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3日 星期三 年月二十
- 發布時間:2021-01-10 19:32:59 瀏覽次數:239
-
(信陽師範學院)
(首發)
1
迎受□橐佗令史田並□
建始四年五月甲辰朔壬 86EDT15:2[1]
馬智全:迎受□橐他令史田並□
本始四年五月甲辰朔壬 86EDT15:2。[2]
按:馬智全改釋可從,此外,第一行“受”下當兩字;整理者所釋“田”字圖版作:
,可能性較多,亦有“呂”字可能,肩水金關漢簡有辭例可參,如下:
橐他令史觻得持心里公乘呂鳳年廿七 73EJT37:103
故此處存疑較爲適宜,另“並”字圖版也非常不清晰無法識別。由此,釋文作:
迎受□□橐佗令史□□□
本始四年五月甲辰朔壬 86EDT15:2
2
□敞足下善毋恙甚苦官事
…… 86EDT16:1
按:整理者所釋“敞”字圖版不清晰,無法識別當存疑;整理者所釋“官”字圖版不清晰,亦有可能是“事”字,當存疑;所釋“事”字圖版殘損嚴重,當存疑。由此,訂補釋文作:
□□足下善毋恙甚苦□□
…… 86EDT16:1
3
勿忘也叩頭……B1
幸爲致A1 幸甚令B2
先門下A2 口=叩頭=……(習字)B3 86EDT16:9A
頭白記A1 元B2 □立 □
門下二三A2 □叩頭白记 三 □(習字) 86EDT16:9B
魏振龍:勿忘也叩頭 一兩□ □
幸爲致
幸甚令
先門下
口=叩頭=……(習字)86EDT16:9A[3]
頭白記 元 日立 三
門下二三
□叩頭白記 三 □(習字) 86EDT16:9B[4]
按:A面魏振龍補釋“兩”字可從,“一”字暫存疑,此處圖版作:
,可能性較多;“兩”字下一字圖版作:
,似亦爲“兩”;A面A2整理者所釋“先”字恐非,該字圖版作:
,當爲“元”字。B面魏振龍補釋“日”“三”可從,B2整理者所釋“元”字恐非,該字圖版作:
,當爲“亓”字;
勿忘也叩頭……兩兩……B1
幸爲致A1 幸甚令B2
元門下A2 口=叩頭=……(習字)B3 86EDT16:9A
頭白記A1 亓 日立 □
門下二三A2 □叩頭白记 三 □(習字) 86EDT16:9B
4
延田黍少□ 86EDT16:20A
□□千人薑五□ 86EDT16:20B
孫占宇:延田黍少食 86EDT16:20A。[5]
馬智全:□屬千人薑五百 86EDT16:20B。[6]
李洪財:馬智全所補釋的屬、百恐難成立。尤其是“百”字,從僅存墨跡來看,首筆當是點劃,與“百”不合。又,“薑”字當釋作“菑”。[7]
按:A面孫占宇補釋“食”字暫存疑,該字圖版作:
,亦存在“今”“合”“令”等字的可能,存疑較爲適宜。B面馬智全補釋“屬”可從,“百”字存疑;李洪財改釋“菑”可從。由此,釋文作:
延田黍少□ 86EDT16:20A
□屬千人菑五□ 86EDT16:20B
5
不在署今 86EDT16:21
按:整理者所釋“今”字,圖版作:
,知該字存在塗抹修改,實無法識別,當存疑不釋較爲適宜。
6
與□
□□君 郡周邊叩頭
86EDT16:36
按:“君”上一字整理者未釋,圖版作:
,當爲“方”字。
7
月吏奉賦錢不到A1
□□□B1
十月以來奉A2 □少一□B2 86EDT22:6
按:A2整理者所釋“十月”圖版殘損,作:
、
,第一字“十”“七”實無法準確識別,當存疑;第二字從文意看當爲“日”字,居延漢簡中有辭例可爲佐證,如下:
元始五年九月吏奉賦錢不到 訖二年
未得五年十一月廿六日以來奉 已使 53.19
53.19也出土在A33地灣,內容與86EDT22:6號簡趨同,可對讀研究。如B1第二字整理者未釋,該字圖版作:
,疑爲“五”字,該字下一字整理者也未釋讀,圖版作:
,參考53.19號簡,疑爲“年”字。由此,釋文作:
月吏奉賦錢不到A1
□五年B1
□日以來奉A2 □少一□B2 86EDT22:6
8
筆者曾綴合86EDT16:28+35,[8]釋文作:
〼十一月壬申戊左掾宏
綴合後,黃浩波發來微信告知“原釋文那個‘曹’字,很像漢簡常見的曹字草書,‘戊曹’也有辭例,可見于居延漢簡505.1+505.4”。核查後,黃浩波的意見無疑是對的,馬圈灣漢簡342亦有“戊曹掾張倫”的辭例,[9]可參。據此,原整理者86EDT16:35號簡所釋“曹”字無誤,綴合釋文當作:
〼十一月壬申戊曹掾宏 86EDT16:28+35
[1]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地灣漢簡》,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本文圖版釋文均出自此書,不另註。)
[2]馬智全:《〈地灣漢簡〉研讀札記(二)》,簡帛網2018年5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47。
[3] 魏振龍:《讀〈地灣漢簡〉札記之三》,簡帛網2018年5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21。
[4] 魏振龍:《讀〈地灣漢簡〉札記之二》,簡帛網2018年5月1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097。
[5] 孫占宇:《〈地灣漢簡〉研讀札記(四)》,簡帛網2018年6月1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58。
[6]馬智全:《〈地灣漢簡〉研讀札記(二)》,簡帛網2018年5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147。
[7] 李洪財:《讀〈地灣漢簡〉札記》,簡帛網2019年3月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324。
[8] 姚磊:《〈地灣漢簡〉綴合(六)》,簡帛網2021年1月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22。
[9] 張德芳:《敦煌馬圈灣漢簡集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年,第468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1年1月5日11:08。)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