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年月
- 發布時間:2017-12-27 20:54:02 瀏覽次數:5198
-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首發)
一
關於“襜褕”,羅小華先生說是“一種長單衣。”[1]按,此說不確。李家浩先生早就指出襜褕當是短衣,不是長衣;又指出漢代簡牘所記襜褕,襌、複都有,只是因為一般襜褕是單的,所以顏師古注《急就篇》以“襌衣”釋“襜褕”。[2]
二
“白
襌三領”,
字羅小華先生釋為“絳”,彭峪、衛松濤先生釋為“
”。[3]按,兩種考釋都有疑點。同一木牘“絳”字作:
、
、
,與其所從“夅”對照,
右旁上半缺少一斜筆,下半少一短豎,且多一橫。同一木牘上“辟”字作:
,與其所從“辛”旁對照,
的右旁明顯不同。
疑是“緈”字。可與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幸”字對比:[4]
186
187
192
193
194
彭峪、衛松濤先生在注釋中引陳劍先生說:“從文例講此兩字與其它衣物疏之‘鮮支’最合”。“緈
”可讀為“鮮支”。《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漢石經與《尚書大傳》所引“耿”都作“鮮”。[5]“耿”上古音屬見母耕部,“緈”屬匣母耕部,二字音近。“耿”可通“鮮”,則“緈”也可通“鮮”。
[1] 羅小華:《<堂邑令劉君衣物名>雜識(一)》,簡帛網2017年12月26日。
[2] 李家浩《關於〈詛楚文〉“
”的釋讀》,郭錫良、魯國堯主編《中國語言學》第一輯,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收入《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叢書——李家浩卷》,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
[3] 彭峪、 衛松濤 :《青島土山屯墓群147號墓木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7年12月27日。
[4]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5]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中華書局2005年,第1696-1697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7年12月27日16:53。)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