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年月
- 本文發布時間:2014年06月06日15时45分56秒 瀏覽次數:4905
- 單育辰博士《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出版
- 單育辰博士大作《楚地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對讀之研究》2014年5月由中華書局出版。蒙单育辰先生慨允,茲將該書書影、後記揭載于次。
書影
後 記
此書是我在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學習時所寫的博士學位論文。
對先秦兩漢某一部傳世文獻與其他先秦兩漢傳世文獻相對照的整理,目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正在進行,在其陸續出版的《漢達古籍研究叢書》中,有兩個系列與此有關,即“先秦兩漢典籍引經系列”、“先秦兩漢典籍重見資料系列”,據我所知,在這兩個系列中,已有八種專著出版。在出土簡帛與傳世文獻相對照這方面,已有劉嬌的博士學位論文《西漢以前古籍中相同或類似內容重複出現現象的研究——以出土簡帛古籍為中心》對其做總結與研究。這些工作對於學術界來說,都是非常及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但遺憾的是,他們皆未對楚地出土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的對照做專門的整理與研究。
我這次所做的工作就是以楚地出土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的對照爲中心,對楚地戰國簡帛出土、研究以及先秦典籍的辨僞歷史做了概況性的描述,並著重對出土文獻的字詞考釋、傳世文獻的辨僞與流傳、傳世文獻的疏解與校正做了一些探討。由於近年來出土的文獻頗多,而傳世文獻也甚爲浩繁,個人能力必有不達之處;幾十年來對楚地戰國簡帛的研究論著極夥,我雖盡力收集,亦應有一些論文未得寓目;本論文對古文字的考釋、傳世文獻的解讀也必然頗有差訛;我列舉出的出土戰國簡帛與傳世文獻相對照的篇章、段落、文句、短語,肯定會有遺漏。我誠懇地希望這篇小文能多多得到大家的批評與指教,以補我的疏失與不足。本書文稿付排後,清華一、上博八陸續出版,又提供了很多新穎的資料,可惜已無法收入,只得待來日增補了。
吳振武師對本論文做了細致入微的修改,又多方謀劃出版;馮勝君、吳良寶老師也對本論文提出很多建設性意見;林澐、曹書傑、李守奎、張世超、陳偉武、李家浩、李天虹、劉釗、趙平安諸位老師對本論文多有指正;陳喬老師爲我論文的出版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李松儒把本文通讀一過,更正了不少訛誤;陳秀玉、程少軒、何家興、劉洪濤、劉嬌、蘇建洲、孫飛燕等先生也爲我支援不少資料;本文的寫作還得到吉林大學2009年研究生創新研究計劃“博士研究生優秀拔尖人才培育計劃”項目(項目號20092001)、吉林大學“985工程”項目的資助,特此致謝。
單育辰
2010年12月21日記於長春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