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7098|回復: 7

郭店《六德》賸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6-21 18: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六德》中的“多”當讀為“兮”

    《六德》中用為虛詞的“多”分別見於以下數簡:


    大材諸13大官,小材設諸小官,因而施祿焉,使之足以生,足以死,謂14之君,以義使人。義者,君德也。非我血氣之親,畜我如其15子弟,故曰:苟淒夫人之善施,勞其股肱之力弗敢憚也,16其死弗敢愛也,謂之【臣】,以忠事人。忠者,臣德也。知可17為者,知不可為者,知行者,知不行者,謂之夫,以智率人18智也者,夫德也。一与之齊,終身弗改之矣。是故夫死有主,終19身不嫁,謂之婦,以信從人也。信也者,婦德也。20


    觀諸則亦在觀諸24則亦在矣,觀諸春秋則亦在。親也,密【也】,25【也】。 26



    以上這些“”字,廖名春訓賢、美、好。李天虹認為是語氣詞。丁原植訓為重視。顏世鉉讀為“祇”,訓為“安”。沈培最初認為“多”當為“何”,而以“何”字單獨成句,後將“多”讀為“是”,解為代詞。引陳劍說,認為“多”係指示代詞,意為“……的(人或東西)”,跟“者”字的部分用法相類。又引劉樂賢說,認為“多”讀為“是”,同“氏”,語氣詞。顧史考認為“多”是“者也”的合音。單育辰將“多”讀為“者”。


    今按:上揭“多”字均當讀為“兮”,語助虛詞,無意義。《老子》帛書甲本“罪莫大於可欲”,《韓詩外傳》引《老子》作“罪莫大於多欲”。多為端母歌部,可為溪母歌部,韻部相同,上古音喉牙音跟舌齒音有通轉現象,二字當可通假。顏世鉉認為“可”與“多”通。沈培認為楚方言中“多”很可能有“可”的讀音。“多”既然可通作“可”,而楚簡中“可”經常被讀為語氣詞“兮”,那麼“多”應該也可以讀為“兮”。“多”、“兮”皆為語助,無意義,即簡文中“多”字的有無,并不妨礙文意的理解。“多”與“此(些)”性質相似,皆為楚地特有的語氣詞。
發表於 2017-6-21 20:52 | 顯示全部樓層
悦圆兄用来说明“多”、“可”音通的《老子》异文的材料恐有问题,《帛书·老子》的“可”字,应该是误认楚文字的“甚”字为“兮”字后的一种误读,类似的误会如《用曰》简19的“甚”字,被整理者径释为“可”。“可<甚>”、“多”应该看作同义词的关系,恐怕无法看作通假关系。不知悦园兄是否还记得胡敕瑞教授去年在西南大学博士论坛的讲座探讨“兮"、“呵”、“猗”、“歌”等的源流关系(具体忘记了),或可对相关问题有所启发。
發表於 2017-6-22 01:45 | 顯示全部樓層
後世一般用“哆”,為語詞,但可能與“兮”關係不大。“多”用為“祇”,傳世文獻上有,見《經傳釋詞》
最關鍵的一點是《六德》本身也不是楚人創作,何來讀為楚辭常用的“兮”?
 樓主| 發表於 2017-6-22 09:1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1楼(心包) 的帖子

欢迎质疑,但请用证据说话。上博六《用曰》那个被误释为“可”的“甚”,明显是“甚”字的反书,与《用曰》其他若干的“可”字形差异很大。如果怀疑帛书《老子》甲本的“可”是“甚”字的误写,按照这种逻辑,《用曰》中还有大量的“可”,是否也可以认为是“甚”的讹字?楚简中的“可”字是否都是“甚”字的讹字?而且《老子》里面就有“不见可欲”的说法,是否也是“甚”的讹字?如果是,倒也可以写一篇奇文了。胡教授的论文,正在寻找。
 樓主| 發表於 2017-6-22 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2楼(水之甘) 的帖子

《忠信之道》也明显不是楚人所作,为什么里面会有楚辞中常用的“此(些)”?
發表於 2017-6-23 07:4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3楼(悦園) 的帖子

悦圆兄的逻辑恐怕无法说服我,如果抄手本身对《老子》文本或者思想不熟悉,完全是有可能误会字形的。正如兄所言,《老子》他处有“不见可欲”,彼“可欲”与此“可欲”完全不同,兄拿来作为此处“可欲”一定不误的证据,这不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抄手有可能误会成辞的嘛。
 樓主| 發表於 2017-6-23 23:40 | 顯示全部樓層
《六德》“知其以有所歸也”之“以”為虛詞


    《六德》殘簡24+11云(殘簡24與簡11的拼合,是業師陳偉的意見):


        ……而上有殘24賞慶焉,知其以有所歸也。11


    “以”字,諸家皆無說。按“以”當為虛詞,無意義。“知其以有所歸也”,即“知其有所歸也”。《助字辨略》卷三云:


        《論語》“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韓退之《賀冊尊號表》“歡欣踴躍,以歌以舞”,        此“以”字,語助,不為義也。

    《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達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習,然後民特從命也”,盧辯注:“生,謂性也。習,調節也。”王聘珍注:“既知其以生有習者,謂知民各秉性情而生,而有以教習之。”按王說頗嫌迂曲,“既知其以生有習”,謂既知民性而有所教習。“以”字亦為語助。
發表於 2017-6-25 18:05 | 顯示全部樓層
“多”字也许是“宜”的省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4-25 09:45 , Processed in 0.03630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