而理解為“偕”,似亦可。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孺子向鄭武夫人拜了之後,就一起去吊臨了。
發表於 2017-6-16 22:21 | 顯示全部樓層
郑武夫人规孺子.png
從字形上看,“焉”字除去下面兩筆似乎就是“女”字。所以,“女”字合入“焉”字是很可能的。此處的“女”,應該理解為“如”。後面的話,都是對大夫“ (辶巟)= 焉”的描述和形容,就如同“宵昔器與巽(藏)之中,無乍手止”一樣。
補充:王寧先生《清華簡六<鄭武夫人規孺子>寬式文本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中心,2016年5月1號)已經提出相同的看法。
發表於 2017-6-17 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6:君(答)(邊)(15)父曰:“二三夫=不尚母然……”
整理報告理解為“二三大夫不當毋然”,似可商。筆者認為,這句話可理解為:“二三大夫,否。當毋然。”“否”表示否定,用於應對。《孟子·滕文公上》:“‘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曰:‘否。許子衣褐。’”《戰國策·魏策四》:“否。非若是也。”
尚,確實應釋讀為“當”。“毋然”,古書有見。《漢書·酷吏傳》:“一坐軟弱不勝任免,終身廢棄無有赦時,慎毋然。”(“毋然”一詞,32樓厚予先生亦提及。王寧先生對“當毋然”有說。)毋然,不要如此、不要這樣。因為前面邊父對孺子說的話是疑問句,所以孺子以否定作答:“二三大夫,不是的。你們應當別這麼說(或者別這麼認為)。”
發表於 2017-6-19 18:32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2+簡13:邊父規夫=曰君共而(12)不言加(童主)於夫=女(慎)(童主)君葬而久之於上三月少羕
    整理報告句讀為:邊父規夫=曰:“君共而(12)不言,加(童主)於夫=,女(慎)(童主)君葬而久之於上三月。”少羕......
    首先,這句話的句讀可商榷,似可點斷為:邊父規夫=曰:“君共而(12)不言,加(童主)於夫=,女(慎)(童主)”君薨而久之,於上三月,少羕。(王寧先生亦已經提出相同的看法,但具體的解釋稍有不同,可參看。)  文章開頭簡1說“鄭武公卒,既肂”,簡1112說“至是期以至葬日”,此處理解為“既葬而久之”,說的是鄭武公葬後之事。小祥是親喪一周年的祭祀,所以應該是一年之后的事情,故稱“久之”。從這個角度看,文章所載之事的時間脈絡非常清楚。
    君,此處應該是指鄭武公。後面一字,整理報告理解為“葬”,可從。無煩它釋。需要注意的是,整篇簡文多用“吾先君”、“吾君”等來指稱鄭武公。用“君”的時候多指稱鄭莊公。為何此處的“君”可理解為鄭武公?簡二“古君與夫=”中的“君”可能與“吾先君”、“吾君”相所指相同,也可能表示“君主”,與“大夫”對應,都只是表示身份職位。簡文中體現出來的“吾先君”、“吾君”二詞與“君”的區別,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們大多出現在對話體當中。此處的“君葬而久之”是敘述體,所以無需說“吾先君”、“吾君”。“君”指鄭武公,後面接續“葬”字,從文意來看也非常恰當。如果這個理解沒問題的話,鄭武公卒的時間應該是在三月份。        上三月,看上去不太好理解。“上”字後面接續表示“日期”的用法古書有見。如庾信《郊廟歌辭·周祀圜丘歌》“日至大禮,豐犧上辰”倪璠注:“上辰,言上吉之辰也。”《大戴禮記·公冠》:“唯某年某月上日”孔廣森補註:“上日,朔日也。”《史記·五帝本紀》:“正月上日。”裴駰集解引馬融曰:“上日,朔日也。”《尚書大傳》卷一:“上日,元日。”《周禮·春官·天府》鄭玄注:“上春,孟春也。”“上”字可以表示“上吉”,“上日”可表示朔日、元日。如果考慮到搭配的關係,“上春,孟春也”的例子與簡文最為近似。春可孟、仲、季三分,亦可上、中、下三分。此處的“上三月,”也是把月份三分處理,即上中下三旬,所以“上三月”可理解為三月上旬。
     
    總而言之,“君薨而久之,於上三月,少羕”,可以理解為鄭武公下葬後過了很久,在三月上旬,舉行了小祥這一祭祀。
發表於 2017-6-19 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0+簡11:邦人既「盡」聞之乳=或延告(吾)先君女忍乳=志=亦猷(足+欠)
整理報告句讀為:邦人既「盡」聞之,乳=或延告,(吾)先君女忍乳=志=,亦猷(足+欠)。對這句話出注云:
或,猶若也,見《古書虛字集釋》(第一六七頁)。誕,句中助詞,無義,見《經傳釋詞》。此云孺子屆時若告於先君。
忍,動詞,《說文》:“能也。”
這句話的句讀似可商榷,可點斷為:邦人既「盡」聞之,乳=或延告(吾)先君:“女忍乳=志=,亦猷(足+欠)。”一般而言,“告”字後面接賓語較為常見,傳世文獻“誕告”的用例後面有的也有賓語。把“吾先君”三字屬上,表示其為誕告的對象。後面的話,可以理解為“誕告吾先君”的具體內容,即誕告所說的話。“或”不當訓為“若”,當訓為“又”(這一點,有學者已經指出。)“延”,可讀為“誕”。(亦有學者指出)“誕告”一詞,古書有之。《尚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於亳,誕告萬方。”
女,似乎應讀為“如”。此處不釋讀為“汝“,考慮到在上古時期以“汝”稱呼對方,不是很禮貌行為,一般用於上對下。因為是孺子誕告先君,可能不會直接稱先君為“汝”。但是可以用“爾”字。《尚書·金滕》:“爾不我許,我乃屏璧與珪。    忍,ee(單育辰)先生認為應讀為“念”,甚確。忍,日母文部;念,泥母侵部。楚系文字中,泥、日二母關係很近。文、侵二母也有相通的例證。如長臺關簡“任”“紉”通假,前者為日母侵部,後者謂泥母文部。所以,“忍”讀為“念”,在語音上沒有問題。念,顧念、考慮。《尚書·洪範》:“凡爵庶民,有猶,有為,有守,汝則念之。”《漢書·翟方進傳》:“我念孺子,若涉淵渊,予惟往求朕所濟度。”
志,志向、志願。孺子之志,指的是鄭莊公治理好國家的志願。因為是鄭莊公自己對先君誕告,所以此處的孺子是自指。
總而言之,這句話的意思大致是說,百姓全都知道了那些情況,然後又誕告先君說:“如果能夠顧念考慮孺子的志願,那麼也就足夠了。”在誕告之後,先君聽到了孺子的誕告,並且有所回應。所以簡文接著就說“先君必相孺子,以定鄭邦之社稷”。
發表於 2017-6-20 14:06 | 顯示全部樓層
屏幕快照 2017-06-20 14.59.09.png    屏幕快照 2017-06-20 15.04.35.png    屏幕快照 2017-06-20 15.04.47.png
發表於 2017-6-20 21:2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58楼(罗小虎) 的帖子

可能只是書手誤書,或文字類化,如其有乳聲,從夗字怎麽辦。不過可以認為婁其女形與乳的子形替換,構成從乳從婁的字。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4-25 16:20 , Processed in 0.04026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