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年月
- 本文發布時間:2012年03月30日10时01分49秒 瀏覽次數:4668
與聞
尊敬的各位專家學者: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楚文化研究所是楚文化研究的一方學術重鎮,以張正明、劉玉堂、何浩、郭德維等著名學者以及以《楚文化史》《楚文化志》《楚學文庫》等著述爲代表,充分展示了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的陣容與實力。
進入21世紀,隨著一大批楚文化考古的新發現的面世和新材料的公布,以及楚文化研究新手段的應用,學術界對楚文化的研究又站在了一個更高、更新的起點上,學術界承上世紀末楚學繁榮之大勢,對楚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形成了一大批新的學術成果。
1990年夏,張正明先生主編了第一輯《楚學論叢》,由于某種緣故,雖只是以《江漢論壇》專刊的形式面世,但仍在學術界好評如潮。時至今日,隨著楚文化的考古發現日見其多和楚學研究的氛圍日益濃厚,恢復《楚學論叢》的呼聲日漸升高。2011年末,在多方努力與支持下,《楚學論叢》(第一輯)(劉玉堂主編、張碩副主編)公開出版,幷將以年刊的形式逐年推出,這不能不令人倍感欣慰和振奮!
《楚學論叢》(第二輯)徵稿在即,在此,我們熱誠歡迎海內外專家學者繼續踴躍賜稿!誠如張正明先生在《楚學論叢》創刊“序”中所言:“楚學的任務是對楚國歷史和文化做多層次、全方位的研究,既需要微觀上的銖積寸累,也需要宏觀上的融會貫通。我們編輯《楚學論叢》,正是爲了給楚學的進展助一臂之力。”因此,《楚學論叢》將秉承創刊時的宗旨,選文題材不限、風格不拘,篇幅也不强求,注重的是視角是否新穎、資料是否新鮮和見解是否新銳。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楚學研究的新突破、新發展和新格局,從而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出新的貢獻!
《楚學論叢》編委會: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楚文化研究所(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路165號,郵編:430077)
電話:(027)13971334043、18672323496 郵箱: hbsk101@163.com
連絡人:張 碩 尹弘兵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