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24日 星期六 年月
- 本文發布時間:2012年11月21日11时47分46秒 瀏覽次數:4931
與聞
2012年11月17日到19日,“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2·秦簡牘研究”在武漢市珞珈山麓、東湖之濱的珞珈山賓館召開。本次論壇由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共同主辦,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承辦,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以及日本、韓國、美國、德國、加拿大的四十餘位學者出席了會議。這是自2006年首屆“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在武漢大學召開以來的第六次會議。
開幕式由武漢大學李天虹教授主持,武漢大學陳偉教授、北京大學朱鳳瀚教授分別致辭。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秦簡牘研究”,在十場報告中,與會代表共宣讀了論文近四十篇。
前兩場報告是新材料的介紹,來自北京大學的學者對北大藏秦簡進行了細緻的分篇介紹,來自湖南大學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學者分別對部分尚未刊佈的岳麓書院藏秦簡、里耶秦簡作了釋讀和討論。
之後的八場報告是對秦簡牘全方位的研究,其中既有對簡牘形制、整理、拼合、文字釋讀等問題的探討,更多的則是關於簡牘内容的解析。後一部分論文大多圍繞新近發表的放馬灘、里耶、岳麓等秦簡牘資料,廣泛涉及秦的行政制度、文書制度、司法制度、經濟制度、社會生活、宗教思想、文化習俗等多方面的問題,引起與會學者的熱烈討論。
閉幕式由北京大學朱鳳瀚教授主持,北京大學李零教授、武漢大學李天虹教授分別致辭。
以下是會議日程和與會學者名錄:會 議 日 程
11月16日全天註冊(珞珈山賓館大廳)
會議地點:珞珈山賓館三樓888會議室
11月17日(星期六)
開幕式8:00~8:10(主持:李天虹)
陳偉教授致辭
朱鳳瀚教授致辭
第一場8:10~9:45(主持:夏德安、陳松長)
(發表時間每人25分鐘,發表全部結束後集中討論20分鐘)
發表
朱鳳瀚:北大秦簡《公子從軍》的編連與初讀 8:10~8:35
李零:北大秦簡《隱書》釋文注釋 8:35~9:00
辛德勇:北京大學藏秦水陸里程簡册初步研究 9:00~9:25
討論 9:25~9:45
合影、茶敘 9:45~10:10
第二場10:10~12:10(主持:葉山、辛德勇)
(發表時間每人25分鐘,發表全部結束後集中討論20分鐘)
發表
陳松長:岳麓秦簡中的《繇(徭)律》例說 10:10~10:35
張春龍:里耶秦簡第九層選讀 10:35~11:00
韓巍:北大秦簡《算書》土地面積類算題初識 11:00~11:25
田天:北大秦簡《祓除》簡介 11:25~11:50
討論 11:50~12:10
第三場14:20~16:00(主持:王子今、邢文)
(發表時間每人20分鐘,發表全部結束後集中討論20分鐘)
發表
徐世虹:秦簡與秦律令研究 14:20~14:40
劉國勝:北大藏秦簡讀後記 14:40~15:00
陳侃理:秦簡牘復生故事與喪葬習俗 15:00~15:20
郭珏:試析秦漢出土文獻中的“知死”與“事死” 15:20~15:40
討論 15:40~16:00
茶敘 16:00~16:20
第四場16:20~18:00(主持:李均明、張娜麗)
(發表時間每人20分鐘,發表全部結束後集中討論20分鐘)
發表
紀安諾:文獻標題研究 16:20~16:40
何晉:淺議簡冊制度中的“序連” 16:40~17:00
角谷常子:牘與冊書 17:00~17:20
邢文:秦簡牘書法的筆法 17:20~17:40
討論 17:40~18:00
11月18日(星期日)
第五場8:00~10:00(主持:紀安諾、張春龍)
(發表時間每人20分鐘,發表全部結束後集中討論20分鐘)
發表
葉山:解讀里耶秦簡--秦代地方行政制度 8:00~8:20
游逸飛:守府、尉府、監府──里耶秦簡所見郡級行政的基礎研究之一 8:20~8:40
藤田勝久:里耶秦簡所見秦代郡縣的文書傳遞 8:40~9:00
李均明:里耶秦簡“計錄”與“課志”解 9:00~9:20
鄔文玲:里耶秦簡所見“戶賦”及相關問題瑣議 9:20~9:40
討論 9:40~10:00
茶敘 10:00~10:20
第六場10:20~12:00(主持:楊振紅、金慶浩)
(發表時間每人20分鐘,發表全部結束後集中討論20分鐘)
發表
王子今:放馬灘秦墓出土地圖生態史料研究 10:20~10:40
朱紅林:讀里耶秦簡劄記(二) 10:40~11:00
廣瀨薰雄:里耶秦簡所見的“令書” 11:00~11:20
魯家亮:里耶出土秦“捕鳥求羽”簡初探 11:20~11:40
討論 11:40~12:00
18日下午 參觀
11月19日(星期一)
第七場8:00~10:00(主持:徐世虹、尹在碩)
(發表時間每人20分鐘,發表全部結束後集中討論20分鐘)
發表
陳偉:雲夢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校讀(五則) 8:00~8:20
楊振紅:“尉”、“尉律”與“置吏”、“除吏” 8:20~8:40
馬怡:秦簡所見貲錢與贖錢 8:40~9:00
彭浩:談秦簡《數》117簡的“般”及相關問題 9:00~9:20
許道勝:嶽麓秦簡《數》新劄 9:20~9:40
討論 9:40~10:00
茶敘 10:00~10:20
第八場10:20~12:00(主持:林素清、藤田勝久)
(發表時間每人20分鐘,發表全部結束後集中討論20分鐘)
發表
夏德安:放馬灘日書甲乙種“禹有直五橫”與禹治水神話試探 10:20~10:40
孫占宇:放馬灘秦簡編連十二例 10:40~11:00
尹在碩:秦漢《日書》所見“序”和住宅及家庭結構再探 11:00~11:20
李天虹 曹方向:龍崗秦簡再整理劄記 11:20~11:40
討論 11:40~12:00
第九場14:20~15:40(主持:大西克也、朱紅林)
(發表時間每人20分鐘,發表全部結束後集中討論20分鐘)
發表
金慶浩:秦、漢初“士”與“吏”的性格 14:20~14:40
梁静:出土《蒼頡篇》“姓名簡”研究 14:40~15:00
張娜麗:阜陽漢簡《蒼頡篇》的現状以及“政勝誤亂”的解讀 15:00~15:20
討論 15:20~15:40
茶敘 15:40~16:00
第十場16:00~17:20(主持:彭浩、角谷常子)
(發表時間每人20分鐘,發表全部結束後集中討論20分鐘)
發表
林素清:秦簡《為吏之道》與《為吏治官及黔首》研究 16:00~16:20
大西克也:里耶秦簡和秦封泥中的“泰”字 16:20~16:40
草野友子:銀雀山漢簡《爲國之過》的文獻結構與性質 16:40~17:00
討論 17:00~17:20
閉幕式17:20~17:40(主持:朱鳳瀚)
李零教授致辭
李天虹教授致辭
與會學者名錄
(按姓氏筆畫排序)
大西克也(ONISHI Katsuya) 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副教授
王子今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尹在碩(YUN JAE SEUG) 韓國慶北大學歷史系教授
田天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後
朱紅林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朱鳳瀚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邢文 美國達慕思大學教授
角谷常子(TsunekoSumiya) 日本奈良大學文學部教授
李天虹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教授
李均明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研究員
李零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辛德勇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何晉 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宋華強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副教授
林素清 (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金慶浩(KIM KYUNGHO) 韓國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教授
紀安諾(Enno Giele) 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教授
馬怡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草野友子 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徐世虹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研究所教授
夏德安(Donald Harper) 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系教授
孫占宇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博士後、蘭州城市學院簡牘研究所副教授
陳侃理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松長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
陳偉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教授
郭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助教授、德國海德堡大學歐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許道勝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教授
張春龍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訪問教授
張娜麗 日本築波大學人文社會系副教授
梁靜 武漢大學留學生學院講師
彭浩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訪問教授、荊州博物館研究員
鄔文玲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遊逸飛 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葉山(Robin D.S. Yates)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教授
楊振紅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秦漢魏晉南北朝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副主任
廣瀨薰雄(HIROSE KUNIO)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魯家亮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講師
劉國勝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教授
藤田勝久(FUJITA KATSUHISA) 日本愛媛大學法文學部教授
韓巍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