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年月
- 發布時間:2017-03-24 14:52:31 瀏覽次數:4991
-
(荊州市楚簡書法研究會)
(首發)
荊州望山橋楚簡,其中有2枚帶貞人名的卜筮祭禱簡,分別是簡2和簡5:[1]
蒼義懌以
靈爲中厩尹貞:有
,
禱于萰(簡)王,戠(特)牛。
(2)
└。
禱于王子丙,戠(特)
└。
禱于社,戠(特)
,我(義)懌占之曰:吉。
(5)
整理者把簡2貞人名中的
釋為“義”,把簡5貞人名中的
釋為“我(義)”,我們認爲:把
釋為“峨”,把
釋爲“俄”,或許更切合實際。
,字雖略有漫漶,但隱約可以看出,上部爲“我”,下部所從應爲“山”。此“山”形在楚簡中多有再現,如:
郭·唐·4、
上·容·34、
包·卜·240等;而義字在楚簡中,多作
郭·老丙·3、
郭·緇·30、
包·文·49、
上·孔·22等形,基本上都是上從“羊”省,下從“我”。而且“我”都居下,無一例外,形體相對穩定。望山橋簡中的
,由“我”和“山”兩部分組成,楚文字時有把左右結構寫成上下結構的,如“福”,即可作
郭·老甲·38;“清”,亦可作
郭·老甲·10,故我們把
釋爲“峨”,問題應該不大。
,今詳考其字形,“我”的左邊明顯還有一“人”,徑釋“俄”,何其熨帖。
簡5中的“俄懌”和簡2中的“峨懌”,應為同一貞人。俄、峨二字,古今音讀完全相同,也就是說,望山橋卜筮祭禱簡中的貞人應叫俄(峨)懌。俄(峨)懌,又爲龐大的楚貞人集團,增添了新的一員。
[1]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望山橋一號楚墓發掘簡報》,《文物》2017年第2期。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7年3月24日10:54。)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