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年月
- 本文發布時間:2017年11月27日22时43分46秒 瀏覽次數:5085
- 《法律史譯評(第四卷)》、《法律史譯評(第五卷)》出版
- 周東平先生、朱騰先生主編的《法律史譯評(第四卷)》、《法律史譯評(第五卷)》,2017年11月由中西書局出版。《法律史譯評》以境內外新出中國法律史論文爲內容。第四卷、第五卷分別收錄了16篇和15篇論文,所選論文均爲海內外漢學界對中國法律史的全新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大多基于新出文獻和歷史檔案,涵蓋了上至秦漢時期,下至晚清民國的法律史上諸多問題,視角獨特,取徑新穎,對于中國法制史、思想史乃至出土文獻的整理研究等領域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承朱騰先生慨允,茲將此二書書影、目次揭載于下。
《法律史譯評(第四卷)》書影
(第四卷)目 次
游逸飛、陳弘音著:里耶秦簡博物館藏第十至十六層簡牘校釋
[德]勞武利著,朱哲琳譯:秦的刑事訴訟案例彙編:爲獄等狀
[日]高村武幸著,朱騰譯:秦漢地方行政中的决策過程
[日]石原遼平著,汪益譯:“收”的原理與淵源
陳登武著:杜牧的地方治理與法律思想
[日]大高廣和著,張明晶、周東平譯:《大寶律令》的制定與“蕃”“夷”
柳立言、陳建志著:北宋司法參軍毛滂與饒州安太守的法律對决
[日]德永洋介著,周東平、肖秋蓮譯:北宋時期的《盜賊重法》
[日]吉永匡史著,張明晶、周東平譯:天聖捕亡令與身份制——以與奴婢相關的規定爲中心
[日]奧村鬱三著,陳杰中、周東平譯:《新律綱領》與《明律》
邱澎生著:《大清律例》如何影響商業習慣——試析十八、十九世紀蘇州的度量衡訴訟
[美]賈空著,陳煜譯:謊言的邏輯:晚清四川地區的誣告現象及其法律文化
[日]小川快之著,趙晶譯:清代江西、福建的“溺女”習俗與法——以與“厚嫁”、“童養媳”等習俗的關係爲中心
[日]加藤雄三著,海丹譯:升科,Shengko,Shengkoing——上海法租界黃浦江沿岸填拓地的取得問題
陳利著,陳煜譯:現代國際法被質疑的兩大起源神話:普遍主義和平等主權在中西關係史上的演變
[日]久保茉莉子著,余夢凝譯,楊琴校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上海刑事裁判——以殺人案件爲中心
編後記
《法律史譯評(第五卷)》書影
(第五卷)目 次
[俄]馬碩著,朱瀟譯:可計量的犯罪與刑罰:早期中華帝國非官方執法的量化與正當性
[日]宮宅潔著,劉欣寧譯:遷陵縣志初稿——里耶秦簡所見秦的占領支配與駐屯軍
[日]下倉涉著,陳鳴譯:有關某女的告發——岳麓書院藏秦簡“識劫冤案”所見“奴隸”及“舍人”、“里單”
[日]渡邊信一郎著,張娜譯:東漢古典國制的成立——漢家故事和漢禮
[日]會田大輔著,何燕俠譯,周東平 校:北周天元皇帝考
[日]榎本淳一著,周東平、黃靜譯:“唐六典”編纂的一個剖面——以重複規定爲視角
劉馨珺著:請求公事──宋代地方官犯罪探析
賴惠敏著:清代邊疆的吏治——以科布多爲例
[日]鈴木秀光著,魏敏譯:“治人”之下的制度:再論清代復審制
[日]水越知著,海丹譯:清代後期的夫婦訴訟與離婚——以同治年《巴縣檔案》爲中心的研究
[美]戴史翠著,黃藝卉譯:超越法律陰影:晚清重慶的商戶債務糾紛、國家建構和新政破産改革
[日]小野達哉著,淩鵬譯 :清末巴縣農村地區的賦稅包攬與訴訟之關係——以“抬墊”爲例進行探討
[加]郭威廷著,張一民譯:爭訟人生:《張棡日記(1888-1942)》所見清末民國時期地方社區調解人的生活
[日]久保茉莉子著,周東平、陳進立譯:1930年代前半期中國的檢察制度
[美]蔡駿治著,楊昂譯:法律、主權與中國沿海的緝私之戰(1928-1937)
- 地址: 中國武漢珞珈山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振華樓歷史學院內) 郵編:430072 電話:027-68753911 郵箱:postmaster@bsm.org.cn
- 版權聲明:Copyright 2005-201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本站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複製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