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youren 於 2025-10-14 11:52 編輯
「刖」當讀為「滅」,簡文「天刖(滅)威」見《尚書˙君奭》:「有殷嗣天滅威」。
以下是通假證據: 「刖」通「劌」,北大《老子》「廉而不刖」,王弼本作「劌」。魯莊公之能臣「曹劌」,古籍又作「曹沫」,上博四〈曹沫之陳〉則作「曹蔑」、「曹[土萬]」,「末」(大系759頁)、「蔑」(會典656頁、大系759頁)、「萬」(會典651頁)均有與「烕」字聲系相通的證據。 簡文「天刖(滅)威」見《尚書˙君奭》:「有殷嗣天滅威」,〈君奭〉的「威」,魏石經作「畏」。王念孫從《廣雅》訓「威」爲「德」。孫星衍《今古文注疏》引《爾雅》:「威者,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