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樓主: 易泉

北大汉简《妄稽》初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7-5 09:29 | 顯示全部樓層
簡47:囗擊擣之。
首字原整理者未釋。此字當即“羍”字,《說文》言“讀若達”,此蓋假借為“撻”。
达1.jpg     达.jpg
發表於 2016-7-5 09:41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50楼王寧于2016-07-05 09:29发表的  :
簡47:囗擊擣之。
首字原整理者未釋。此字當即“羍”字,《說文》言“讀若達”,此蓋假借為“撻”。
      

這個字應該是“泰”字吧。試比較北大簡《老子》簡200“泰”的寫法,此“泰”無非是下部橫寫的”水“少了一橫而已。
【按:蒙友人相告,復旦網論壇上已有“王曉明”先生釋此字爲“泰”:http://www.gwz.fudan.edu.cn/foru ... thread&tid=7850。發此帖時未作查檢,是極不應有的疏失。謹向王曉明先生致歉。】
泰.jpg
發表於 2016-7-6 07:41 | 顯示全部樓層
謝先生指正。釋“泰”當是,循文意亦應讀“撻”。
發表於 2016-7-18 15:50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18楼東潮于2016-06-07 11:50发表的  :
一個字形意見:

相關字不如讀爲“蚤(搔)裂(裂)之”
發表於 2016-10-19 23:25 | 顯示全部樓層
簡8:身若胃(猬)棘,必好抱區。口臭腐鼠,必欲鉗須

這應該是指妄稽身上的毛髮粗硬,故要常常環抱自己身體以免傷人;妄稽又有口臭,所以要常常合住自己的臉頰嘴唇以免使人聞臭。

「好」字可用作「常常」;「欲」字可作「需要」;「鉗」字則有「閉合」之義。
發表於 2016-10-21 11:09 | 顯示全部樓層
没有必要理解得这么曲折。刺猬喜欢蜷缩身体,老鼠喜欢用前爪拨弄胡须,应该是以此来夸张形容妄稽的仪态。
發表於 2017-1-25 20:27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28、29號簡的一點想法
$}H(RMVFN9`%Y2BK[Q[D%`F.png
發表於 2017-7-18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力勁夬(決)觡
整理報告云:
“夬”,同“決”,裂開,分裂。“觡”,鉤,《方言》卷五:“宋楚陳魏之間謂之鹿觡,或謂之鉤格,自關而西謂之鉤。” “力勁決觡”,形容力大可用手分開鐵鉤。《淮南子·主術訓》:“桀之力,制(折)觡伸鉤,索鐵歙金。”
整理報告對“夬”字的解釋可從,“觡”的解釋則不確。《說文解字·角部》:“觡,骨角之名也。”段玉裁注:“骨角,角之如骨者。” 《禮記·月記》:“然後草木茂,區萌達,羽翼奮,角觡生。” 具體來說,還可以指麋鹿等動物頭上的角。《玉篇·角部》:“觡,麋角有枝曰觡。” 整理報告所引《淮南子·主術訓》的例子其實很有作用,但對其理解有誤。高誘注:“觡,角也。”楊樹達云:“制當讀為折,謂角觡之堅,桀之力可使之折斷也。”何寧按:“謂桀之力能令角觡離裂也。” 所以,“觡”解釋為“角觡”,應無可疑。《論衡·效力篇》:“奡、育,古之多力者,身能負荷千鈞,手能決角伸鉤” ,用的正是“決角”。《孟子·公孫丑上》疏引《帝王世紀》云孟賁力大,可以生拔牛角。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到,用“決觡”、“決角”、“拔牛角”等來形容力氣大,也是古代常辭。
發表於 2017-7-18 00:42 | 顯示全部樓層
玉瑵玦印
整理報告云:
“瑵”,通“爪”。“玉瑵”,謂以玉飾手。“玦”,有缺口可佩帶的環形玉器。“印”,疑讀作“玄”,蓋同“懸”,懸佩。
整理報告意見不確。徐鍇《說文繫傳·玉部》:“瑵,車蓋玉瑵,從玉,蚤聲。臣鍇曰:‘謂車蓋椽橑之首以玉為飾,若手爪也。’” 《漢書·王莽傳下》:“金瑵羽葆。”顏師古注:“瑵讀如爪,謂蓋弓頭為爪形。” 《廣韻·巧韻》:“瑵,玉名。” 此處的“玉瑵”或和《說文》中的“玉瑵”相同。
“印”,當讀如本字。印,印信。但這種印非一般之印信,而是可以用來辟邪的印。《後漢書·志第三十·輿服下》:“佩雙印,長寸二分,方六分……刻書文曰:‘正月剛卯既決,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剛癉,莫我敢當。’” 印上刻的文字,即用於辟邪的咒文。從這條例證看,這種印其實就是剛卯。 《抱朴子·登涉》:“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 《抱朴子》的例子,與《後漢書》所指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證明古代確有佩印辟邪的習慣。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虞士佩戴著玉、瑵、玦,還有可以用來辟邪的印章。後面一句“色如秋苞之英”也是形容“玉瑵玦印”的,是說它們的顏色就像秋天將開的花朵一樣。
發表於 2021-5-15 17:4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gefei 於 2021-5-16 09:15 編輯

“我爲汝大賜”,“孺子誠有賜小妾矣”,“賜”是愛、私之意(與訓“惠”“恩惠”等當然是有很直接關聯的,參《故訓匯纂》2191),參董志翹先生文(《訓詁類稿》7-8頁)。由此疑近年討論熱烈的“天”與“易”搭配的某些語句可能也取此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4-19 11:45 , Processed in 0.0436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