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發布時間:2011年11月01日14时41分43秒 瀏覽次數:5017
- 《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十集出版
與聞
由楚文化研究會編輯出版的《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十集2011年10月由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本書收錄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會第十二次年會的部分論文,內容涉及楚文化考古、楚地出土文獻及楚史研究的諸多方面。其中關于清華簡《楚居》的一組論文爲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有關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國墓葬的資料爲本年度最引人矚目的考古成果。承楚文化研究會美意,慨允以該書目錄及後記交簡帛網發表,謹此致謝。目錄
序………………………………………………………………………………杜建國(1)
論鳳雛卜甲中的周王與楚……………………………………………………李學勤(6)
關于清華簡《楚居》的思考(之一)………………………………………劉彬徽(11)
兩周之際楚國謚法新探………………………………………………………羅運環(15)
試論清華簡《楚居》對于楚國歷史地理研究的影響………………〔日〕谷口滿(23)
《楚居》世系疏證……………………………………………………………院文清(31)
清華簡《楚居》所見季連徙居地及相關問題………………………………晏昌貴(52)
清華簡《楚居》中與季連有關的幾個地名…………………………………凡國棟(60)
從《楚居》看楚昭王時代楚國都城的遷徙……………………………張碩 肖洋(72)
從清華簡《楚居》談“×郢” …………………………………………………守彬(94)
“魯司寇寄言游于逡楚”試說…………………………………………………陳偉(101)
上博簡三《仲弓》篇的分章和價值…………………………………………趙炳清(106)
楚簡封君釋地二則………………………………………………………………鄭威(118)
釋靽……………………………………………………………………………羅小華(126)
楚文字雜談二則………………………………………………………………李天虹(134)
葛陵楚簡的曆朔斷年與紀年事件……………………………………………武家璧(139)
楚簡中祭祀用玉問題探索……………………………………………………黃尚明(158)
略析楚地出土亡佚古醫學文獻之特色及類型………………………………賈海燕(171)
略論西周早期青銅器銘文上的曾、鄂、楚………………………陳樹祥 黃鳳春(184)
由楚系銅器銘文中“用吉金”至“擇吉金”用語之嬗變看楚文化的興起
…………………………………………………………………………………黃錦前(197)
鄂君車節之方城、兔禾、汝墳考……………………………………………李元芝(208)
春秋楚申公序列疏補…………………………………………………………徐少華(215)
申包胥之族屬探析……………………………………………………………田成方(226)
鐘離國史稽考………………………………………………………陳立柱 闞緒杭(231)
論楚國的刑罰制度……………………………………………………………陳紹輝(248)
湖南楚墓出土漆器分區及相關問題探討………………………………………聶菲(264)
關于益陽楚墓的幾個問題——讀《益陽楚墓》……………………………高成林(283)
湖南漣水流域的楚文化及相關問題…………………………………………楊理勝(292)
先秦秦漢楚地巫文化及其與中原農本文化關係略論………………衡雲花 宋茜(302)
淅川下王崗遺址周代遺存分期與年代再研究…………………………曹昭 王然(312)
淅川縣博物館藏和尚嶺與徐家嶺墓地銅器……………………胡永慶 齊延光(330)
豫南地區楚長城資源調查、發掘與研究………李一丕 楊樹剛 衡雲花 郭亮(334)
鳳陽大東關一號墓年代及相關問題…………………………………………朱華東(349)
孫叔敖與天下第一塘――芍陂………………………………………………丁繼龍(356)
從近年出土新材料看楚國早期中心區域……………………………………笪浩波(361)
商末周初的丹陽及其考古學探索……………………………………………尹弘兵(378)
襄陽鄧文化遺存的楚文化因素考察…………………………………………王先福(392)
襄陽出土的銅羽人與楚地巫術………………………………………………陳千萬(402)
關于官莊坪遺址東周北方文化遺存的討論…………………………………周國平(413)
三峽地區楚文化遺存中發現的蔔筮遺物………………………………………周昊(418)
天星觀二號墓出土青銅禮器研究…………………………………………鄧啓江(428)
江陵紀南城遺址制陶手工業分析…………………………………………何曉琳(436)
淺論楚國食物原料的生産與加工…………………………………………陳文華(444)
九連墩Ⅰ號墓36號盤的鑄制技術……………………………萬全文 董亞巍(458)
楚墓所見動物犧牲…………………………………………………………羅運兵(464)
東周時期青銅方座與楚墓“鎮墓獸”關係探討……………………………丁蘭(486)
虎座飛鳥形象功能分析………………………………………………………黃瑩(495)
西周征伐江漢地區荊蠻勢力的動機略析……………………………………易德生(511)
試論楚文化西漸戰略的懷柔性……………………………………吳義兵 劉繼東(518)
從“蠶神”嫘祖論楚與巴蜀之關係……………………………………………楊華(531)
漢代棺制與爵等………………………………………………………………張聞捷(541)
楚文化與酒……………………………………………………………劉玉堂 肖洋(555)
對楚婚俗的多維觀照……………………………………………………………李倩(566)
秭歸是屈原誕生地考…………………………………………………………李孝配(577)
屈原《天問》史學價值論析………………………………………吳成國 彭忠德(582)
巫風下的楚鳳與屈原…………………………………………………………吳艶榮(598)
“早期楚文化”研究方法的幾點思考………………………………傅玥 高旭旌(610)
三十年來楚文化研究概述…………………………………劉玉堂 張碩 尹弘兵(617)
後記後 記
經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批准,由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的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會第十二次年會將于2011年10月25~28日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根據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會第十一次年會(2009年在安徽省淮南市召開)的决定,第十二次年會論文集——《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十集在會議前出版。
至2011年7月31日截稿日期止,本次年會收到論文及論文摘要近70篇。經研究會常務理事會討論决定,從提交的論文中選編出版論文集,這一工作由本會秘書處具體落實。爲此,成立了專門的編輯小組,幷請湖北省楚文化研究領域部分專家進行審稿。審稿專家有陳振裕、徐少華、馮少龍、萬全文、張昌平、李天虹、劉國勝、尹弘兵、笪浩波、凡國棟等諸位先生,編輯小組由包東波、孟華平、馮少龍、陳麗新、蔡丹、凡國棟、唐斑、李想生8位同志負責,最後確定57篇論文入選。
由于時間較緊,本次年會論文集編排難免存在錯誤疏漏,敬請各位作者、讀者諒解。
學術貴在爭鳴。楚文化研究會自創建以來一直堅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研究方針。本論文集入選文章的觀點可供大家討論爭鳴,按慣例,文中觀點不代表編者的觀點,理應由各位作者負責。
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爲本論文集的出版給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湖北省美術出版社的領導對本論文集的出版極爲重視,責任編輯黃小路女士爲本論文集的出版盡心竭力。各位審稿專家在極短的時間內爲本論文集認真審稿幷提出修改意見。入選論文作者均全力配合論文集的編排。楚文化研究會在此一幷表示衷心的感謝!編者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