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發布時間:2010年10月22日16时42分05秒 瀏覽次數:4677
-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18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與聞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十八次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0月22日在北京香山飯店隆重召開。會議由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主辦,中華書局承辦。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众多高校、研究機構的學者,以及日本、美國、法國等國同行100多人與會。在兩天的會議中,有80多位學者發表各自的論文。
以下是會議日程安排:2010年10月22日
上午(8:00-12:00)
一、開幕式(8:00-8:20)
地 點:二層多功能廳
主持人:顧 青
發言人:李 岩 吳振武
二、與會代表合影(8:20-8:40)
三、大會主題發言(8:40-9:20) 主持人:吳振武
1、李學勤:高青陳莊引簋及其歷史背景(散發論文)
2、裘錫圭:釋“”(《古研》25頁)
※10分鐘茶歇(9:20-9:30)
四、大會發言,每人發言10分鐘,每節討論15分鐘。
地點:二層多功能廳
第一節(9:30-10:45) 大會主持人:曹錦炎-林小安
1、王蘊智:從雙墩文化刻畫符號看中國文字起源的多元性(《古研》1頁)
2、劉 雨:西亞北非的三字石經(散發論文)
3、劉一曼:論殷墟大司空村出土的刻辭甲骨(《古研》17頁)
4、朱歧祥:說“爭”(《古研》73頁)
5、何景成:試釋甲骨文的“股”(《古研》42頁)
6、張新俊:殷墟甲骨文“臀”字補論(《古研》49頁)
※10分鐘茶歇(10:45-10:55)
第二節(10:55-12:00) 大會主持人:曹定雲-蔡哲茂
1、陳煒湛:讀契雜記(散發論文)
2、張玉金:釋甲骨文中的“”(《古研》36頁)
3、周忠兵:說甲骨文中“兮”字的一種异體(《古研》59頁)
4、孫亞冰:“衍”字補釋(《古研》77頁)
5、黃天樹:商代甲骨金文中的同義詞連用(《古研》100頁)下午:13:30-17:30
一、分組討論,分兩個會場同時進行;每人發言10分鐘,每節討論20分鐘。
第三節(13:30-14:40)
A會場(二層多功能廳) 主持人:黃天樹-張世超
1、崎川隆:“字排特徵”的觀察對殷墟甲骨文字體分類研究的重要性(《古研》116頁)
2、劉風華:《小屯南地甲骨》2667版與曆草類(《古研》123頁)
3、蔡哲茂:新綴甲骨二十則(《古研》131頁)
4、蔣玉斌:《甲骨文合集》新綴十二組(《古研》153頁)
5、門 藝:黃組龜腹甲新綴七組(《古研》159頁)
B會場(二層溢香廳) 主持人:陳煒湛-朱歧祥
1、曹定雲:《英藏》2674“家譜刻辭”辨僞(《古研》169頁)
2、林小安:正確運用《說文解字》考辨甲骨文芻議(《古研》180頁)
3、劉 源:從殷墟卜辭的“族”說到周初金文中的“三族”(《古研》85頁)
4、嚴志斌:商代銘文青銅斝的時代(《古研》184頁)
5、郭永秉:談古文字中的“要”字和從“要”之字(《古研》108頁)
※15分鐘茶歇(14:40-14:55)
第四節(14:55-16:05)
A會場(二層多功能廳) 主持人:劉一曼-陳 絜
1、葉正渤:周公攝政與相關銅器銘文(《古研》206頁)
2、雒有倉:商周青銅器銘文“舟”與舟人族氏研究(《古研》198頁)
3、商艶濤:西周金文中俘獲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古研》236頁)
4、劉 桓:重釋金文攝字(《古研》284)
5、洪 颺:從簋銘文“
公休”的釋讀談古文字資料中魚部字和月部字
的相通(散發論文)
B會場(二層溢香廳) 主持人:劉 雨-王 輝
1、李家浩:讀金文札記兩則(《古研》246頁)
2、周寶宏:商周金文考釋四則(《古研》249頁)
3、王 蘭:金文札記四則(《古研》256頁)
4、趙 瑩:讀金札記二則(《古研》261頁)
5、麥裏筱:簠字構形分析與簠形狀之爭議(《古研》265頁)
※15分鐘茶歇(16:05-16:20)
第五節(16:20-17:30)
A會場(二層多功能廳) 主持人:張玉金-麥裏筱
1、林宏明:利用綴合更正卜辭釋文舉例(《古研》164)
2、陳 絜:“仲催父鼎”補釋及其相關歷史問題(《古研》212頁)
3、武振玉:殷周金文動詞分類芻論(《古研》299頁)
4、陳英杰:金文字際關係續辨(二則) (《古研》304頁)
B會場(二層溢香廳) 主持人:劉 桓-王蘊智
1、單周堯:說威(散發論文)
2、羅運環:甲骨文金文“鄂”字考辨(《古研》92頁)
3、曹錦炎:鳥蟲書銘文考釋(二則)(《古研》321頁)
4、徐少華:童麗公諸器與古鐘離國歷史和文化(《古研》326頁)
5、程鵬萬:曾姬無恤壺銘“吾宅”二字補釋(《古研》336頁)2010年10月23日
上午(8:00-12:00)
分組討論,分兩個會場同時進行;每人發言10分鐘,每節討論20分鐘。
第六節(8:00-9:10)
A會場(二層多功能廳) 主持人:徐少華-周寶宏
1、鄧佩玲:新見頌父鋪與西周杜國古史探論(《古研》218頁)
2、張振謙:司馬楙編鎛考釋(《古研》341頁)
3、韓自强 劉海洋:首見燕王噲銘文兵器(《古研》345頁)
4、吳良寶:談韓兵監造者“司寇”的出現時間(《古研》347頁)
5、周 波:戰國文字中的“許”縣和“許”氏(《古研》351頁)
B會場(二層溢香廳) 主持人:施謝捷-趙平安
1、吳振武:談齊“左掌客亭”璽(散發論文)
2、黃錫全:介紹兩枚楚官璽(《古研》358頁)
3、蕭 毅:楚璽考釋二則(《古研》365頁)
4、程 燕:《古玉印集存》釋文校訂(《古研》370頁)
5、秦曉華:晋系貨幣地名試釋三則(《古研》379頁)
※15分鐘茶歇(9:10-9:25)
第七節(9:25-10:35)
A會場(二層多功能廳) 主持人:李家浩-徐在國
1、陳 偉:車輿名試說(二則) (《古研》384頁)
2、李守奎:包山司法簡致命文書的特點與138-139號簡文書內容的性質(《古研》389頁)
3、李天虹:郭店竹簡《窮達以時》篇14、9號簡再讀(《古研》404頁)
4、孟蓬生:試釋楚簡《緇衣》中與“表”字相當的字(《古研》419頁)
5、陳斯鵬:楚系簡帛中字形與音義對應關係的內部差异(散發論文)
B會場(二層溢香廳) 主持人:陳偉武-林素清
1、陳家寧:說簡狄所吞的玄鳥之“卵”(《古研》426頁)
2、范常喜:上博簡《容成氏》和《天子建州》中“鹿”字合證(《古研》431頁)
3、史杰鵬:釋上博簡《鮑叔牙與隰朋之諫》中的“”(《古研》438頁)
4、廣瀨薰雄:釋卜缶(《古研》504頁)
5、顧史考:“矵”字讀法試解(《古研》496頁)
※15分鐘茶歇(10:35-10:50)
第八節(10:50-12:00)
A會場(二層多功能廳) 主持人:李守奎-李天虹
1、周鳳五:清華簡《保訓》重探(散發論文)
2、王 輝:也說清華楚簡《保訓》的“中”字(《古研》471頁)
3、徐義華:清華簡《保訓》“假中于河”解(《古研》482頁)
4、房振三:清華簡《保訓》篇“咸順不成”解(《古研》492頁)
5、張世超:“”“秀”形音義新探(《古研》510頁)
B會場(二層溢香廳)主持人:顧史考-廣瀨熏雄
1、陳偉武:上博簡第七册釋讀拾遺(《古研》443頁)
2、馮勝君:上博七《吳命》9號簡“望日”補說(《古研》461頁)
3、禤健聰:說上博《吳命》“先人之言”幷論楚簡“害”字(《古研》464頁)
4、徐在國:談上博七《凡物流形》中的“詧”字(《古研》449頁)
5、楊澤生:楚竹書《問日》章新釋(《古研》457頁)下午:13:30-18:10
一、大會發言,每人發言10分鐘,每節討論15分鐘。
地點:二層多功能廳
第九節(13:30-14:25) 大會主持人:單周堯-黃錫全
1、朱鳳瀚:射壺銘文考釋(《古研》224頁)
2、張富海:說冤(《古研》521頁)
3、田 河:談談楚簡中兩個從“只”的字(《古研》530頁)
4、魏宜輝:論戰國楚系文字中省體之“緐”字及相關問題(《古研》535頁)
※10分鐘茶歇(14:25-14:35)
第十節(14:35-15:30) 大會主持人:陳 偉-魏慈德
1、趙平安:《語叢二》第三號簡新釋(散發論文)
2、孫偉龍:“幾”、“”二字异同考辨(《古研》540頁)
3、李 銳:讀楚簡札記(《古研》547頁)
4、劉 釗:馬王堆漢墓帛書《雜療方》校釋札記(《古研》580頁)
※10分鐘茶歇(15:30-15:40)
第十一節(15:40-16:35) 大會主持人:周鳳五-劉 釗
1、楊 華: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第25—28號簡補說(《古研》567頁)
2、魏慈德:馬王堆帛書《周易》經文照片校正(《古研》587頁)
3、蕭聖中:《周易》古經簡本、帛本及通行本叢札十則(《古研》551頁)
4、施謝捷:新見秦漢印二十例(《古研》560頁)
※10分鐘茶歇(16:35-16:45)
第十二節(16:45-17:30) 大會主持人:馮勝君-孟蓬生
1、田 煒:新見西漢馬病以家鈁銘文考釋(《古研》556頁)
2、王志平:也談“銛”的“
” (《古研》611頁)
3、葉玉英:“戴”字古音考(《古研》620頁)
※10分鐘茶歇(17:30-17:40)
二、閉幕式(17:4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