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年月
- 發布時間:2017-03-17 09:34:45 瀏覽次數:5056
-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首發)
荊州望山橋楚簡1:[1]
秦客
成
王于
郢之歲
“客”下一字,原釋文作“
”,簡文作:
上部從高省,下所從類“千”,與同簡“成”字作:
下部寫法相同。楚簡“成”字作:
上博《緇衣》21號簡
上博《容成氏》50號簡
郭店《緇衣》35號簡
有從戊(或戈)從千,及從戌從丁(竪筆中間塗粗)兩種寫法。考之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合集》1347
墻盤
可知“成”皆從丁。《說文》:“成,就也。從戊,丁聲。”楚簡“成”寫作從戊從千,其中所從“千”應看作
這一類筆劃去除“戊”之後剩下筆劃的變化,大致仍應看作“丁”的變體。此外,
這一體中存在“丁”作竪筆中間塗粗這一變化。
頗疑
從高省,從丁聲,即“亭”字。《說文》:“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樓,從高省,丁聲。”“秦客亭成”,其中“亭成”可看作人名,例如:
齊客陳异至(致)福于王之
(歲)獻馬之月乙丑之日 (葛陵楚簡甲三217)
不過先秦兩漢“亭”是否能用作姓,仍有待材料證明。
除此之外,“亭”似可指身份,即亭的負責人。張家山漢簡《奏讞書》記錄秦始皇(秦王政)二年的案例中提及“亭慶”,原整理者指出,亭慶,當係市亭負責人。如然,“秦客亭成”似指秦客“成”的身份爲某亭的負責人。
郭永秉先生《“京”、“亭”、“亳”獻疑》一文詳細梳理學界關于京、亭、亳等字的討論[2],讓我們對“亭”字有更清晰的認識。各家論文所引到的舊釋作京、亳而被改釋作亭的諸字例,如:
、
(陶文)
(貨幣文)
、
、(陶文
(《語叢一》簡33)[3]
下部所從大致應看作成
所從丁的變體。荊州望山橋楚簡1“亭”作
所從的類“千”這樣比較極端的寫法,當源自上揭字例。同時也爲上揭字例釋作“亭”提供字形上的新證據。
附記:小文曾得到伊强先生提供寶貴意見,謹致謝忱!
[1]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望山橋一號楚墓發掘簡報》,《文物》2017年第2期。
[2]郭永秉:《“京”、“亭”、“亳”獻疑》,《出土文獻》第五輯,中西書局2014年。
[3]上揭諸字例引自曹方向:《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簡帛網2012年1月2日。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7年3月17日08:47。)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