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bulang

清華六《管仲》初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4-27 18:2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42楼(斯行之) 的帖子

如明珍先生所说,清华简有“敬”正作此形。
QQ图片20160427182234.png
發表於 2016-4-27 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也猜一个
QQ图片20160427184920.png
發表於 2016-4-28 06:49 | 顯示全部樓層
《管仲》簡17:“湯之行正(政),而勤事也,必載於義,而成於度。”“正”應讀爲“政”,“行政”與“勤事”對應。參簡19“既怠於正(政),”“正”亦讀爲“政”。
發表於 2016-4-28 07:56 | 顯示全部樓層
《管仲》簡26:“既得其利,昏 [宀+彔](祿)以行。”[宀+彔],整理者括注爲“[夕+彔]”,又注爲[辶+彔],皆不辭,應把“昏”讀爲“昧”或“沒”,把[宀+彔]讀爲“祿”。“昏”曉紐文部,“昧”、“沒”皆明紐物部,三字韻屬對轉;在聲紐方面,“昏”系字與明紐關係極爲密切,其諧聲基本都和明紐有關,如《說文》卷二“吻”重文作“𦝮 [月+民+日]”,又如“昏與民”、“昏與悶”、“昏與閔”、“昏與慜”、“昏與迷”等經常通假(參《古字通假會典》第152-154頁),而後字皆屬明紐。昧、沒是貪的意思,典籍常見昧利、沒利、昧財等語,與“昧祿”用語十分相近。
 樓主| 發表於 2016-5-4 19:01 | 顯示全部樓層
简27“众利不及”似可读“众利不给”,给,足
 樓主| 發表於 2016-5-7 11:1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9楼(無痕) 的帖子

直接讀為“篳”似乎也可以,《廣雅·釋宮》“……藩、篳……,籬也”
發表於 2016-5-14 20:14 | 顯示全部樓層
簡6:......執節(糹豕)(彖)繩
      竊以為從糹從豕之字即是彖字本貌。彖像豕脖頸處有繩索之形,古文字合體表意字部首常常脫落,例子很多暫不列舉。糹很可能是從豕形上脫落,寫手當做獨立形體寫到了一邊,這也是對彖字構形本義的一個較好的體現。
      基於上面分析,我認為彖當讀作“援”,會牽引、引持之義。從讀音上考慮,彖為透紐元部,援為匣紐元部,音近可通。從意思上考慮,執與援對言,也相當合適。文義表達的思想是通過“執節牽繩”表達身從綱紀法,不必迂曲讀為“循”、“緣”(整理者意見)。從傳世文獻用法來看,《說文》引也。《左傳》齊晉鞌之戰:左並轡,右援枹而鼓。《詩·大雅》無然畔援。《禮·儒行》舉賢援能。又《廣雅》牽也。《禮·中庸》在下位不援上。《孟子》子欲手援天下乎。
     當然也有可能讀為“牽”,牽,溪紐文部,溪匣同為喉音(郭錫良系統),元部真部陽聲韻旁轉關係,聲音可通。于文義不變。
發表於 2016-5-14 20:1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70楼(黃縣人) 的帖子

牽為真部,一時失誤,見諒。
發表於 2016-7-27 10:39 | 顯示全部樓層
从清华簡《管仲》再談臣子稱君爲“汝”的問題

上博五《姑成家父》簡9:“强門大夫曰:‘女出內庫之䌛。’”

“女”,整理者将其下一字釋為“此”,而將二字連讀為“如此”。陳劍先生讀為“汝”,連下讀。業師陳偉先生認為:“這段話是强門大夫對厲公說的。大夫稱國君為‘汝’,不免可疑。”故主張“汝”讀為“諾”。冀小軍先生肯定陳偉先生的意見,認為“女”讀“汝”並不可取,提出“女”讀為“如”,訓為當。周鳳五先生認為“强門”、“夫”下均有兩短橫,“夫”下短橫表示“大夫”合文,“强門”下短橫似屬誤衍。沈培先生從之,認為“曰”後面的話應當是厲公所言。後來,沈培先生又否定了這種意見,他說:“採用這樣的看法,其實主要就是為了避免讀‘女’為‘汝’而造成的不合理情況。現在看來,說簡文‘重文符號’為‘誤衍’,帶有很大的猜測性,難以證明。”認為冀小軍先生的意見值得注意,但不贊成“如”訓為當,而當訓為“不如”。

今按:女,當從陳劍先生讀為“汝”。臣子稱國君或天子為“汝”,典籍中有相關例證,如:《詩·魏風·碩鼠序》:“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脩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其詩云:“誓將去女,適彼樂土。”此國人稱其國君為女(汝)之證。《詩·大雅·大明》:“上帝臨女,無貳爾心。”鄭玄箋:“女,女武王也。天護視女伐紂,必克,無有疑心。”此國人稱天子為女“汝”之證。《尚書·太甲下》:伊尹申誥于王曰:“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於汝志,必求諸非道。”此伊尹稱太甲為“汝”之證。《尚書·洛誥》:“公曰:己,汝惟沖子,惟終。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享多儀,儀不及物,惟曰不享。”孔安國傳:“已乎,汝惟童子,嗣父祖之位,惟當終其美業。奉上謂之享。言汝為王,其當敬識百君諸侯之奉上者,亦識其有違上者。奉上之道多威儀,威儀不及禮物,惟曰不奉上。”此周公稱成王為“汝”之證。《管子·牧民》:“御民之轡,在上之所貴。道民之門,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惡。故君求之,則臣得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惡之,則臣匿之。毋蔽汝惡,毋異汝度,賢者將不汝助。”房玄齡注:“汝,君也。”此管子稱齊桓公為“汝”之證。

清華簡《管仲》簡30云:“管仲曰:‘善才(哉)!女(汝)果若氏(是),則為君 (勞)才(哉)!’” 這句話中的“女”,因為有“果若是”的限定,衹能讀為“汝”。管仲稱齊桓公為“汝”,更為强門大夫稱晉厲公為“汝”提供了出土材料的直接證據。
發表於 2016-8-20 18:44 | 顯示全部樓層
簡16:“仲父,黽/甘天下之邦君,孰可以為君,孰不可以為君?”,關於“黽/甘”字,爭議比較大,整理者以從龜為說,讀為“舊”,劉洪濤先生以從“黽”說,讀為“繩”,而蘇建洲先生力主從“龜”之說等。對於字形,我們沒有什麼好的意見,對於此句中的“黽/甘”,我們認為在此似當往“龜”聲上考慮,這裡可讀為“究”(龜通鳩,鳩究相通),窮極的意思。以此觀點向師友請教時,蒙其告知陳劍先生在蘇先生講座上認為這個字是表示範圍的副詞,我們傾向於陳先生這種看法。對於《窮達以時》的“黽/甘卿”,如果從龜聲上考慮,馮勝君老師的“軍卿”說比較合適,但我們認為似乎也還可以考慮讀為“君卿”,是為偏義副詞,這種用法秦漢文獻多見,《蔡侯鐘》“均子大夫”即“君子大夫”,君,龜可轉通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3-29 02:18 , Processed in 0.03875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