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發布時間:2010年10月25日10时00分29秒 瀏覽次數:4853
- 北京大學藏秦簡牘情况通報座談會
與聞
2010年10月24日,北京大學藏秦簡牘情况通報座談會在英杰學術交流中心召開。
這批簡牘是在2010年初,香港馮燊均國學基金會出資,搶救了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貴秦代簡牘,捐獻給北京大學。這批簡牘包含竹簡763枚(其中近300枚爲正、背兩面書寫)、木簡21枚,木牘6枚,竹牘4枚,不規則木觚1枚,有字木骰一枚。此外,在簡牘中還雜有竹笥殘片、兩組長度不同的竹制算籌、裝算籌的竹制圓筒等物品。簡牘的文字內容包括七個方面:質日、爲吏之道、交通里程書、算數書、數術方技書、制衣書、文學類佚書。
上午的會議由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鄧小楠教授主持,周其鳳校長致詞,對香港馮燊均國學基金會的捐獻表示感謝。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胡東波先生介紹簡牘清理保護工作,出土文獻研究所所長朱鳳翰教授介紹簡牘的概况。其後,與會學者前往北大賽克勒博物館觀看簡牘實物。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先生參加了上午的會議。
下午的會議分兩段進行,分别由朱鳳翰教授、吴振武教授主持。上半段是有關簡牘內容比較詳細的介紹。朱鳳翰教授介紹爲吏之道,韓巍先生介紹第四卷內容(包括算數書、日廷、穿門、制衣、醫方祝由書、交通里程書、占卜辭、卜雨、禾日占禾),李零教授介紹數術類文獻。下半段與會學者發表各自的感受和見解。
與會專家有李學勤教授、裘錫圭教授、林沄教授、吳振武教授、周鳳五教授、林素清教授、張光裕教授、黃錫全教授、胡平生教授、馮時教授、陳偉教授、劉釗教授、趙平安教授、陳松長教授、淺野裕一教授、竹田健二教授(以上为北大以外)、高明教授、吳榮曾教授、李伯謙教授、李家浩教授、李零教授、趙輝教授、閻步克教授、陳蘇鎮教授、董珊先生。馮燊均先生也參與會議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