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潘灯 於 2022-2-5 20:35 編輯
再釋群“虎” 潘 燈
此前我們把天星觀簡和曾侯乙簡中的“虎”辨析之后,今天我們再次擴大范圍,試著搜集整理了一下與之相關的字形和辭例。我們認為,它們或均與“虎”和以“虎”為聲之字有關。所見字形、辭例截取如下(見下圖): 在古音中,虎、雩均為曉紐魚部,雙聲疊韻可通。獲、擭、穫、濩、鑊同音,均為匣紐鐸部,且都從蒦聲。蒦古音影紐鐸部,影與曉鄰紐相轉,韻部鐸魚對轉,故虎與蒦聲之字可互通。在典籍中,檴同㯉,樗通檴,檴亦通穫。(參《古字通假會典》827頁,859頁)又古代“刈”與“穫”互訓。(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161頁)
厘清這些關系之后,我們現在終于明白,楚系文字當中一個“虎”字及其內涵是何其豐富。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的釋讀,只不過下揭“虎”或從“虎”之字,與曾侯簡和天星觀簡中的“虎”形對比,中部貫穿形筆畫斷開,故給之前學界的釋讀帶來了一些錯覺。在楚系文字中,本可在中間縱向一筆而書的筆畫,亦可斷開分上下兩截而書,如“東、束、未、來”即是,故“虎”如是作也不見怪。
虎或從虎之字,可訓獲、穫、擭、濩等蒦音字,亦可訓刈,驗之下列辭句,均無礙。如:上博一《采風曲目》簡3中“□也遺夬(玦)”和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簡4中“□民獵樂”,原本不識之字,均可釋“虎”,讀“獲”。清六《太甲(乙)》簡5中的“虎(擭)戈盾以造勛”,首字釋“虎”讀“擭”也很貼切。清一《金縢》簡9“秋大熟,未[虎攴]”,簡14中“秋則大[虎攴]”,兩辭中的“[虎攴]”,或本為“擭”字異構。古文字中,攴與手上動作有關,故可以與義符“手”置換。“[虎攴]”在辭中可括讀為“穫”。安大《詩經》簡原整理者釋簡4中的“是刈是穫”、簡16“言刈其楚”、簡17“言刈其蔞”,其中所謂的“刈”,當隸定作“[禾虎]”,蓋本為“椃”字,后用同“穫”,訓“刈”。后代各《詩經》版本徑作“刈”,乃因刈、穫可互訓,其均有收割之義。
虎年伊始,識得一大群“虎”,幸哉!樂哉!但惟恐拙論有失,權當拋磚引玉,敬請方家斧正!
補記:安大《詩經·葛覃》簡4+5言“是刈是穫,為[希氐]為[希卩]”,后句中兩個從希之字分別讀“絺”和“綌”。從用字用辭來看,我們把“刈”和“穫”也看成是一組同聲符字,是完全有可能的。只不過原文“[禾虎(椃)]”用同“穫”,為區別于后面的“穫”,故后世改用“刈”了。換言之,原本“[禾虎(椃)]”與“穫”、“[希氐]”與“[希卩]”,最初應該是音義相同或相近的兩組形聲字,甚至有可能是兩組音義相同的異體字,重述以加強語氣,《詩經》中不是沒有這樣的辭句。如《羔羊》中的“委蛇委蛇”,《伐柯》中的“伐柯伐柯”,也許后來人們在傳抄過程中,才把前后文區別對待。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一種猜測。不管怎樣,直接把“[禾虎]”徑釋作“刈”是值得商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