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年月
- 發布時間:2017-01-06 15:40:50 瀏覽次數:5155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首發)
今晚見簡帛網發佈何有祖先生的《讀秦漢簡札記二則》一文,其中對嶽麓肆中的“蜀巴”解釋作了新的闡釋。所討論的簡文內容如下:
0589:诸書當傳者勿漕┖,斷辠輸
(遷)蜀巴者┖,令獨水道漕傳。
蜀巴,何先生指出“巴”字的釋讀問題,認為當釋作“邑”,文章中還說到雷海龍先生認為上簡中的“巴”是訛寫。[1]
其實這個字就是“巴”,只不過因為竹纖維拔絲,導致上面像“口”形,我們舉出放大清晰圖片就一目了然了。原簡字形和局部放大圖片如:
可以看到竹纖維拔絲的位置並無明顯墨跡,釋作“邑”應該是把這個抽絲看做筆畫了。嶽麓簡中的“巴”很特殊,與色、邑字形非常接近,但我們在整理嶽麓簡中發現,“巴”字經常中間填實(見下圖),這是其他兩個字不具備的。
1028簡中的“巴”
蜀巴一詞在漢以前的傳世文獻中未見,這給我們整理帶來缺憾。但在嶽麓簡中這種表述比較多見,而且常出現“遷輸蜀巴”情況,內容與上舉簡基本相合,可證上揭簡中的“巴”不可他釋。
2017年1月5日晚讀簡帛網札記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7年1月5日23:31。)
[1] 何有祖《讀秦漢簡札記二則》,《中國文字研究》第24輯,2016年12月。又見簡帛網2017年1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96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