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8955|回復: 3

【转帖】清华大学今天宣布发现失传2000年《尚书》竹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4-25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失传两千年《尚书》现身    “清华简”确定战国身份 周武王时的乐诗首次发现  本报讯(记者李莉)今天上午,清华大学公布了对入藏的两千多支战国竹简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初步研究发现,竹简中不仅有失传2000多年的《尚书》、编年体史书,还发现了从未出现过的周武王时的乐诗。  目前第一篇包含着中道思想的简书《保训》已经整理完毕。  据了解,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入藏了这批校友捐赠的竹简典籍,去年底北京大学对清华简无字残片样品做了AMS碳14年代测定,树轮校正的数据显示“清华简”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05±30年,即相当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估计一致。上午清华大学宣布,经过几个月来精心地清理保护、初步释读及研究工作,最终确定清华简共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目前发现的一些珍贵内容,在历史上久已失传,堪称惊人。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历史教授李学勤表示,目前对“清华简”的研究可以确定以下三点:第一,这批简的性质是书籍,不是文书以及遣策。第二,这批简中的书籍大多与历史有关。如果按照传统的四部分类,应该属于经部,但其内涵仍是富于历史价值的。第三,这批简里有《尚书》。秦代焚书使《尚书》大多佚失。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清华简”有望让人们看到失传2000多年的“正版”《尚书》的庐山真面目。  清华简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这种史书体裁和已看到的一些文句,都很像《竹书纪年》。  李学勤教授介绍说,目前清华已经整理出了“清华简”中最早编排起来的一篇简书,这篇简书原来没有篇题,专家根据篇文将题目定为《保训》,记载的是周文王临终对其子发(即后来的周武王)的遗言,里面讲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是过去没有人知道的,所包含的中道思想还很有哲学意义。 《保训》完全是《尚书》体裁。  另据了解,“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因为焚书坑儒导致亡佚,就只剩下了五经。而此次对清华简的研究却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劝酒乐诗,专家认为这是《乐经》的篇目。最近对“清华简”研究的一个最新发现,是周武王时的乐诗。李学勤先生介绍说,这篇乐诗竹简一共有14支,基本完整。  此外,竹简中还有的诗竟与现在《诗经》中《蟋蟀》一诗有关,令人惊奇。以往认为,秦代以后乐经已经全部亡佚,所以这些新发现尤其显得重要。  为对清华简进行全面的释读、整理,清华大学今天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表示,将本着开放的原则,吸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http://news.sohu.com/20090425/n263618084.shtml)
發表於 2009-4-26 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清华简”研究有重大发现

“清华简”研究有重大发现优讯-中国网 china.com.cn/info  时间: 2009-04-26  责任编辑: 健儿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李江涛)25日举行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仪式上,清华大学宣布,经过几个月的清理保护、初步释读及研究工作,最终确定“清华简”共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同时,“清华简”目前发现的一些内容珍秘,在历史上久已失传,堪称惊人。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最早编排起来的一篇简书,原来没有篇题,现根据篇文命题为《保训》。《保训》全篇一共有11支简,每支22至24个字,其中第2支简上半残失,还没有找到,不过篇文大体已经齐全了。《保训》记载的是周文王临终对其子发(即后来的周武王)的遗言,里面讲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是过去没有人知道的,所包含的中道思想很有哲学意义。李学勤说,一个最新发现是周武王时的乐诗。这篇竹简一共有14支,目前还有个别残断的地方没有找出,但基本上已很完整。简上记载周武王八年,征伐耆国得胜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有武王、周公、毕公、召公、辛甲、作册逸、师尚父等人,典礼中饮酒赋诗,作者已知有武王和周公。还有的诗竟与现在《诗经》中《蟋蟀》一诗有关,前所未见,令人惊奇。他说,这篇竹简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意义,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发现。特别是秦代以后,乐经已经全部亡佚,这一发现更显得有重要性。据了解,经由校友捐赠,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入藏这批竹简典籍。与这批竹简同时入藏的,还有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纹饰带有楚国艺术风格。国内11位权威学者专家鉴定认为,从形制和文字看,这批竹简应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由于经过较长时间流散,这批简到清华时部分已经发生菌害霉变。学校入藏后迅即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并建立专门工作室,对竹简进行逐支清洗保护。2008年12月,受清华委托,北大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无字残片样品做了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数据是:公元前305年正负30年,即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估计一致。中国林业科学院对清华简无字残片和漆绘木笥残部作了树种鉴定,竹简残片鉴定结果为“钢竹”,木笥残部鉴定结果为“枫杨”。各项相关数值从科技层面充分证实了“清华简”的考古价值。http://www.china.com.cn/info/collection/2009-04/26/content_17671303.htm
發表於 2009-4-26 15:54 | 顯示全部樓層

2300年前竹简首次曝光周文王遗言

2300年前竹简首次曝光周文王遗言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6日01:57  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 周逸梅)昨天,清华大学公布了“清华简”首批被释读的篇章。首次公布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周文王对武王说的遗言,另一篇是武王宴请伐耆国归来的周公等人的乐诗。这两篇文章都是首次面世,对中国历史研究有重大意义。  “清华简”已2300岁  去年10月23日本报曾报道,由清华大学校友捐赠的2000多枚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其中包含已失传的上古《尚书》篇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昨天上午,清华大学又公布了对战国竹简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受清华大学委托,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无字残片样品做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数据是:公元前305±30年,即相当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一致。  发现周文王遗言  经过几个月来精心的清理保护、初步释读及研究工作,最终确定这批“清华简”共为2388枚;目前在清华简发现的一些内容珍秘,在历史上久已失传。其中,整理出来的第一篇简书为《保训》。  《保训》全篇共11支简,每支22-24个字,其中第2支简上半残失。这些简有一个特点,简的长度只有28.5厘米,字体也有点特别,所以引起了研究人员注意,成为第一篇被释读的文章。  这篇文章记载了周文王临终对其子武王的遗言,里面讲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过去没人知道。文王想用这些史事给太子灌输一个思想观念——“中”,也就是后来说的中道,说明《保训》的思想与之后的儒学有共通之处。  首次发现武王乐诗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介绍,耆国在商朝时是一个离商都朝歌不远的小国。在宋朝前,人们一直认为是周文王时代伐耆,宋朝之后对这个问题出现争论,有了武王伐耆之说。一直以来这两种说法谁都没有获得充分证据。  经释读“清华简”上一篇周武王时的乐诗,为“武王伐耆说”找到了证据。简上记载了周武王8年,征伐耆国得胜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有武王、周公、毕公、召公、辛甲、作册逸、师尚父等人,典礼中饮酒赋诗,作者已知有武王和周公。  李学勤表示,这些竹简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意义,特别是秦代以后,乐诗已经全部亡佚,这一发现更显重要。  清华建文保中心研究“清华简”  本报讯(记者 周逸梅)为了更好研究“清华简”,昨天上午,清华大学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简称出土文献中心。中心主任由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担任。  据李学勤介绍,清华简数量庞大,文字难释,清华简又经过流散,需要缀合、排比、释读,整理任务是繁重和长期的。目前技术性的保护工作正在进行,要全面了解清华简的内容,还是不可能的。目前经整理可阅读的大约只有总量的三分之一。  据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表示,学校正在制定文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为此,清华大学要以这批战国楚简为契机,把竹简等出土文献的研究和保护作为学科建设和文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文、史、哲等基础文科发展的突破口之一,进一步促进基础文科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促进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科交叉与融合。  ■附录(因用今字代替古字,不一定准确)  《保训》选段  “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  解释:这段话说的是舜怎样求取中道,由于舜出身民间,能够自我省察,不与百姓的愿求违背,他在朝廷内外施政,总是设身处地,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将事情做好。  乐诗  周武王致毕公的诗乐乐旨酒,宴以二公,任仁兄弟,庶民和同。方壮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饮,后爵乃从。  周公致毕公的诗英英戎服,壮武赳赳,毖精谋猷,裕德乃究。王有旨酒,我弗忧以浮,既醉又侑,明日勿修。http://news.sina.com.cn/c/2009-04-26/015715527451s.shtml
發表於 2009-4-27 07:36 | 顯示全部樓層

【转帖】清华简研究重大发现 <尚书>失传

http://news.sohu.com/20090427/n263632901.s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6-17 07:56 , Processed in 0.03306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