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6819|回復: 1

[转帖]李学勤谈清华竹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2-16 16: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李学勤谈清华竹简石剑峰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8.11.9 星期日 第18期 第二版  两千一百枚战国竹简的突然出现,必将成为2008年中国文史界最重要的一项发现。最早接触到这批竹简并主持保护、研究项目的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我怎么就那么幸运呢?”  能透露下,此次清华大学受赠的两千一百枚竹简的来源吗?  李学勤:我们是在今年7月中旬收到这批竹简的,然后作了初步保护、研究后,在今年10月向外界公布了这一重要发现。竹简来自境外,具体是谁或哪个单位,我们也不清楚,但可以透露的是,捐赠人是我们清华大学的校友。但是,我们尊重校友的意愿,没有再去追问其个人身份,我们也不知道这批竹简是怎么流失到国外去的,重要的是这批竹简保存得非常好。    目前,我们都尚未知道这批竹简是从哪里、何时流出国内,那这批竹简的年代和出土地呢?  李学勤:两千一百枚竹简,最长四十六厘米,最短不到十厘米,有些竹简上还有编绳,竹简上文字大多非常清晰。这批竹简的年代大概产于公元前三至四世纪,也就是战国中期,这是没有疑问的。另外,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先生推断,竹简的出土地点在古时楚地核心区域,大概是湖北湖南一带,推断的依据是这些竹简上古文字的书写结构和随竹简捐赠书箱残部,纹饰带有楚国艺术风格这两个证据都指向楚地。但要具体推断到楚地哪里或者哪座古墓,现在还不得而知,等以后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上世纪末,湖北曾出土了一批郭店竹简,上海博物馆在几年前也曾购得一千两百枚竹简,那此次清华大学收藏的竹简有何特别之处?  李学勤:这些年陆续发现的竹简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思想的认识,但它们的具体研究至今还没有定论,对竹简本身的研究以及对上面文字的研究,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说我们拿到竹简,就能马上宣布研究成果。目前最重要的是抢救、修复、保存,而具体的研究还很漫长。我们几位专家所能了解的也只是初步的认识,比如文字出自哪些典籍等等。  郭店竹简和上博竹简具体研究成果至今还没有完整公布,而清华竹简的重要特色就是,这批竹简的文字主要属于经、史类典籍。这次清华竹简中,还包括了一篇编年史书。自西晋以来,我们还没有发现过史书竹简。西晋时,在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竹书纪年《汲冢竹书》,据传这部史书中许多上古历史事件与当时流传的历史文献不尽相同。不过,真实的《汲冢竹书》是什么样子,记录了哪些我们未知的中国历史,我们都不得而知了。这部竹简已经散佚,后来的《今本竹书纪年》也被公认为是伪书。这篇清华竹简史书,从时间跨度上,从西周初期至战国初,很多历史内容我们都闻所未闻,它们并没有被收入进《左传》、《春秋》、《史记》等古代史书中,等具体研究成果出来之后,肯定将极大丰富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另外,这部史书的部分内容,也印证了《左传》、《春秋》、《国语》和《史记》等史书的内容,这也是这部史书的重要价值体现。它不仅向我们描绘了古代中国的另外一幅历史画卷,而且确证了两千多年来我们对古代中国的一些历史认识,这些都是它的重要价值。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它首先是向我们展示了史学的原始性材料记载、扩大我们对历史的眼界,同时它也可能对某些历史研究作出订正。当然,清华竹简到底能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产生多大影响,这还得依赖于我们后面的研究。    这批清华竹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关《尚书》的部分,现在真的确认部分竹简是目前流传《尚书》的篇目吗?  李学勤:这批竹简有关于《尚书》的内容,确实非常出乎我们意料,也是最为惊喜之处。也有很多人疑问,怎么这么容易、这么巧就得到了两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梦寐以求的《尚书》原始记载?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清华竹简中的部分内容就是《尚书》一部分。    那么这批竹简上的《尚书》内容是否就是《古文尚书》?  李学勤:可以。众所周知的原因,秦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焚书运动,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典籍在经历此次焚书之后大都散佚殆尽,现在我们知道的《尚书》、《论语》版本都是汉初由博士默诵而成。而《尚书》也有《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的区别,我们现在所读《尚书》二十九篇被称为《今文尚书》,于汉文帝时由秦国博士伏生默写而成。而据传,《尚书》原共百篇,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几次《古文尚书》,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西汉孔壁本,另外还有伪《古文尚书》。而此次清华竹简的《尚书》部分可以确认为《古文尚书》部分。  伏生流传下来的《今文尚书》成书于汉文帝公元前二世纪左右,而这些竹简上的《尚书》内容早于伏生默写两百多年,在秦朝焚书之前,所以基本上能断定就是《古文尚书》。    你们这么肯定这些就是《尚书》内容的理由是什么?  李学勤:在清华竹简中我们发现了多篇现在流传《尚书》版本的部分篇章,其中包括《金縢》、《康诰》、《顾命》等。清华竹简上的《金縢》、《康诰》、《顾命》等篇章和《尚书》上内容多有吻合,稍有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伏生默写的《今文尚书》的一定可靠性。这也是竹简的重要价值所在,为《今文尚书》真实性提供一定的佐证。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竹简中我们认为发现了部分《古文尚书》篇章,这些内容和历史上传下的伪《古文尚书》不同,在传世《今文尚书》中没有收入,它们是真正的《古文尚书》,其文献价值不可估量,这可是两千年来首次出现真正的《古文尚书》。  既然我们谁都没有看过《古文尚书》,有什么理由判断这些就是《古文尚书》呢?其中重要的理由就是,这些竹简上的内容,在体例、内容上和《今文尚书》有许多接近之处,我们认为应该是出自同一部书,即《古文尚书》。此次清华竹简《尚书》的发现,将为我们研究和认识《尚书》提出新的问题、做相当大的修正。    清华竹简是否会影响我们对流传两千多年的那部《尚书》的认识?  李学勤:现在就说,它们的发现到底会对《尚书》的研究有哪些影响,那真的还为时尚早,对清华版《尚书》的研究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比如,1994年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那批竹简,十四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对新出土古文献研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事实上,历史上对现传《尚书》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此次发现的《古文尚书》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争论,比如《今文尚书》佚失的部分,但同时还将提出新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尽管《古文尚书》部分被发现了,而且它会部分地补充《尚书》内容,但这不会影响流传两千多年《尚书》的经典性。我们许多经典典籍在历史上因为各种原因,从来没有停止过解释、研究,现在有了新的历史文献,可以丰富我们对《尚书》的认识和理解。另外,等到研究成熟之后,把清华竹简中《古文尚书》内容补充到《尚书》中去,也是有可能的。  事实上,这批竹简除了引人注目的《尚书》和一部史书,竹简中还有类似《礼》、《乐》、《周易》相关的文章,这些内容在两千年间,也无人见过,它们的价值也不可估量,也将补充我们对中国古人智慧的认识。    清华大学对两千一百枚竹简的保护、收藏目前有什么样的计划?  李学勤:我们收到竹简之后,发现部分有污损、腐化,所以先进行了抢救性工作,经过几个月处理目前已经安全。我们计划申请国家重点课题项目,以得到研究经费的保证。另外,我们认为对竹简的研究将是多学科的研究工作,在这方面清华大学作为理工科大学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我们已经邀请化学系专家加入课题组中,并计划请生物系同事加盟。研究两千一百枚战国竹简肯定将是一项浩大工程,需要海内外各学科学者共同努力破译、研究。  在一定的时候,我们将首先把竹简内容整理出版,让更多学者有机会研究它们,目前我们已经对它们完成了照相处理。我们计划能在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的时候,出版第一本研究报告。■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08-11/09/content_93898.htm
發表於 2008-12-20 08:21 | 顯示全部樓層

庆幸

2011年几可以看到了啊!我想看到像<左传>一样的史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5-2 15:29 , Processed in 0.04123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