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简帛网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册
查看: 10638|回復: 2

[转帖]河南郭庄楚墓用流沙暗石防盗留下大批珍宝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6-17 23: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7日16:02 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6月17日电 (记者 桂娟) 在中国发掘的众多古墓中,河南省上蔡县的郭庄楚墓以其奇特的防盗术和防盗效果而独具一格。亲手发掘了这一古墓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俊才说, “千方百计地防盗,百计千方地去盗,历经千年斗争后,它还保留下来大批珍贵国宝,真是个千年奇迹。”  据了解,随着2005年发掘工作的展开,马俊才他们发现了大大小小17个盗洞,其中年代最早的一个是战国盗洞,位于墓室北口外约3米处,这是一个阶道式的斜向洞,向下发现积沙后停止。这表明,该墓修建不久后便开始被盗。  虽经多次盗扰,郭庄楚墓的椁室内仍出土了各种青铜器物1000余件,玉器200余件,其中不乏精美青铜重器,最大的圆形盖鼎口径80厘米,在楚国青铜器中体量仅次于楚幽王墓里出土的大鼎,两件四龙耳铜鉴口径65厘米左右,形体较大,两件双龙耳方壶,花纹精美。大批青铜器的出土令人叹为观止。  既然曾被盗,为何墓坑还会存留着升鼎、石磬等大量珍贵文物呢?  马俊才说,这归功于该墓构思巧妙的防盗设施,它的防盗理念体现在选址、封土、填土、墓葬结构、设置木箱类疑棺、积沙积石等多方面。特别是它所采用的积沙积石的防盗方法,使盗墓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墓内停留,后来棺椁倒塌以后,大量沙石堆积在棺内,有效地防止了被盗。  谈到积石积沙的防盗原理,马俊才说,积沙主要是防盗,盗墓者挖洞挖到积沙层,沙子会流到洞里,沙子流动会带动石头塌方,从而击打盗墓者,因此,盗墓贼不可能在大范围内施盗。  这个墓的填土下面有厚近11米的积沙,估计原有积沙在3000立方米以上。沙层中精心埋藏积石、木箱室、椁室。积沙为黄色细沙,非常纯净,流动性很强。考古人员在积沙层中发现了1000余块积石,最小的仅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这些石块石质石色多样、形状不一,但边角都十分锋利,应当是特意开采并经过有意拣选的具有杀伤力的石块。  马俊才说,石块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设计的,大致可分为乱石层、蒙顶石层、贴顶石层、拦腰石层和卧底石层,可以防止盗贼从不同的部位进入。散乱分布在积沙上层的乱石层,残存50余块,其中既有9公斤左右的小石块,又有100公斤以上的巨石,位置大小均无规律,起到了冷石“暗器”的作用。  除了积石积沙,椁室上方的沙层中还埋有两具木箱室,周围暗藏冷石,这是专门迷惑盗墓贼的疑棺。造墓人采取了如此严密的防盗措施,足见其良苦用心。  郝本性说,该墓严密的防盗措施表明,造墓之初就有了明确的防盗意识,也说明战国时期盗墓风盛,社会秩序失去控制。防盗还有可能是为了防止政治报复,当时蔡国被楚军打败被迫迁都,百姓背井离乡,临行时,蔡人到老祖宗坟前哭坟,认为对不起老祖宗,同时对楚人怀有深刻的仇恨。为了防止掘墓鞭尸等报复行为的发生,楚人在修墓时费尽苦心。  马俊才说,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随葬品为探讨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青铜礼乐器器形宏大、纹饰精美,其豪华程度在楚墓中仅次于安徽省寿县楚幽王墓,只有河南淅川下寺王子午墓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与之相当。由于盗扰严重,随葬品中仅残留5件升鼎,但别的器类近乎完备,说明墓主人是一位地位显赫的楚国最高级贵族。http://news.sina.com.cn/c/2007-06-17/160213248854.shtml
發表於 2014-4-6 01:05 | 顯示全部樓層
你非要说那是“流沙暗石”保下的“千年奇迹”,我则说这是牵强附会的天方夜谭。已经有17个盗洞了,为何还会留下大量重宝?盗墓贼既然冒死挖出那么多墓泥,再搬几簸沙石又何妨?为什么发掘出的方壶内壁会出现鸟虫篆(所谓竞孙不命器)?             要知道,鸟虫篆在历史上是晚出的。宋代薛尚恭《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始载有摹秦传国玺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为记载中最早的鸟虫篆。这个所谓的秦玺也是可疑的。秦皇严令统一各国文字,何以自己的印玺却不用通行的小篆?因此,宋摹秦印很有可能是宋人的想象,并无对应的实物。汉代私印里有一些鸟虫篆。汉魏有缪篆,清代说文大家桂馥撰有《缪篆分韵》。其实,历史上的鸟虫篆一直不受待见,为书法大家所鄙视,故自魏以来沉寂了1000多年之久。            近代始盛的鸟虫篆书法,即在缪篆和金文的基础加上鸟、鱼形饰画而凑成。近现代冒出的名人兵器上会有一些鸟虫篆刻文,多近秦篆,且肆意变形,甚可疑。自从楚简帛和楚器出土后,有人开始融合鸟虫篆和楚简书法。于是有胆大的好事之徒伪造青铜彝器,竟然把鸟虫篆添加到鼎、盘、壶的边沿和内壁上。于是,金文里也堂而皇之地出现了鸟虫篆,且具有楚文字特征。比如,海外有件楚王酓肯(前)盘,全盘边沿有12个字,皆为不伦不类的鸟虫篆体。其中的“楚”字是楚文字结构,但仅有一个“木”,严重违反书例,不可信。             楚国文字本来就是虬曲弯折的,如再将其虫形化,纯属画蛇添足。另外,在楚文字架构上添加鸟、鱼形饰画,只会扰乱古文的象形、会意功能,古人作彝器不可能采纳如此书体。                            至于1978年出土的王子午鼎,据称是鸟虫篆文青铜器的最早“作品”。但它的器形太精美了,工艺太精湛了,超乎人的想象。其又与数十件重器集体出土于河床之上,让人不得不生疑。
發表於 2014-4-6 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更早的则有1977年出土的中山王三器,其铭文的书体被称为悬针篆,是新见的一种书体。诡异的是,这种篆尽管有诸多弧笔、斜笔,架构方面也借鉴了楚文字,在神韵上却与缪篆非常相似。它与缪篆一样,讲求字形方整、充满顶格、笔画均布、线条折叠 。将中山王三器与鄂君启节的铭文一对比,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前者强行拉长“之”、“以”字以达到顶格的效果,后者的“之”字稍短,“以”字下方添加了“口”以平衡字的长度。因此前者看起来极不自然。         中山王三器的发掘故事也是个天方夜谭。发掘的决定竟然是受到墓地外头的一块石头的启发,千古未闻矣!
         故事是这样的。发掘前,一个当地农民报告说,有人在数十年前得到过一块刻有字的鹅卵石。然后,文管所的同志写信,恳请北京专家释文。有趣的是,北京专家不直接回信告知释文,而是先卖了个关子,要河北的同志先回答三个问题。他问,石头出土的地方有没有大的土丘,有没有河流水泊,有没有高山。若仔细一想,则后面两个问题完全没必要。因为鹅卵石一般存在于河水中,它先从高山上坠落,再在流水的作用下形成光滑的鹅卵石。第一个问题才与刻文中的”丘“有点联系。        在三个问题都得到肯定答复后,慎重的北京专家才公布了释文。释文不长,“监罟有(囿)臣公舞(乘)得,守丘丌(其)臼(旧)将曼,敢谒后枼(世)贤者“。意思是说,“(为国王)监管捕鱼和园林的臣子公乘得、看守陵墓的旧将军曼,敬告后世的贤人志士“。先不论字形,单看文句即令人迷惑不解。“敬告”什么?难不成这两个人寂寞无闻,一时心血来潮,刻个石头、留个名。抑或他们预知中山国将覆灭、王陵将毁,想以死报效知遇之恩,特地勒石明志?类似的情形确实发生过,可那是在古希腊的斯巴达。温泉关一役,三百斯巴达壮士与他们的国王一道浴血奋战,抵挡住了波斯人潮水般的进攻。战役最后,国王与战士全部阵亡。安葬他们遗体的人给他们立了块碑。碑文是这样写的,” 异乡人啊, 你若到拉栖岱蒙。 请转告那里的公民: 我们长眠于此, 至死尤守法令“ ,颇有易水送别之慷慨风范 。        再审视字形。石头上的文字结构涣散,没有章法,而且还肆意变形、省写、增添。”罟“之”罒 ”,开口故意向上;“有”字之“月”,故意写作一撇;"公"之”八“,故意作平行竖排状;“守”字仿的是陶文,其“宀“故意作”冖";“丘”字依据《说文》古文“坵”,再摹仿伪陶文,于“羊”下加“土”和两饰笔;“曼”之“尹(帽省)“,故意写作”用“;“谒”之“曷”,近似“胸”,与楚简中通“曷”之“害”字不符;“後”字之“系”,近似“貝”;“者”字上部,近似鬯省。“乘”字下面无“车”或“几”,与“舞”字无异;“旧(舊)”字上面无“萑”,只能释作“臼”,如此而又文意不通。”监“字的“人”下多加了一个”才“形结构;“贤”字的“又”上多加了一个反写的“人”形结构。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这块鹅卵石提出过质疑。它后来被学界正式命名为”公乘得守丘刻石 “或“监囿守丘刻石”,简称 “守丘刻石”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书法如此拙劣的鹅卵石刻还入选了许多学术著作,被视作比肩秦国/秦代刻石的作品。噫吁戏!知道全部真相的后人会怎么看待这场闹剧!
           在鹅卵石的指引下,考古队发掘了两个土丘。可坟墓里面早叫给盗贼翻了个遍了,文物所剩无几。蹊跷的是,后来竟然在一个角落中发现了个宝库,里面藏有中山王三器,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青铜器。土层中还出土了一块兆域图,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可疑的线索,蹊跷的发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簡帛網|手机版|小黑屋|

GMT+8, 2024-12-10 19:20 , Processed in 0.03361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