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 年月
- 發布時間:2017-05-17 23:20:46 瀏覽次數:5047
- 甲渠候官漢簡EPT5:163+175+185綴合及考年
-
(台北市立大學)
(首發)
甲渠候官漢簡EPT5:163釋文作:
四月乙卯卒張富迹盡
四月乙丑卒張□
簡EPT5:175釋文作:
迹盡甲戌積
簡EPT5:185釋文作:
盡甲子積十日
十日
三簡為日迹簿殘段,其木質紋理類同,書寫風格一致,茬口吻合,可初步綴合(請見附圖),綴合後釋文作:
四月乙卯卒張富迹盡甲子積十日
四月乙丑卒張□迹盡甲戌積十日 EPT5:163+175+185
這類形制日迹簿在已出河西漢簡習見。如:
1.□□□三月庚辰迹盡己丑積[十日]
……庚寅迹盡己亥積十日毋蘭越塞……
……[庚子迹盡戊申]積九日毋蘭越塞天田出入迹 居延漢簡3.10
2.鄧非乙酉迹盡甲午積十日 凡迹廿九日毋人馬蘭越塞天田出入迹
卒董聖乙未迹盡甲辰積十日
卒郭賜乙亥迹盡癸未積九日 居延漢簡18.8
3. 四月乙卯卒王宮迹盡甲子積十日
四月乙亥卒許柱迹盡甲申積十日
四月乙丑卒鄧祿迹盡甲戌積十日 凡迹積卅日毋人馬蘭越塞天田出入迹 甲渠漢簡E.P.T4:83
4. 卒□陽四月丙辰迹盡乙丑積十日
卒□□四月丙寅迹盡乙亥積十日
卒張福四月丙子迹盡甲申積九日 甲渠漢簡EPT 52:9
綴合後簡EPT5:163+175+185仍殘佚下半段,但可推知四月乙卯朔。太初以來兩漢曆日出垷“四月乙卯朔”者五見:1.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2.新莽始建國四年(12年)、3.安帝永初四年(110年)、4.順帝永和六年(141年)、5.獻帝建安八年(203年)。探方T5出土簡牘 300枚,伴出紀年簡19枚,最早為宣帝五鳳四年(前54年),最晩為新莽始建國上戊三年(22年)。安帝永初四年(110年)、順帝永和六年(141年)、獻帝建安八年(203年)三者皆遠在攷索參照年限之後,應予排除;新莽始建國四年(12年)雖在參照年限之中,且探方T5伴出紀年簡,新莽簡最多,然新莽簡“四”字多作“亖”,如甲渠漢簡E.P.T4:8“始建國三年餘計緹紺胡二十亖
建國亖年毋出入”、簡 EPT4:10“建國五年亖月己酉朔”。今EPT5:163+175+185簡文作“四月”,非新莽簡可知,故新莽始建國四年(12年)。亦應予排除。然則“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為簡EPT5:163+175+185繫年唯一解。該簡曆日同于甲渠漢簡E.P.T4:83,其簡文依文例或可補作:
四月乙卯卒張富迹盡甲子積十日 [四月乙亥卒……迹盡甲申積十日]
四月乙丑卒張□迹盡甲戌積十日 [凡迹積卅日毋人馬蘭越塞天田出入迹]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7年5月17日21:30。)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