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18日 星期日 年月
- 本文發布時間:2013年01月21日12时11分01秒 瀏覽次數:4720
與聞
楊華教授等著《楚國禮儀制度研究》,作爲劉玉堂先生主編《世紀楚學》中的一種,2012年10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目次與後記如下。目 錄
前言
第一章 冠禮
第一節 冠禮概述
一 行冠禮前的準備工作
二 冠禮的正禮儀節
三 正禮後諸儀節
第二節 冠禮日期
一 文獻所見的冠禮吉日
二 楚地出土《日書》中的冠禮吉日
三 《日書》冠禮吉日與禮書吉日的差異
第三節 冠禮服飾
一 先秦冠禮服飾
二 楚地出土遣策所見服飾名物
三 從遣策和出土實物看楚國冠禮服飾的特點
第二章 婚禮
第一節 立后
一 婚禮概述
二 楚王夫人及其出身
三 楚王夫人的德行
第二節 娶婦
一 楚國貴族娶婦的相關史料
二 楚與晉、鄭兩國聯姻所見婚禮簡述
第三節 嫁娶日期
一 《日書》中的婚禮宜忌日期
二 禮經“柔日”說與《日書》中的婚嫁吉日
第三章 喪禮
第一節 喪禮概述
一 臨終、招魂、始死
二 小斂、大斂、成服
三 入葬和葬後
第二節 招魂
一 楚地的招魂禮
二 楚地的“招魂幡”
第三節 斂屍
一 斂屍的程式
二 楚墓斂屍所用的衣、衾和紟、帶
三 楚墓的其他斂屍用具
第四節 助喪
一 “書賵于方”與“書遣於策”
二 楚地墓葬所見的賵書與遣策
三 楚地簡牘所見的襚禮和賵禮
第五節 棺柩
一 楚墓的棺束
二 楚墓的棺飾
第四章 祭禮
第一節 祭禮概述
一 祭祀的對象、名稱及其他
二 祖先祭祀的儀式
三 楚人祭禱的時間頻率
第二節 祭禱儀式
一 舉禱
二 夜禱
三 用樂
第三節 廟制
一 先公·三楚先
二 先王·荊王
三 直系親祖
四 楚人祭祖譜系的禮制意義
第四節 祭禱諸神
一 山神
二 水神
三 社祭
四 五祀
第五章 賓禮
第一節 賓禮概述
一 朝禮的類別
二 聘問禮
第二節 朝覲
一、文獻所見朝覲禮的儀式
二、楚國的朝覲禮
第三節 聘問
一 文獻所見聘禮的儀式
二 楚國的聘禮
第四節 會盟
一 會盟禮的儀式
二 楚國的會盟禮
第六章 軍禮
第一節 軍禮概述
一 軍禮的定義
二 軍禮的儀式種類
第二節 治兵與觀兵
一 治兵
二 觀兵
第三節 致師與遵禮制
一 致師
二 遵禮制
第四節 不滅國與對等意識
一 不滅國
二 對等意識
第五節 獻捷與飲至
一 獻捷
二 飲至
第七章 燕饗禮
一 燕饗禮概述
二 “金奏作於下”
三 “九獻”和“庭實百旅”
四 落禮與燕饗
參考文獻後 記
這本小書是集體合作的結果,作者是我和我指導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其中內容大都是他們學位論文的一部分,此次共集一冊,算是我們師生情誼的一個紀念。近年來,由於對楚地禮制問題比較感興趣,我除了自己在喪葬和祭祀問題上做一些研究之外,還特意引導學生們選擇其他楚禮問題來寫作畢業論文。在學位論文的寫作和答辯過程中,他們曾得到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其他老師的指導和審評,在此,我要對這些同事們表示感謝。其中的每一篇,答辯前我都看過和改過多遍,此次定稿時又多次修改,如果其中仍存在問題,我負有責任。
劉煉撰寫第一章;薛夢瀟撰寫第二章;江奇艳撰寫第三章的第二、三、五節;郭玉娟撰寫第五章;任慧峰撰寫第六章;李志剛撰寫第七章;楊華撰寫前言、第三章的第一、四節,以及第四章。薛夢瀟參與全書最後的統稿工作,並幫助編列參考文獻。
楚禮中還有不少問題值得研究,限於篇幅,此次未能展開,留待以後再作探討。時間倉促,學力有限,書中錯陋在所難免,敬請同仁不吝指教。楊華
2011年8月26日於珞珈山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