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4759|回復: 0

郭店《緇衣》賸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7-17 09: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緇衣》“惟日怨”之“日”當作“曰”


《緇衣》簡910

    《君牙》員:“【夏】日暑雨,小9民惟日怨,晉冬旨滄,小民亦惟日怨。”10


“惟日”之“日”,劉信芳云:“‘日’猶今言‘天氣’,‘日怨’者,埋怨天氣之謂。”上博簡《緇衣》作“曰”,劉釗認為當改釋為“日”,引郭店簡《緇衣》作“日”為證。《尚書·君牙》作“曰”者,亦“日”之誤。“日怨”,謂天天怨恨。


按:“惟日”之“日”,上博簡《緇衣》、《禮記·緇衣》、《尚書·君牙》均作“曰”,筆者以為當是。“惟曰”一詞,有一種特殊含義,即“惟”、“曰”本皆為虛詞,其組合詞“惟曰”亦無意義。《尚書·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偽孔傳:“夏月暑雨,天之常道,小人惟曰怨歎咨嗟。言心無中也。冬大寒,亦天之常道,民猶怨咨。”偽孔傳顯然是將“惟曰”之“曰”解釋為動詞,但在筆者看來,這裡的“惟曰”應為虛詞詞組,實際是沒有意義的。“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即夏暑雨,小民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怨咨。《禮記·緇衣》:“《君雅》曰:‘夏日暑雨,小民惟曰怨。資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鄭玄注:“夏日暑雨,小民怨天,至冬是寒,小民又怨天,言民恒多怨,為其君難。”可見鄭玄是將“惟曰”當作虛詞解釋的。


《尚書·洛誥》:“享多儀,儀不及物,惟曰不享。”偽孔傳:“言汝為王,其當敬識百君諸侯之奉上者,亦識其有違上者。奉上之道多威儀,威儀不及禮物,惟曰不奉上。”偽孔傳亦將“惟曰”之“曰”釋為動詞,然而,《漢書·郊祀志》在引用《尚書》“享多儀,儀不及物,惟曰不享”時,顏師古卻解釋說:“《周書·洛誥》之辭也。言祭享之道,唯以潔誠,若多其容儀,而不及名粉,則不為神所享也。”可見顏師古也將“惟曰”解釋為虛詞。


又如《孟子·梁惠王下》:“《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趙岐注:“《書》,《尚書》逸篇也。言天生下民,為作君,為作師,以助天光寵之也。”《逸周書·芮良夫》:“爾執政小子,不圖大傦,偷生苟安,爵以賄成,賢智箝口,小人鼓舌,逃害要利,並得厥求,唯曰哀哉。”孔晁注:“賢者得默以逃害,小人佞諂以要利,各得其求,君子為之哀。”趙岐、孔晁均對“惟(唯)曰”一詞不作解釋,可見二人也是將其視為虛詞的。


又如《詩·小雅·雨無正》:“維曰予仕,孔棘且殆。”“維曰”二字似亦為虛詞。


《尚書·多方》:“王曰:‘嗚呼!多士,爾不勸忱我命,爾亦則惟不克享,凡民惟曰不享。’”偽孔傳:“王歎而言曰:‘眾士,汝不能勸信我命,汝亦則惟不能享天祚矣,凡民亦惟曰不享於汝祚矣。’”這裡的“惟曰”,筆者以為亦為虛詞,“凡民惟曰不享”,即凡民不享。


惟曰,郭店簡《緇衣》作“惟日”,係書手抄寫之誤,當據上博簡《緇衣》、《禮記·緇衣》、《尚書·君牙》改正簡文旨在強調小民容易怨恨,即夏日暑雨,小民怨,冬祁,小民亦怨,以此說明為政的艱難。

二、《緇衣》“我既見,我弗迪聖”之“我”當為虛詞


《緇衣》簡19云:


《君陳》云:“未見聖,如其弗克見,我既見,我弗迪聖。”


按:“我既見,我弗迪聖”之“我”,當為虛詞,無意義,即去掉“我”字後文意亦通。今《禮記·緇衣》作“未見聖,若己弗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尚書·君陳》作“凡人未見聖,若不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均無“我”字,可知“我”無實義,故可省略。上博簡《緇衣》簡1011作“未見聖,如其其弗克見,我既見,我弗胄聖”,兩“我”字亦為虛詞。

“我”作為虛詞,當讀為“義”或“儀”,《經傳釋詞》卷五云:


宜,助語詞也。《詩·螽斯》曰:“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宜爾子孫,爾子孫也。言螽斯羽則詵詵然矣,爾子孫則振振然矣。故序曰:“言若螽斯不妬忌,則子孫眾多也。”:“宜女之子孫使其無不仁厚。”失之。《小宛》曰:“哀我填寡,宜岸宜獄。”宜岸,岸也。宜獄,獄也。言我窮盡寡財之人,乃有此訟獄之事也。箋云:“仍得曰宜。”正義云:“在上謂之宜有此訟,宜有此獄。”皆失之。字通作“儀”,《詩·烝民》曰:“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儀,助語詞。儀圖之,圖之也。傳訓儀為宜,箋及《表記》注訓儀為匹,文義皆未安。又通作“義”。《書·大誥》曰:“義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御事,綏予曰:無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寧考圖功。”義,助語詞。言爾邦君,及爾多士、尹氏、御事,當安勉我也,猶上文言“爾庶邦君越庶士御事”矣。《漢書·翟方進傳》作“予義彼國君”,“義”上加“予”字,則已不知其為語助。某氏傳解為施義汝眾國君臣上下至治事者,而文益贅設。經言“義”,不言“施義”也。


按王說誠確,典籍中還有不少讀為“義”或“儀”的“我”字,均係語詞,如《詩·秦風·權輿》:“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於嗟乎,不承權輿。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飽。於嗟乎,不承權輿。”“於我乎”與“於嗟乎”對文,可知“我”與“嗟”同義,皆為虛詞。《管子·匡君小匡》:“公令官長期而書伐以告,且令選官之賢者而復之,曰:‘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維順端愨,以待時使,使民恭敬以勸。其稱秉言,則足以補官之不善政。’公宣問其鄉里,而有考驗,乃召而與之坐,省相其質,以參其成功成事,可立而時,設問國家之患而不肉,退而察問其鄉里,以觀其所能,而無大過,登以為上卿之佐。”“有人居我官”,即有人居官,“我”字亦無實義。


郭店《老子丙》:“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即“百姓曰自然也”,“我”字似亦為虛詞。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4-20 14:50 , Processed in 0.03572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